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经济学的创新性贡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经济学的创新性贡献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当前,稳定经济增长的重点是解决结构问题,解决结构问题必须从供给侧发力,从供给侧解决结构问题要坚持用改革的办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案,也是推动全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案,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具有原创性贡献。
稳定经济增长的重点是解决结构问题
一个国家要稳定经济增长,前提是供求总量与供求结构都要保持均衡。然而,以往大多数经济学家只关注总量均衡却忽视了结构均衡。
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在1803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中首次提出了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原理,即萨伊定律,其论证逻辑是:人们卖出自己的商品,目的是为了购买别人的商品,既然大家都为买而卖,有供给就一定会有需求,供求可以自动均衡。显然,萨伊所说的供求均衡,指的是总量均衡。
20世纪30年代,西方世界发生了经济大萧条,普遍的生产过剩和失业令萨伊定律不攻自破。1936年凯恩斯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提出国家应该干预经济,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投资与消费,掀起了一场凯恩斯革命。凯恩斯虽全盘否定萨伊定律,但他所关注的同样也是总量均衡。
《通论》一度被西方国家奉为国策。可惜好景不长,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先后陷入“滞胀”,于是人们又纷纷批评凯恩斯开错了药方,以拉弗为代表的供给学派受到了关注。供给学派提出政府应重点减税而不是增加公共支出,这一主张与凯恩斯并无实质性不同,两者皆主张刺激投资,区别在于前者主张扩大私人投资,后者主张增加公共投资。
从萨伊到凯恩斯再到供给学派,关注的都是总量均衡。在他们看来,市场均衡的关键在总量而非结构。
与以往经济学家的看法明显不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关注和解决结构性问题。这一论断既坚持了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又创新了市场均衡理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对市场均衡作过严密论证,得出的结论是:总量均衡并不代表结构均衡。马克思指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要顺利进行,条件是要同时实现价值补偿与实物补偿。价值补偿指总量平衡,实物补偿指结构平衡。若只有总量均衡没有结构均衡,最终仍会导致供求总量的失衡。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的经济大萧条虽然表现为总量失衡,深层原因却是结构失衡。
何谓总量均衡与结构均衡?举个例子:假定一定时期总供给为1000万元,总需求也是1000万元,此时供求总量(价值补偿)是平衡的;但从实物补偿看,假定市场供给1000吨钢材、2500吨粮食,而市场需要的却是800吨钢材、3000吨粮食,于是钢材过剩200吨,粮食却短缺500吨,供求结构并不平衡。
如果结构失衡不解决,社会再生产便无法进行,长此以往总量也会失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总量均衡是由无数个局部均衡加总起来的均衡,一个经济体内部市场要出清,前提是人们想卖的商品都能卖得出,而想买的商品也都能买得到,否则就会导致两种结果:库存增加或者需求外溢。无论出现哪种结果,总量都会失衡。一旦结构失衡造成了总量失衡,若不解决结构问题,刺激需求只会适得其反。凯恩斯当年主张政府通过增加赤字刺激投资,目的是要实现总量均衡,然而这种办法只在短期管用,长期却是饮鸩止渴。道理很简单,如果某种产品库存增加,说明生产已经过剩,此时应减少生产才对,但在政府刺激政策下企业会继续生产,这对结构失衡无异于雪上加霜。供给学派提出的全面减税也解决不了结构性问题,1981年里根入主白宫,起手就按供给学派的主张削减政府开支,全面调减个人所得税和公司利润税,此举虽一度带动了美国经济的复苏,但并未解决结构性问题,所以里根执政后期又迫不得已开始加税。
解决结构问题应从供给侧发力
《通论》出版之前,经济学家一直是重视供给管理的。19世纪初萨伊提出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着力点明显在供给侧。1890年马歇尔出版《经济学原理》,将供给与需求结合起来研究局部均衡,重点也不在需求侧。凯恩斯为何要将市场均衡的重点从供给侧转向需求侧呢?笔者认为有以下两个原因:其一,1929—1933年西方国家发生经济大萧条,萨伊定律无能为力,为救资本主义于水火,凯恩斯另起炉灶创立了需求管理理论,在短期内产生了刺激增长和增加就业的效果;其二,供给难以调控,需求则易于调控,因而需求管理政策更容易被政府采纳。理论上讲,生产出现过剩时,要恢复供求均衡,既可减少供给,也可增加需求。可在凯恩斯看来,减少供给就得限制生产,进而增加失业,扩大需求不仅可以增加就业,而且政府用扩张性政策刺激需求易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