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东洋马的发展简史

在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中,侵华日军的“东洋马”铁蹄肆虐中国,那么究竟什么是东洋马?东洋马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日本列岛本无好马,在近代以前,只有包括木曾马、宫占马在内的7种本土矮马。其马政方面,却一直乏善可陈。直到公元8世纪,日本才设立第一个国家级的牧场——御料牧场。该牧场规模并不大,年产马匹仅二三百匹;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马匹都处于半散养状态,任由其自由交配;使用上也非常随意,需要马匹时任意挑选,不懂得给马钉马掌及去势的重要意义。

东洋马的发展简史

日本本土宫古马

日本真正意义上的马政,是在明治维新以后才建立完善起来的。明治政府致力于积极引入欧美各种制度,大力推进产业发展及部队建设的国策,急速向近代国家转型。虽然已经进人了热兵器时代,但骑兵在当时仍是陆军的主要机动打击力量,在战场上的威力不容小觑。加之近代化军队对后勤补给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汽车普及前,军队仍要靠大量的挽马、驮马充当运输工具。因此,明治政府建立之初,就十分重视马政。

众所周知,日本明治初期的那些土种矮马,不堪大用。因此,迅速改良马种,便成了明治时期马政的第一要务。

明治维新前一年,即1867年,法国拿破仑三世为了感谢德川幕府为挽救法国养蚕业所做的贡献,曾赠送给日本26匹阿拉伯马。不识货的幕府将这些世界上最好的骑乘马全都赏赐给了大名及家臣。明治维新后,这些阿拉伯马陆续被政府追回充当种马,用于改良本土矮马。

此后虽然经过近10年的改良,到1877年,日本在册军马的平均体高仅为135~138厘米。之所以改良效果不显著,是因为优秀马种的种群数量过少(仅仅是那26匹阿拉伯马中的公马),导致了严重的近亲繁殖。

有鉴于此,日本政府于1877年成立了第一家近代化的马匹育种机构——三田育种场。开始实施第一期为期30年的马种改良计划,学习西欧先进畜牧技术,从世界各国引入类型各异的良种马,对本土马进行全面改良。到甲午战争爆发时,日本军马的平均体高已提高到142厘米、平均体重329千克,全面超越了中国的主流马种。但与欧美列强相比,体高仍差距约20厘米,平均体重差距约70千克,平均速度相差约10千米/小时。由于这个时期日本并未与欧美列强开战,这个差距带来的影响并不显著。到了1905年日俄战争时期,虽然日本军马的平均体高已达147.6厘米,但与俄军的顿河马相比,便相形见拙。同样一辆炮车,8匹日本军马拉得相当吃力,而6匹顿河马却能拉着炮车奔跑如飞。

1906年,在第一期30年马种改良计划结束后,日本设立了马政局,启动了第二期30年马种改良计划。按照计划,日本国内马匹的保有量将增加到150万匹;用于品种改良的种公马数量为6000匹,其中轻型(骑乘用)种马为阿拉伯马、盎格鲁—阿拉伯马、纯血马3种,占种马总数的10% ~20%;兼用型种马为盎格鲁—诺尔曼马、哈克尼马2种,占种马总数约75%~85%;重型种马为法国佩尔什马,占5%~10%。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把缴获的顿河马也作为种马使用。

到1923年,日本国内共设立6个马政管区,负责管区内产马事业的指导和监督,马匹改良的监督;国有种马牧场增加到3个;种马所发展到15个,遍布全国各地,每个种马所配备100匹国有种公马,免费给民间的雌马配种。

为了提高马种改良成效,日本政府每年都从欧洲进口一定数量的种马,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建立专门的乘马、小型挽马、轻挽马、重挽马产地。各型欧洲良种马配出来的混血后代都根据各自特点,充作特定用途。盎格鲁—诺尔曼马的混血后代基本用作骑兵战马;顿河马的混血后代在日本陆军的步兵、炮兵、辎重兵以及宪兵队中广泛使用;盎格鲁—阿拉伯马的混血后代主要用作马术和赛马,也有少数作为日军高级军官及传令兵的座骑。

由于大量引人欧洲优良马种,改良后的日本马个头和力气都有了大幅提高。到1939年,日本军马的平均体高已经提升到160厘米。这些军马随着侵华日军大批来到中国,因为其体型较中国马大,因此被中国军民称为“东洋大马”。

东洋马的发展简史

抗战时期的日军骑兵和东洋马

(文章来源于龙之媒马文化)

东洋马的发展简史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