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熙熙攘攘的内地综艺市场,为何就容不下一档原

如果说2019年是“音乐类”节目迅速扩张崛起的一年。那么2020年就是新老交锋,看鹿死谁手的“竞争之年”。

以《歌手·当打之年》为代表的“老牌”节目的强势回归,势必是要让大家看一看,也是在强势证明:它们仍旧占据着主流市场,保有一席之地。

熙熙攘攘的内地综艺市场,为何就容不下一档原

而“青你”、“创造营”等系列后起之秀,则是凭借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气神,大有突出重围,大干一场的气势。

熙熙攘攘的内地综艺市场,为何就容不下一档原

但是,不论是明星竞技类,还是偶像养成类的音乐节目,好像都少了“原创”节目的的身影。

纵使前有融合了偶像与原创的《这!就是原创》;后有涵盖了乐队与话题的《乐队的夏天》等节目的诞生,但似乎也未能形成“大气候”,成为“现象级”的存在。

熙熙攘攘的内地综艺市场,为何就容不下一档原

熙熙攘攘的内地综艺市场,为何就容不下一档原

提及“原创”类的音乐节目,就不能不提到“鼻祖”——《中国好歌曲》。

从2014年到2016年,《中国好歌曲》只经历了短短三季便“夭折”了。

诚实的讲,相较于目前那些钟情于“靠脸出位”的音乐节目来说,《中国好歌曲》不仅是一档良心节目,更是当时音乐类节目里的翘楚。

奈何再好的节目,也抵不过市场的选择。

熙熙攘攘的内地综艺市场,为何就容不下一档原

娱乐至上、粉丝优先的时代,劣币驱逐良币,是感官冲击取代优质思考的时候,音乐尤甚。

《中国好声音》《跨界歌王》《蒙面唱将》等音乐节目层出不穷时;当《青春有你》、《创造101》等挂着音乐title,实则却是爱豆“养成系”的选秀节目如春笋般涌出。

熙熙攘攘的内地综艺市场,为何就容不下一档原

细想之下,这些节目所消费的仍然是既定的那些群众基础,消耗的依然是亘古不变的审美取向。

娱乐至上的环境下,大家偏好的仍旧是“速食化”的歌手和歌曲。

匆忙的生活节奏,让大家不愿花费时间,也没有时间去品味歌曲的内涵,也没有耐心去探究歌手所要表达的感情。

这也正是为什么有许多打着“原创”旗号的所谓歌手,在短视频平台上迅速蹿红,又快速没落的原因。

熙熙攘攘的内地综艺市场,为何就容不下一档原

“原创”作品,恰恰需要的是“慢工出细活”。急躁与浮躁之下,很难出现好的、值得推敲的作品。

这也就决定了像《中国好歌曲》这样的节目,需要时间去积累和沉淀听众与粉丝。

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是不会给你充足的时间,允许你慢慢的吸引、积累粉丝。它们所需要的,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话题,快速成型,迅速吸引到粉丝。

而这却和“原创”的本质,背道而驰。

所以《中国好歌曲》的停播,就像是埋在地下的,默默耕耘的音乐人的坚守一样,仿佛没有出头之日一般。

熙熙攘攘的内地综艺市场,为何就容不下一档原

同时,无论是面对市场,还是出于节目组的考量。付出回报比永远都是首要考虑因素。

在已经成型的音乐类型基础上办节目,要比开拓一种新形式,回报比要高得多。

当年《中国好歌曲》的横空出世,是令人惊喜的。国内终于有了一档真正忠于原创、支持原创的节目出现了。

但是三季以来,我们还是不难发现,虽然经过努力《中国好歌曲》确实有了自己的粉丝圈子。

然而对比于好声音等节目而言,它仍旧像是一个刚刚学习走路的婴童,步履不稳,无法快速前进。至少还无法达到齐头并进,就更不要说赶超了。

熙熙攘攘的内地综艺市场,为何就容不下一档原

歌坛缺的从来不是“会唱歌”的人,真正缺少的是“好歌曲”。

流行音乐,改编和翻唱泛滥。相比于原创,翻唱与改编所要付出的努力与辛苦,简直是微乎其微。

浮躁如斯,如果一个人能够真正安稳的、踏实的潜心于音乐创作,只能说是来之不易的一件事。

原创歌手们往往被贴上“个性”、“执着”等标签。他们就像是活在自我世界的艺术家,不求世人能懂我心,但求我知我所表达。

看,这就是“原创”的现状。想要保持真我,又要迎合大众,岂非易事。

熙熙攘攘的内地综艺市场,为何就容不下一档原

莫不说《中国好歌曲》的停播,是对原创音乐节目的一次打击。而今的“原创”掺杂了诸多的扰乱因素,歌手水平的参差不齐,难道不是对“原创”的亵渎吗?

