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跑进奥运达标线 女科学家刘子杨的马拉松晋级之

跑进奥运达标线 女科学家刘子杨的马拉松晋级之 资料图。

2小时40分30秒,这是刘子杨在刚刚过去的广马跑出的成绩,总排名女子第五。根据世界田径的规定,除了大家都知道的2小时29分30秒的女子达标成绩标准,在金标赛事中取得总排名前五成绩的选手同样符合奥运参赛条件,刘子扬因此成为国内第一位达标奥运的业余跑者。

对于国内跑友来说,刘子杨这个名字远没有李芷萱、何引丽那般耀眼,但在她所居住的西雅图,当地跑友每次提到刘子杨,一定会在这个名字前面加上“西雅图一姐”。不过,跑步只是刘子杨的业余爱好,她的本职是华盛顿大学实验室研究员,主要从事老龄化相关的科研工作。

其实,刘子杨在国内并非寂寂无名,去年北马过后,她已经连续一年霸占‘我要上奥运’万人大名单女子榜首的位置,如果把刚过去的广马算在内,她领先第二名足有6分钟之多。

刘子杨在‘我要上奥运’万人名单中排在第一

此时此刻,梦想奥运的刘子杨已经返回美国,开始了备战明年的徐州马拉松(奥运选拔赛),她能否如愿实现梦想,帮她达标奥运的广州不过是开始,徐州的表现才是关键。

冠军之路

刘子杨的第一个冠军是在2014年夺得的。

2014年底,刚刚博士毕业的她搬到西雅图居住,在上半年波士顿马拉松第一次跑进3小时后,她又在西雅图马拉松迎来第一次冠军,2小时57分30秒的成绩领先第二名12分钟之多。当地报纸报道以“blew away the competition(完胜)”形容她在比赛中的表现。刘子杨说那是跑步以来最难忘的瞬间之一,零下几度的西雅图,跑进终点所在的体育场时,时间仿佛都静止了,没有比那再美妙的瞬间。

跑进奥运达标线 女科学家刘子杨的马拉松晋级之

自此以后,刘子杨开始频繁在比赛中拿名次,并不断地刷新着最好成绩。

2015年5月的温哥华马拉松,她以2小时59分14秒的成绩完赛,排在女子第六,30-34岁年龄组第二。1个多月后的西雅图摇滚马拉松,刘子杨跑出2小时57分17秒,刷新最好成绩,并夺得亚军。

同年9月,刘子杨收获第二座冠军奖杯,在华盛顿贝灵厄姆弯马拉松跑出2小时54分47秒的成绩创造了该赛事历史第二好成绩。

2016年,刘子杨再一次参加了西雅图摇滚马拉松,终于夺得了冠军,2小时52分的成绩又刷新了最好成绩。不过,这场比赛给她留下的最深印象不是冠军,也不是PB,而是脚底足有半个手掌那么大的水泡。

“出发后10公里,我就感觉脚底可能起水泡了,每跑一步都挺疼的,只能尽量减少触地时间,我也不知道怎么坚持下来的。”

就像刘子杨开玩笑所说,脚底水泡的疼缓解了肌肉疼痛,最后竟然得了第一名。

结束比赛后,她脱下袜子,才看到折磨了自己一路的水泡,竟然这么严重。

一场比赛一个PB,这句话足以总结刘子杨的参赛经历,那她在国内有过系统训练经历吗?答案是没有,不过她对运动的喜爱却是从小就有。

跑进奥运达标线 女科学家刘子杨的马拉松晋级之

小的时候,刘子杨活泼好动,学校运动会,班级推选同学参赛,肯定有她,跳高、跳远、800米,都尝试过,运动对她来说只是爱好,并没有额外的意义,初高中时,随着学习任务增加,她基本丢掉了运动。

现在想起小时候的经历,刘子杨说,如果有机会接触系统训练,真有可能被特招进入大学。刘子杨曾测量过最大耗氧量,接近70的数值理论上足够支撑她达到马拉松226的水平,她很有天赋。

