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剧《陈情令》《庆余年》能得白玉兰奖吗?
有“中国电视剧三大奖项之一”称号的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日前发布了2020年该奖项第26届评选的剧集征集公告。公告除了对征集时间、颁奖时间等进行了明确公示外,还对内容类型提出了要求。其中的一个亮点是,“重点视频网站首播电视剧”成为今年报名规则中新增的条款,这被直白地解读为:网剧可以参评官方评奖了。
这本是一条业内新闻,但却在网友那里引起“轰动效应”,评奖怎么评和网友关系不大,但他们喜欢的某部网剧或其中的演员能不能获奖,他们很关心。网友纷纷留言推荐他们心目中具备评奖资格的优秀网剧与演员名字,《陈情令》《长安十二时辰》《庆余年》《白夜追凶》《余罪》等网剧与主创名字,被提及的次数很多,连2010年开始播放第一季的“老网剧”《毛骗》也被翻了出来——当然,因为时效问题,《毛骗》已经不可能进入候选名单。
这对豆瓣评分高达9.7分的《毛骗》来说是个遗憾,在它热播的年份,评奖并未对网剧开放。这部网剧的主创,无一是明星,道具简陋、画面粗糙、配音也不专业,但却以真实而生猛的故事深得网友喜爱。像《毛骗》这样的高分网剧,在往年还有一些,如《河神》《无心法师》等,只是它们与《毛骗》一样,没法在得到网友口碑的同时,也得到主流奖项的承认。
按照以往白玉兰奖的评选标准,参选的电视剧在制作上需要是精良的,在“原声配音”等技术层面上也有一定要求,这决定了在白玉兰奖的外围,会有一张“筛子”,筛掉那些不符合参评要求的作品;另外,作为一个主流奖项,白玉兰奖对于剧作的类型、故事倾向、价值光等层面,也有着较高的要求,这意味着,即便早些年放开参评“闸门”,诸多网剧也没法进到入围名单中去。
网剧被主流评奖所接纳,这个好事情来得有些晚。在这方面,网络文学其实已经蹚好了路线。早年的网络文学也是被排斥在主流评奖之外的,且不乏对网络文学的低看。但随着影视改编的重心挪向网络文学,且以网络文学为核心的“大IP产业”的形成,使得网络文学渗透到人们娱乐生活当中,在这样的状况下,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都早早向网络文学作家与作品打开了大门,网络文学与纯文学拥有了平等的评奖权利。
在过去十多年来,网剧一直持“野蛮生长”的发展态势,作品质量泥沙俱下,每年诞生的精品就那么几部,多数都是粗制滥造,利用了网剧相对开放的创作空间,却缺乏传统电视剧相对而言的严谨与认真。
受网剧的冲击,传统电视剧创作者的心态也有所变化,在剧作审查、播出标准最为混乱的时候,有的从业者提出了“台网同标”的建议,这一建议最终被主管部门以政策形式落地,网剧由此走上“规范稳定发展”的道路,网剧与传统电视剧之间已经渐渐没什么清晰的界限,两者之间的竞争,也由创作尺度的试探变成了内容质量上的比拼。在“台网同标”的制衡下,未来网剧不会再拥有内容上的独特性,而将只是播放平台决定的一个概念,观众选择收看一部剧,也不会刻意区分网剧与电视剧,而是谁好看就看谁。
这次网友对网剧参选白玉兰奖呼声甚高,表明网剧在某些方面的确深入人心。但网剧的参评初期,无法搅动白玉兰奖的格局,除非白玉兰奖在规则不变的前提下,在评奖精神层面作出改观,重点发现网剧的创新意识、时代气息与审美价值。既然把网剧纳入到评奖范围,就要用更开阔的眼光来打量、审视作品的宽度与深度,对网剧通常被认为“标新立异”的那部分,给予宽容对待,否则,在来自传统电视剧领域强大的竞争对手面前,网剧在单项奖的竞争上,没有优势可言。
一个网剧与传统电视剧大融合的时期已经到来,大量传统电视剧主创的加入,使得网剧在保持新鲜度的同时,也拥有了结构、格式上的工整性,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体系,白玉兰奖的扶掖有可能对网剧主流化起到一定作用,所以,明年第一次有网剧参评的白玉兰奖,不妨胆子大一些,给网剧更多的表现空间,促使国产剧迎来一个新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