曾经在视频平台上爆红的“中国风”歌曲,人们都在惊艳,原来原创没“死”。它仍旧有市场,仍旧可以为大众所喜欢。

然而当他的原唱歌手现身某音乐选秀节目现场时,却露了馅儿。所谓的“原创歌手”,却连最基本的乐理常识都听不懂。

就像评委华晨宇所说的:“作为一个创作者,没有基本的乐理常识,都不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

熙熙攘攘的内地综艺市场,为何就容不下一档原

因为太浮躁了,不需要接受大众的甄别,“原创者”的头衔便可轻轻松松的扣到自己的头上。

听众总是在听这种扭曲的音乐,久而久之,大家就会认为这种所谓的“原创”就是标准的、专业的。

这就如同为什么大家都在强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当孩童还没有完全的自我辨别能力的时候,他们只能依照自己看到或听到的东西,去学习、模仿。

当孩子长大后,自然而然的认为,父母曾经的行为就是标准。

熙熙攘攘的内地综艺市场,为何就容不下一档原

这与听众的被动接受是同样的道理,不是每个人都是专业的音乐人。当他们的周边长久的被“伪原创“所包围的时候,失去辨别的能力,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所以即便优秀如《中国好歌曲》,大家内心对“原创”的错误评判标准,早已根深蒂固。

对于听众而言,他们所在乎的未必是歌曲是否是原创、歌手是否忠于原创。

听众的要求很简单:所有人喜欢,就够了。

熙熙攘攘的内地综艺市场,为何就容不下一档原

怪只怪那些打着原创幌子的,居心叵测之人,用劣质的音乐荼毒了听众的耳朵,伤了听众的心。

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好歌曲》的停播,只能说是不得已而为之。

当《青春有你》、《偶像练习生》等偶像“养成类”音乐节目出现时,猛然发觉,“视觉感官”逐渐代替音乐本质,成为了节目的噱头。

如何创作出好的歌曲,反而成了退而求其次要考虑的问题。

熙熙攘攘的内地综艺市场,为何就容不下一档原

粉丝关注的永远不是偶像唱得是否够好、是否会写词作曲,只要有一张颠倒众生的“脸”,就足够抵消他所有音乐上的不成熟。

即便是如今事业如日中天的蔡徐坤,当年在“大厂”的首秀时,虽以一首原创歌曲《I wanna get love》惊艳亮相。

但无需细听,就能感受到原创功力差之甚远。并且歌曲所表达的,无非是一些迎合粉丝喜好的“无病呻吟”。就连当时的评委都点评道:歌曲中的英文,都是非常基础的单词。

原创能力差强人意又怎样,丝毫不影响蔡徐坤的高人气。

熙熙攘攘的内地综艺市场,为何就容不下一档原

再看看《中国好歌曲》中的歌手,虽不乏也有俊秀之人,但大部分还是执着于原创的、质朴的音乐人。

就拿莫西子诗来说,一首《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里》感动全场。现场导师刘欢更是赞赏有加。此后,这首歌还被田馥甄等大牌歌手翻唱过。

可是再看莫西子诗本人,一个带着眼镜,甚至有些不修边幅的中年男人。如果不是亲耳听到这首歌曲出自他手,你能想象到莫西子诗写出这样感情真挚、情感丰沛的原创作品吗?

熙熙攘攘的内地综艺市场,为何就容不下一档原

除去歌手和作品的因素外,《中国好歌曲》的失败,也要归咎于自身——不懂得如何“造星”,更不知道如何宣传节目自己。

节目本身的设定初衷是好的——是为了给更多的深藏在背后的原创歌手们,提供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音乐舞台。

可是《中国好歌曲》却忽略了节目之后,歌手们的何去何从。

以一首《成都》火遍大江南北的赵雷,曾在《中国好歌曲》的舞台上,以诗情画意的一首《画》亮相舞台。

熙熙攘攘的内地综艺市场,为何就容不下一档原

然而《画》之后,赵雷仍旧销声匿迹了,似乎现状并没有多大的改变。直到他参加了《我是歌手》节目,才迎来了事业上的“春天”。

熙熙攘攘的内地综艺市场,为何就容不下一档原

虽然《中国好歌曲》也捧红了霍尊、苏运莹等歌手,但是纵观如今的主流市场,他们仍然难敌同样是从选秀节目出身的吴莫愁、吉克隽逸等歌手。

从节目宣传,到舆论制造;从话题制造,再到歌手包装。

《中国好歌曲》都呈现了后劲不足的疲态,也让节目对于“造星能力”上的不足,显露无疑。

熙熙攘攘的内地综艺市场,为何就容不下一档原

如今看来,无论是从综艺大环境,还是节目本身,“原创”类音乐节目,想要杀出重围,占得一席之地,还需要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虽然任重而道远,但是大家也应当给予原创音乐节目,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