2009年,刘子杨去往美国攻读研究生。出国前,老友记中角色在中央公园跑步的景象是她对美国的想象之一。去到美国后,加上老师同学的影响,学习的压力,她开始跑步。

刘子杨只记得第一次跑步的场景,从宿舍跑到附近的一个公园,距离是多少,速度有多快,却早已不记得了。这唤起了她写在基因里的对运动的爱,以后所有自此开始。

跑者只是刘子杨的业余身份,她的主要身份是科学家。

今年7月,刘子杨完成了博士后工作,并继续在原来的实验室——华盛顿大学实验室——做研究员,从事老龄化线粒体的课题研究。

实验室、家、训练场,几乎囊括刘子杨所有生活场景,她没有孩子,喜欢规律生活,早起跑步,然后上班,下班后有时会加练一趟轻松跑,日复一日不断重复着简单充实的生活。

“我特别享受作为业余跑者每天的训练,虽然需要早起晚归,顶风冒雨,但这反而会让我更有动力,如果每天随时随地都能跑步,我可能不会那么珍惜跑步的时间。”

刘子杨尽量不让跑步影响工作,跑步和工作唯一的交集就是回国比赛要请假,好在实验室的领导支持她,她也尽量压缩行程安排,恨不得下飞机比赛,完赛后赶飞机离开。

‘我要上奥运’

2017年6月,田协提出‘我要上奥运’活动,按照当时的规则,2020年东京奥运会将有一位业余跑者代表中国参加。

听说这个消息后,参加2020东京奥运会成为刘子杨的梦想。

“是‘我要上奥运’这个活动让我有了想要更快的动力。”

如何才能通过‘我要上奥运’站到2020东京奥运赛场呢?

首先,是要报名参加‘我要上奥运’活动。当时的规则是:截至比赛当年的12月31日,所有年满20周岁的大众业余马拉松选手(现役及曾注册的退役运动员除外,使用中国田径协会注册信息库进行筛查,并予以公示)都能报名参加。

然后,是要通过最后的选拔。中国田协会在达到奥运报名成绩标准或是在奥运达标期间获得金标赛事男女前十名的选手中,按成绩排名选出男、女各一名参加奥运会。

2017年12月,刘子杨参赛加州马拉松,最终跑出2小时42分50秒的成绩,这是中国当年业余选手最好成绩,但因为加州国际马拉松并不在‘我要上奥运’系列赛事内,所以不作数。根据田协认可的国内赛事名单,刘子杨把目标定在了2018年的北京马拉松。

2018年,刘子杨从西雅图飞回北京,最终在北京马拉松以2小时43分10秒的成绩完赛,排在女子第八名。在半个月后公布的‘我要上奥运’万人大名单中,她凭此排在第一位。

2018年12月,‘我要上奥运’详细规则出炉,原本是给业余跑者预留的1个名额,现在变成需要与包括体制内跑者在内的所有跑者竞技,选出最终参加奥运的3人名单。此外,2019年3月国际田联(尚未更名为世界田径)发布奥运参赛新标准,如果以成绩来算,女子马拉松要达到2小时29分30秒,刘子杨的成绩远不及此。

“政策的改变及标准的提高,奥运梦想似乎只能是个梦了。”

短暂的失落之后,经过冷静的思考,刘子杨想通了,毕竟是奥运会,国家要选出最优秀的选手,既然很难代表国家参赛,但在过程中可以起到推动作用,也是尽了一份力量,无论结果如何,都没有遗憾了。

跑进奥运达标线 女科学家刘子杨的马拉松晋级之

2019重马赛前,刘子杨获颁2018年度

中国马拉松大满贯业余组女子最佳成绩奖

梦想虽然远了,但并不代表放弃,失败可以,放弃不行。在奥运参赛新标准中,除了2小时29分30秒的成绩标准外,金标赛事排名前五也是一个标准,刘子杨意识到这也许是她最后的机会,抱着再尝试一次的态度,她决定参加广州马拉松。

