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烊千玺成“少年戏精”?他的演技是冒出来的
文 | 陈三废 砍柴书院特邀作者
编辑 | 语非年
《热血同行艳势番》开播以来,有各大流量的加持、演员的超预期演技,让这部已经接近结局的剧备受好评。
尽管《热血同行》是在沉默中开播,但这并不影响评分的上涨。
开播之前观众普遍唱衰,理由只有一个——偶像出身的演员们并不具备扎实的演技基础。
但现在豆瓣7.6的成绩证明,这些并不被看好的演员的演技足以支撑《热血同行》成为一部优秀作品。
一部好的电视剧,绝不是仅仅依靠流量吸引粉丝就能吹出来的。
几个初入电视行业的演员,凭着认真拍戏一样可以让这部剧凭口碑得高分。主创的用心,才是一部剧成功最大的加持。
剧很长,人物很多,热血的情节有众。少年的成长心路,一个国家的荣辱兴衰,在几个年轻人的身上得以体现。
易烊千玺因为饰演剧中的少年将军阿易而备受关注。
从为了母亲、全村人复仇到为了国家复仇,一个少年的成长、热血、埋藏在心底的仇恨与信念等等,都需要易烊千玺以一个新人演员的身份去呈现。
拍这部剧时易烊千玺高考刚结束,还没有经过系统的演技学习。多年前他录《天天向上》,希望自己可以好好学习,去北大读书,尽管后来的人生目标变了,从读书变成了“向往艺术”,但庆幸的是这个少年的初心没变。
不管眼前在做什么,都是一样的认真。
阿易的故事最基础的,是一个少年的成长、将军的养成。
从年少时艰难的活着开始,一直到最后成为新旧时代交替时期的一代名将,阿易是在乱世中被迫成长,以时代的困苦、新青年们的孤注一掷为背景。
与崇利明不同,阿易没有好出身(真实身份另说,毕竟这个身份在他的成长中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也没有经过新文化的洗礼。阿易的成长是长时间的,也是一直浸泡在血泪中的。
这种成长的痛苦与他的良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使环境再恶劣,人也不能恶劣。阿易其实是在用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是由他自己选择的,时代、时机只是一种推动因素。
很幸运阿易没有成为他厌恶的那一类人,也很幸运他见过丑恶之后只是给自己装了一层壳,而不是让自己浸染的一样丑恶。
而易烊千玺在这部剧中对阿易的演绎,最常被人拿出来说的,就是“反差萌”。
这种反差,是阿易的冷峻表面与少年人内心。
出场时仗义助人,但转身就不好意思的问没吃完的羊肉可不可以打包带走。上一刻还在回忆全村被屠杀时的悲痛,下一秒在街上看到糖葫芦就走不动人。
既可以坚持心中的正义、不畏强权,也可以为了大仇得报暂时委屈自己。面对敌人时是一个将军的冷静严苛,面对家人时又有少年人该有的腼腆、温柔。
这个时代的困苦,其实在阿易的身上是很容易看出来的。如果没有崇利明的相助,他和大傻还是会继续生活在那个破房子里,报仇的事儿也不知道何时才可以完成。
但阿易没有让这种困苦困住自己,时代赋予他机会,他也把握住了机会。
和大傻团聚时,阿易已经脱胎换骨——心中有了救中国、闹革命心思,但是面对大傻,仍旧是曾经那个只关注“吃好吃的”的阿易。
《热血同行》将阿易设定为一个维持初心的反差萌少年,易烊千玺也是。
易烊千玺通过这部剧,证明了流量其实和演技是不挂钩的。
以前的娱乐圈,一部剧请流量演员做主演,为的是成就票房、播放量,想依靠粉丝经济发一笔财,而不是想拍一部真正的剧。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去区分“演员”和“明星”两个身份,并且不愿意将演过电视剧的明星都称作演员的原因。
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明星确实如此。依靠自己的颜值、粉丝,不好好琢磨演技、研究剧本、认真做事,而是一心想着捞钱。这也就导致现在的观众一看到一部剧的主创名单,就会先入为主的对其进行定义——
有实力派演员的,就是良心、演技保证。而有新生代演员、流量高的,就是烂剧的标志。
易烊千玺用《热血同行》否定了这个定律。
尽管在这部剧中他的演技仍有进步的空间,但是很明显,这部剧是他用过心的。不管是情绪的表达还是人物内心的刻画,他的演绎足够让观众代入其中。
一部剧如果能让观众产生共鸣,它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在与大傻团聚前,阿易在和苑子文谈人生,字里行间都是对时事的针砭、对自我牺牲的肯定、国家未来的坚信。而转身看到大傻,少年人的兴奋又占据了这个人物的整个周身气场。
情绪的转化、面对外人和亲人的差别,家国大义和个人情感,易烊千玺都表现了出来。这是认真揣摩过角色心理、研究过剧本才能做出来的。
拍这部的时候,易烊千玺绝对算的上是一线明星。但是在已经成为一线的基础上,仍旧愿意花心思做事,这是很难得的。
也为“流量明星”这个身份正了名——演技好不好,态度认不认真,区分的标准应该是人,而不是名气。
易烊千玺很适合这个角色,除了名字以外,阿易自身的那种坚硬与柔软,也很符合他的形象与过往经历。
拍这部剧时他刚刚高考完,算是自己演技生涯的开端,还没有任何演技基础的。但这并不影响他“一个阶段就是认真做好一件事”的态度。
这是他们家的家庭教育方式,很幸运的是易烊千玺在长大了之后依旧能够靠自己坚持这份家训,并将之内化为一种习惯,大到人生阶段,小到每一个通告、每一份工作。
儿时跳舞、练字认真,少年时唱歌、工作认真,高考前学习认真,现在是演戏、做节目认真。
阿易和易烊千玺都是在少年时代要承受比常人多很多的情绪,背负更多的压力。阿易是仇恨,易烊千玺课外班以及年少成名。
本该是玩玩闹闹的年纪,却要学会在镜头前控制情绪,学会应对八卦记者的刁钻问题,学会武装自己。
阿易、易烊千玺,两个少年,都在经历破壳而出的痛苦。
但好在阿易最后推动了新中国的发展,而易烊千玺现在是明星、歌手、演员多重身份都能胜任。
外在环境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时代是这样,别人的看法也是这样。但是我们最起码可以控制自己。
我很喜欢用“少年”去形容易烊千玺。每个人都曾少年过,但很少有人能一直保持少年,好奇、较真、努力、朝气蓬勃,而从不问自己究竟一定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村上春树在《终究悲哀的外国语》中说,“穿运动鞋;每月去一次理发店(不是美容室);不一一自我辩解。这就是对我而言的‘男孩’形象。”
而易烊千玺,就是对我而言的“男孩”形象。
愿这个少年,能够像《长安十二时辰》里形容的那样——必成大器。
【排版 | 文茹笙 审核| 沐漪】
【每日话题】关于易烊千玺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柴叔爱听~
(欢迎关注,文章版权归砍柴书院平台账号所有,任何媒体平台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