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男人来自地球》:14000岁老男人的“谎言”
当你认识的一个人告诉你,他出生自旧石器时代,已经14000多岁,样貌永远是35岁,还曾经追随过佛祖,成为过部落首领,甚至就是耶稣本人,你会作何感想?估计你听到这些大概率会觉得这个人疯了,还得赶紧远离此人,怕对方“精神病”发作伤到自己。
那如果这个人还逻辑清楚地将他说的每一件事充分验证,解释了你所有的质疑,那你会选择相信他说的一切吗?这就是电影《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所述说的故事。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是2007年上映的一部小成本科幻电影。虽然成本很低,只有20万美元,演员只有不到10人,拍摄也仅仅用了13天,但它在豆瓣评分上却高达8.5分,IMDb上也有7.9分的高分。
电影除了男主角欧得曼高达14000岁的年龄和他万年来所经历的故事,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欧得曼如何在一众考古学家、人类学家、生物学家以及观众面前自证自己的身份,这也是咱们今天要聊聊的话题——电影是如何将欧得曼这样稀奇的身世经历让观众信服的?
人物身份的定义如何证明一件闻所未闻,违反常识的事是真的?或是说如何把一件不可信的事变的可信?相信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引经据典,用他人之口证明自己之说,更通俗讲就是“专家曾经这么说过”。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就是采用了这种“专家佐证”的方式引导观众的意识。对于普通观众而言,面对一个活了上万年的存在,我们很难对其讲述的故事提出有价值的质疑。即使提出质疑,所涉及到的历史、宗教、地理、人文等多方面的知识也极为繁杂,很难判断回答的真实性、严谨性。
而将电影里所有人物背景都设为大学教授恰恰可以规避这一点。教授的知识是丰富的,思维是理性的,思路是有逻辑性的。由他们引导着去发掘、质疑、验证欧得曼所说的故事,会让观众在理性思辨判断没有破绽之后,更加相信教授们论证后的结果。而与此同时,在思考的过程中,观众完成了与演员之间的互换,我们成为了电影里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欧得曼小屋里唯一一个不是博士的女学生就是我们的存在。
符合科学研究的讨论过程仅仅角色职业带给观众的认同感还不够,要让观众完全信服还需要能自圆其说的合理逻辑。所以电影采用通常在科学研究中使用的方法步骤进行一步步验证。
首先是需要研究的问题。科学研究的本质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好奇心是问题产生的始作俑者,也是科学研究的原动力。《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开场就早早埋下了问题的伏笔。一个独自住在山野里的,已经离职,准备搬家的教授,朋友都难以得知的身份来历,远超年龄的知识储备,十年不老的面容,这些萦绕屋内众人的问题就是故事的一切起源,也勾起了观众的好奇心。
接下来针对问题提出假设。电影中欧得曼清楚自己身世的特殊性,很难被教授们认可,所以他借用科幻小说提出了一种假设。假设他是一个活了14000岁的“老怪物”,那其他人所疑惑的问题就有了合理的解释。独自住在山上是因为他有太多的秘密,搬家是因为无法变老的样貌,无所不知是因为他人难以企及的学习时间。
接下来是最重要也是全片最精彩的环节——验证。对于一个无法收集到任何数据、资料、证据的假设如何去验证?这就是教授们存在的意思。作为各学科的精英,有丰富的知识理论作支撑,任何蛛丝马迹都会将假设立刻推翻。欧得曼的身世太过离奇,教授们通过不断提出尖锐的问题来验证假设的真实性,而这些问题也恰恰是观众所想探知的。而欧得曼滴水不漏、逻辑清晰的回答,不仅证明了假设的不可否定性,也进一步让教授们和观众从怀疑上升到内心震撼。
最后就是结论。如果以整个验证过程而言,结论是欧得曼的假设是成立的,但所得出的结论过于超出常识,即使是电影里的教授们也不得不选择以拒绝接受来维护理性认知。欧得曼虽说是“真理”的掌控者,在人性面前还是选择了放弃正确的答案,所以最后的结论不了了之。当然,导演在结尾安排了一场父子相认的巧合,间接把小屋内的一场科学探讨盖棺定论,也算是给观众一个想要的交代。
这场涉及到科学、医学、历史、宗教的非公开辩论,从开始就提出问题就引导着观众的思想,观众伴随着合乎科学研究逻辑的谈论的不断深入,从好奇、怀疑、相信最后再到恍然大悟,慢慢进入角色状态,自然而然的被欧得曼所劝服,这不得不佩服剧本编写的设计与张力。
视觉带来的感染力《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场景十分匮乏,全片只有两个场景——欧得曼小屋的屋内和屋外。在传统电影中很少有这样类似情景喜剧的场景设定,单一的背景画面很容易让观众产生视觉疲劳。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用了非典型的拍摄方式,弃用了电影拍摄常使用的摄影棚,而采用真实室内360°无死角拍摄。无死角拍摄的缺点是同一画面多角度采集拍摄,需要摄影、录音、灯光、演员重复进行相同的工作,后期剪辑上也需要对片段反复甄选、拼接,增加很大的工作量。当然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观众能全方位的观察、了解室内的情景,细致的观察到角色的表情变化,让整个场景更立体,让观众沉浸其中,产生身临其境般的体验,规避掉场景单一的枯燥感。
除了特殊的拍摄手法,导演组还对室内的布置花费了大量的心思。故事的开始欧得曼的小屋里还有很多现代化产品,随着欧得曼将他的来历慢慢讲述,屋内被收拾一空,围在壁炉旁的众人仿佛从现代走到欧得曼出生的洞穴时代。在欧得曼讲述他成为耶稣的历程时,天色已近傍晚,所有人却沉醉于故事当中,忘记了开灯,恰如教徒聆听着主的神谕。
这些视觉带来的感染力,进一步加强了观众的代入感,潜意识就会被电影的情节所引导,再加上符合科学研究的讨论过程,几乎无懈可击的合理解释,让观众真正体验到了来自远古时代的灵魂震颤,也完成了导演想让我们看到、认可的14000岁“老男人”的身世真相。
回到现实,我们明白电影情节终究是虚构的,但电影里欧得曼的一句话仍然让人深思:“毕竟,一个时代的魔法,只是另一个时代的科学”。对于现在我们知道“自我”,但对于至今了解的微乎其微的宇宙我们又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