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再不能闭门造车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已基本确立,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强调“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
尽管国家正在增加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资源投入,并且比以往更为重视人才培养,但是整体形势仍不算乐观。实质性问题在于,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远远没有做到与时俱进,直到现在仍然存在“旧瓶装新酒”的现象。
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根本问题在于,研究的价值取向与“经世济用”相去甚远。借用中国古代哲学的话语体系,马克思本人其实是提倡“入世”的。如他自己所说:“哲学家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重要的是改变世界”。然而,某些高校和研究机构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几乎已经沦为“考据学”:一帮人穷经皓首,仅试图证明马克思150年前说的某句话是对的,而不去思考如何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翻古籍、搞考据,确实是发表论文的终南捷径,因为不需要什么创造性思维。倘若马克思在天有灵,一定会将这些靠“考据学”为业的人视为“不肖子孙”。
“考据学”的研究取向,不仅造成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裹足不前,更严重影响到了人才培养: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许多学者和研究生,知识面非常狭窄,也就是抠书本读了些原著,对于财经,科技,政法、文化传媒、国际关系等诸多重要领域所知甚少。正因为知识结构有问题,知识储备严重不足,他们以有限的认识水平,甚至难以解释当前的各种社会现象,更不用说发现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了。“考据学”这套模式培养出来的人,严重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于是乎,马克思主义学科的人才培养,到头来成了“自产自销”——硕士、博士毕业之后,大都希望进高校、进党校当老师,所能做的也就是教授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课程。“自产自销”最后形成学术圈子里的封闭循环——这个圈子里的人很少接触外部社会,也就不会有多少社会资源,导致能力进一步弱化和退化
“考据学”这种错误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这套模式培养出来的人,由于知识面狭窄、缺乏实践经验,也就没多少解决实际问题的业务能力。如果不能“自产自销”,又没有拿到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的编制,那真是前途堪忧。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的疲软,已在社会上造成“马克思主义无用”的错误印象,最后演化成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的轻视。甚至许多体制内单位选拔干部的时候,也会忽视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素养,重才不重德。这种状况就很可怕了。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破除错误的“马克思主义无用论”,还要从改革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入手。马克思主义是解决问题的实学,不是坐而论道的玄学,更不是寻章摘句的“考据学”。既然是实学,那么学科研究就应当以具体应用为导向,培养的人才就应该是既有思想觉悟、又有业务能力的实干家。马克思主义学科迫切需要开发一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的研究方向,例如:
——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内用于指导产业经济的发展,对外用于指导国际贸易与人民币国际化货币体系的建设。
——发展马克思主义对生产关系的研究,用于优化国有企业的管理,调整社会范围内的劳动关系。
——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和文化领域的研究,催生符合当代社会环境的传播学,有效地指导当前的文化建设。
——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理论,用于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提高政府决策水平,更好地发扬民主、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先确定明确的目标,然后由这些目标反推达到目的所需的合理手段。打造当代马克思主义作为“实学”的地位,需要整体重塑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不破不立,与其勉强维修危房,还不如直接推了重建,从建筑设计到施工水平都能直接提升几个档次。
马克思主义学科的人才培养方式确实需要根本性的转变。优秀的人才绝不是“圈养”出来的,因为能力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只有主动离开象牙塔,才能催生真正意义上的“实学”。应该将马克思主义定义为交叉学科,而不是文科专业。一方面严格控制本科招生规模,另一方面大大加强研究生学制的建设。报考马克思主义专业的研究生,应不限本科专业——不仅特别欢迎理工农医类的本科生报考,而且还要提供更多的在职研究生名额。
对于许多专业、特别是理工科专业,大量招收在职研究生对学科建设有负面影响。唯独对于马克思主义学科,招收在职研究生对学科建设产生的主要是正面影响。矫枉必须过正,制约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研究者的知识面过于狭窄。如果能够邀请到不同知识背景的有志青年参与马克思主义研究,他们能够带来各个学科和行业的丰富知识,大大充实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建设,加速向“实学”的转化。而且,在职研究生本来就有某些领域的业务能力,也就不存在因缺乏业务能力而难以在社会立足的问题。这种培养方式反而有利于催生大量实干家。
国家还应当启动一批马克思主义应用研究工程项目,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重塑马克思主义学科的研究方向。必须坚决摒弃“考据学”,强调研究成果的实用价值。书斋里的马克思主义是死的,用于指导实践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活的。
与以往的研究项目不同,马克思主义应用研究工程项目必须采用全新的研究成果评定方式与资金分配方式。绝不能让象牙塔里的学究来把持研究成果评定,否则又会回到“相互吹捧抬轿子”的老路上去。国家应当安排马克思主义应用研究工程对接有相关需求的体制内单位,例如,马克思主义传播学研究项目可以对接某省委宣传部,旨在提高舆论引导的影响力和投入产出比;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研究项目可以对接某央企的一级利润中心,旨在提高企业执行效率、降低行政成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项目可以对接某省市发改委,旨在为该地产业经济规划和产业升级提供建议和支持。
国家对马克思主义应用研究工程项目采取差额拨款。对接单位将掌握研究成果评定的权利,并相应承担一部分研究费用、补上差额拨款的缺口。这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对接单位作为投资方,理所应当要求工程项目产生具备可操作性和实际应用价值的成果。资金分配与成果评定配套,采用商业合作中常用的里程碑付款(milestone payment)。对接单位必须觉得项目研究成果实用、好用,才会按照事先议定的研发里程碑支付项目工程款。这种新机制就是奖勤惩懒,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倒逼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大发展,倒逼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与实践结合、解决现实问题。谁有真学问真本事,谁能在实践中解决问题,谁就能从对接单位获得更多项目工程款,谁就会享有更多的社会资源。
总而言之,通过外部输血改变知识结构,通过顶层设计实现优胜劣汰,才是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出路。马克思主义应当是鲜活的——理论结合实践的产出,以及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才能最终破除“马克思主义无用论”,使学科建设焕发新的生机。
(作者:徐实,资深生物制药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