2019年12月8日,刘子杨站在了广州马拉松的起点,目标总排名前五,奥运达标。不过她没想到,比赛的过程颇为曲折,甚至差点丢掉这最后的机会。

跑进奥运达标线 女科学家刘子杨的马拉松晋级之

因为并不是受邀参赛,在比赛开始前,刘子杨没资格使用起点附近专门开辟给精英的热身区域,出发后前半程她手里拿着水壶和能量胶在跑,是为能抢出补给时间,本来是按着2小时40分完赛配速在跑,刚过半程手表却出了问题,GPS信号丢了1分半,等到30公里再看,发现比预计到达这里晚了2分钟,虽说后来竭力加快节奏,但直到终点前1公里,她还排在第六的位置。直到距离终点不到1公里的位置,才超过了前面的对手。

虽然没有突破240,但女子总排名第五的成绩刚好让她达到奥运参赛标准。

现在,刘子扬距离2020年东京奥运会,只剩在徐州马拉松(已确定为奥运选拔赛)中排到国内前三。

“奥运对我来说是个追求梦想的过程,接下来我会专心备战徐州,在我能掌握的范围内,尽自己的努力,做到最好。”

奥运是一个梦想,而跑步则是刘子杨的爱好,她会持久地跑下去。

“跑步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美国40岁跑进230的也大有人在,长久的跑步计划是希望成为中国的60岁破三师奶。”

而对于正在做的研究工作,刘子杨有着更大的野心。

“奥运这件事结束后,我会更专心在事业上,要在学术上有些发展。现在老龄化是全球问题,也是不可逆的生理过程。我希望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在运动方面的特长,为健康老龄化做些贡献。”

学术研究工作需要耗费远超想象的时间,徐州马拉松过后,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刘子杨的精力将更多的投入到研究项目。对她来说,科学才是真正的星辰与大海。

跑进奥运达标线 女科学家刘子杨的马拉松晋级之

附:刘子杨2019年的训练总结

刘子杨今年共参加四场比赛,分别是:


第一阶段:备战波士顿马拉松

真正训练从1月底开始,周期为8周时间,计划外的重庆马拉松对训练还是有些影响。

训练量维持在每周120-150公里,月跑量维持在480-580公里;

第二阶段:备战芝加哥马拉松

波马后是调整恢复,周期为12周时间,训练量维持基本不变。

另外,每周保证2-3次训练大课,周三和周六主要是速度训练,周日是长距离。如果周六安排节奏跑,周日长距离配速就不会有要求。如果周日长距离有速度要求,周六就不会安排节奏跑,这周只有两次训练大课。

第三阶段:备战广州马拉松

芝加哥结束后,休息两周(只是轻松跑)。

赛前共有六周强化训练,每周训练量较芝加哥前有所降低,每周在120-130公里。

强度训练主要是周三的长间歇,周日的长距离(马拉松及以上配速,如下图)。

跑进奥运达标线 女科学家刘子杨的马拉松晋级之

当两场比赛间隔较短,降低里程保证训练大课的质量。

提醒

训练还是不能操之过急,一旦受伤就要2到3个月时间去调整,宁可少练10分也尽量不过1分,受伤就用其他方式(单车,游泳,瑜伽)维持有氧水平,平时注重力量训练(每周有1-2次力量的训练),营养补充注意蛋白质摄入。

不是体重越轻越好,每个人都有自己最理想比赛体重。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训练模式及理想体重。

此外,针对西雅图气候比较凉爽的特点,刘子杨加强抗热训练,例如周末在天气最热的时段跑长距离,跑步机上室内热训,每周1次的热瑜伽。如果你的居住地与比赛地存在较大温差,一定要注重针对性的训练,提前适应环境。

注:本文图片经刘子杨授权使用

(来源:知行合逸)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