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我的天意、命运,就是跟排球紧紧联系在
陈冲导演的纪录片《铁榔头》6月8日首映
郎平:我的天意、命运,就是跟排球紧紧联系在一起
在国人心中,中国女排是一种顽强坚韧的精神图腾,纵然在逆境中也绝不脱落意志,鱼跃翻滚、绝地求生。
仅仅是听到“中国女排”的名字,人们的心潮便有了起伏,更何况目睹那惊心动魄的赛场风云。然而,人们也深深地知道,竞技场上的一切都来自于日常的挥汗如雨、百炼成钢,身体与心灵的反复磨砺,才会换来赛场上那一记掷地有声的无畏扣杀。
如果细数中国女排的代表人物,郎平必不可少。她曾经是女排四号位上高点强攻的“铁榔头”,现在则是睿智亮眼的女排主帅。郎平是排球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运动员和主教练都获得过奥运金牌的人,有网友写《郎平传》赞誉她:“凡有街道处,皆有郎平声。”
关于女排和郎平的故事人们可谓是百听不厌。此前,由陈可辛导演,巩俐、黄渤等主演的《夺冠》(原名《中国女排》)原本于今年大年初一上映,但受疫情影响被迫延期,这对期盼已久的排球迷来说未尝不是一种遗憾。不过,这一遗憾如今得到弥补,由陈冲导演的郎平纪录片《铁榔头》将参加线上电影节“We Are One: A Global Film Festival”(我们在一起:全球电影节)活动,于6月8日首映,之后会在国际奥委会(IOC)的奥林匹克频道播出。
郎平,出生于1960年12月,陈冲出生于1961年4月,两位同龄人无疑是各自领域的杰出女性。或许也正是这种“惺惺相惜”,让陈冲对于自己执导的首部纪录片《铁榔头》充满兴奋与期待。而究竟如何以同龄人和同为女性的视角来解读郎平,也是纪录片《铁榔头》引人入胜之处。
第一部由女运动员和女导演担纲的奥运五环纪录片
纪录片《铁榔头》由国际奥委会(IOC)的奥林匹克频道推出,是其五环系列纪录电影之一。之前发行过的纪录片有讲述捷克男子冰球队获得冬奥会冠军的《长野记录》、审视古巴拳击文化的《人民斗士》、讲述阿根廷男篮雅典夺冠的《黄金一代》,以及将于6月3日上映的讲述美国奥运摔跤传奇加德纳的《鲁伦-加德纳不死》。《铁榔头》是第一部由女运动员和女导演担纲的奥运五环纪录片。
从金牌运动员到金牌教练,郎平职业生涯中的“高光时刻”,串联起一条振奋几代国民的冠军之路。
1978年,18岁的郎平进入国家队,很快成为球队的中流砥柱。1981年11月16日傍晚,中国万人空巷,人们通过黑白电视机或者是收音机,见证了中国女排在大阪夺下女排世界杯冠军。这也是中国三大球项目的第一个世界冠军。此后,中国女排继续自己的王者之旅,拿下1982年的世锦赛冠军、1984年的奥运会金牌以及1985年的世界杯冠军。
郎平这位排球名人堂成员,是中国受欢迎的体育明星之一,在上世纪80年代与中国女排创造了佳绩,成为中国体育崛起的象征,随后她在巅峰期来到美国,把对排球的热爱传播到国外。
2005年,郎平担任美国女排主帅,作出这个决定她困扰了三个月,在中国国内引起了很大争议。最终郎平还是接受了这份工作,以便能有更多时间和在美国的女儿生活在一起。
2008年北京奥运会,郎平作为美国女排主帅回到家乡北京,并带领美国女排获得奥运会银牌。
2013年,郎平第二次担任中国女排主帅,带领中国女排逐渐走出低谷。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以不可思议的逆袭而夺冠。从21岁拿下金牌到55岁成为奥运冠军教练,郎平用30多年创造了一个奇迹。此时的排球对于郎平早已经不是胜负输赢,而是生命。
而纪录片《铁榔头》讲述了郎平从18岁进入国家队,四次获得世界冠军,到远赴美国,再回中国执教的历程。
外媒评价说:“在这部令人振奋的纪录片中,导演陈冲讲述了郎平充满励志的人生和职业生涯。郎平是一位毫无畏惧的排球明星,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夺金之后去了国外发展事业。而《铁榔头》这部纪录片,以不同寻常的视角和镜头告诉大家,郎平如何成功带领中国队和美国队,如何为中国树立女性新榜样,以及在她身上展现出的中国雄心。”
国际奥委会五环系列电影为何要拍摄这部关于郎平的纪录片?《铁榔头》制片人林捷莹向公众号“我爱女排”透露,三年前,她接到了五环系列电影制作团队的电话,希望她能推荐一位有比较强的代表性和历史重量级的亚洲运动员,作为《五环》系列纪录片的主角之一。林捷莹虽然曾担任世界羽联新闻官,但接到电话后立刻跃入她脑海的却是郎导。因为中国女排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击败巴西队以及几天后夺冠时的火爆程度实在是经典得令人难以忘记。林捷莹说:“我觉得郎平很有国际女性的象征意义,也很有中国民族英雄的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