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儿童歌剧《没头脑和不高兴》九场演出票房
原创儿童歌剧《没头脑和不高兴》九场演出票房火爆
儿童歌剧,高雅艺术试验田?
本报记者 徐颢哲
12月13日,国家大剧院原创儿童歌剧《没头脑和不高兴》再度回归舞台。这部剧改编自任溶溶同名童话,历时两年精心策划,去年底首度与观众见面。《没头脑和不高兴》本轮演出共有9场,目前演出票基本售罄。从13日晚首场演出的情况看,现场座无虚席,孩子们对这部作品的接受度很高。这部作品也是国家大剧院继《渔公与金鱼》《阿凡提》《白雪公主》后,制作的第四部原创儿童歌剧。事实上,在传统的歌剧行业,并没有儿童歌剧这一品类,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前中国的儿童歌剧堪称是一片高雅艺术的新试验田。
现场 小观众专心致志
13日晚七点,距离《没头脑和不高兴》开演还有半小时,国家大剧院小剧场里已经热闹非凡,位子已经坐满了八成。大剧院北门检票口,时不时凑上来问“有没有《没头脑和不高兴》卖我”的黄牛,说明了这次演出的火爆。用时下的话说,《没头脑和不高兴》是“自带光环的大IP”。这部1956年由儿童文学翻译家、作家任溶溶创作的童话,讲述了粗心大意的“没头脑”和任性坏脾气的“不高兴”,通过一次神奇的时空穿越,明白了坏习惯会酿成大恶果的道理。
带着女儿来看这部《没头脑和不高兴》的郭女士,对任溶溶先生的原著非常熟悉。演出结束后,她这样评价:“故事从没头脑寻找作业本开始,和原著相同,合唱中对不高兴性格的交代,变通用了原著中的话‘大伙儿向东,他偏向西’,满满都是熟悉的味道。”她也告诉记者,孩子理解这部剧并没有什么难度。郭女士女儿也表示,自己对第四幕“武松打虎”印象最深,旋律很好听。
从现场的情况看,孩子们“入戏很快”。这与主创团队极富童趣的创作手法息息相关——剧中朗朗上口的唱词和耳熟能详的儿歌旋律极具亲切感;背景动画制作很是抓人,“没头脑”设计的千层大楼、武松打虎的动画场景,都让孩子们瞪大了眼睛。一个有趣的反差是,大多数小观众都挺专心,反倒是身边的大观众不够专注。比较遗憾的是,一个半小时的演出没有幕间休息,有些孩子在演出接近尾声时离场上洗手间,一定程度影响了现场观演环境。
青年作曲家张艺馨担纲《没头脑和不高兴》作曲,她用中国音乐、儿童、创新这三个元素来概括这部作品。她介绍,京剧中的“锣鼓经”、京剧打击乐、京韵大鼓等的运用使这部歌剧极具北京地域特色。
互动 拉回孩子注意力
作为一部儿童歌剧,互动是《没头脑和不高兴》重要亮点,这与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密切相关。中外皆如此,每年有1.8万孩子参与意大利斯卡拉剧院“儿童歌剧项目”,剧院把《魔笛》等经典歌剧进行浓缩。斯卡拉剧院首席执行官亚历山大·佩雷拉直言:“小朋友花3到3.5个小时听歌剧,不可能一直全神贯注,因此剧院把传统歌剧缩成1小时15分钟精简版,这是孩子能够专注的最长时间。”
编排《没头脑和不高兴》的过程,对导演王炳燃来说就是“不断考虑如何把孩子们的注意力拉回来”的过程。13日的演出,很多小观众都在演出结束后提到了儿歌《小星星》——在全场观众合唱《小星星》的旋律中,两个主角瞬间长大,少年和成年两对没头脑和不高兴演唱四重唱“来吧,去证明我们自己,去创造奇迹”。这个互动的“点”,早在演出开始前的暖场阶段就已埋下,乐队指挥赖嘉静花了好几分钟引导小观众们“头顶瓦罐,口含鸡蛋”,“啦啦啦”哼唱《小星星》。
很重要的一点是,互动的设计绝不是为了互动而互动,而是要和孩子们有关系。王炳燃提到,没头脑的丢三落四和不高兴的任性爱生气,其实是很多孩子的普遍问题。现场互动被问及有没有这样的缺点,有的孩子会沉默,有的则会不承认,甚至被问到“谁爱生气”时,脱口而出“我爸爸”。王炳燃特别乐于见到孩子们这种充满童真的现场反应,“这种互动甚至比戏本身更好玩,更有意义。”
争鸣 创作难,要有“胆”
歌剧首先是音乐作品,乐评人“篱畔山人”的看法是,儿童剧难,歌剧更难,儿童歌剧尤其难,“儿童歌剧首先是歌剧,必须遵循歌剧的逻辑。因此,儿童歌剧的编创、导演、演员要同时熟悉儿童与歌剧两个领域。”
在王炳燃导演看来,歌剧的严肃性和孩子们的审美习惯之间是存在矛盾的,“孩子们对歌剧艺术的接受度没有这么高,但他们天生对故事和游戏感兴趣。”对他而言,做儿童歌剧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歌剧之美,未来孩子们长大后,有更多人能成为歌剧观众。实际上,歌剧领域此前并没有儿童歌剧这一题材,没有什么经验借鉴,因此他认为:“可以不那么遵循条条框框,这是一片试验田,我们的胆子可以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