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荆斩棘的哥哥》遭拒,为什么没人想看中年
《披荆斩棘的哥哥》遭拒绝,为什么没人想看中年男团?
在近日大热的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播出之前,演员孙红雷就曾在微博发问:“怎么没有乘风破浪的哥哥们?瞧不起人吗?”
《乘风破浪的姐姐》首播并收获一众好评之后,湖南卫视另一档综艺《天天向上》迅速推出了邀请30岁以上男艺人成团表演的特别节目《追逐梦想的哥哥》。一周后的芒果TV招商会上,《披荆斩棘的哥哥》项目应运而出,官方宣布的主题、形式都和《乘风破浪的姐姐》相似,只不过主角变成了“30位有男团梦的哥哥”。
但是,两档节目得到的评价却大相径庭。不同于“姐姐”节目播出前观众的叫好、期待与鼓励,对于“哥哥”节目更多的是怀疑、拒绝和反对。网友质疑的声音大致包括:30岁以上的中年男艺人,拥有远多于女艺人的角色和机会,他们的职业道路上真的有“荆棘”吗?30岁以上的中年男艺人,发福、犯懒、瞧不起“娘炮”和唱跳,他们真的有“男团梦”吗?
类似的质疑似乎不仅是针对30岁以上的中年男艺人,而是针对网络讨论中频频出现的所有所谓的“中年男人”。在与“油腻”这个词长期捆绑之后,“中年男人”最近又得到了一个新的形容词,“爹味”。而这两个形容词毫无疑问都带着贬义和嘲讽。
1
他们路上的荆棘有多少?
要想讨论《披荆斩棘的哥哥》为什么不受待见,就要从《乘风破浪的姐姐》为什么大受欢迎说起。它的特别之处在于,这是第一个让中生代女艺人展现自我才华的综艺节目。在此之前,这个年龄段的女艺人参加真人秀,也总是展现作为女儿、妻子或母亲的一部分。
在《乘风破浪的姐姐》播出之后,一条弹幕可能表达不少观众的心声:“我突然好像没那么害怕变老了……”在观看这档节目时,不论是在职场遭遇玻璃天花板的中年职业女性,还是初入社会不敢张扬个性又恐惧变老的职场新人,都能获得某种共情和鼓励。
而《披荆斩棘的哥哥》的诞生,更像是“蹭”《乘风破浪的姐姐》节目的热度。本身国内已经有多档以中生代男艺人为主要嘉宾的综艺节目,中年男演员也不缺以他们为主角的影视作品,如果说《乘风破浪的姐姐》对女艺人是雪中送炭,《披荆斩棘的哥哥》充其量只是锦上添花。《乘风破浪的姐姐》给观众带来的感同身受,在性别转换之后就再难成立。
《追逐梦想的哥哥》中歌手陈翔和主持人的对话就生动反映了现状:主持人问:“你也不缺表演的舞台,怎么还来《追逐梦想的哥哥》?”陈翔回答:“我缺唱歌的舞台。”主持人追问:“你不是老在晚会上唱歌吗?”陈翔回答:“那不是很重要的形式。”所以,作为男艺人的他不缺表演机会,也不缺唱歌机会,缺的只是更多更重要的机会。
为了争取演出机会,也为了在镜头面前更好看,每个女艺人的头上都悬着一把刻着“绝对不能变胖”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乘风破浪的姐姐》中有个镜头,当所有人在演出结束后欢聚一堂共进晚餐时,37岁的金莎从随身携带的包中拿出了一个电子秤,精确称量自己能吃几只虾、几片菜,因为她是易胖体质,所以强迫自己每天摄入热量不超过1000卡。
而在新剧《龙岭迷窟》中出演主角的潘粤明,身材明显发福,连粉丝都劝他减肥,他却有恃无恐地回答:“那戏路又宽了。”
这正是网友所忿忿不平的一点,相较于中年女艺人所面临的年龄、生育、职业困境等“大风大浪”,中年男艺人的职业道路上根本没有荆棘。年龄给他们带来的反而是人生的阅历、成熟的魅力和更宽的戏路、更多的机会。虽然孙红雷在微博上喊话“乘风破浪的哥哥“,但是真有这个节目他也未必会参加。根据豆瓣统计,仅2020一年,他就有4部电影、5部电视剧上映,还有一部综艺等待播出。
更进一步来看,中年男性在社会中占据的优势,在娱乐圈之外的多数行业似乎都能成立,比起女性,他们有性别的优势,比起年轻人,他们又拥有经验的优势。
伦敦艺术大学校长格雷森·佩里在《男性的衰落》一书中发明了一个“标准男性”的概念,特指中年的白人中产阶级异性恋男性。在他看来,“标准男性”霸占社会上位高权重、收入丰厚的角色,拥有出色的教育背景,举止得体,自信迷人,性吸引力强,轻易将权力纳入囊中。他们作为社会既得利益者,却意识不到自己享受的身份红利,“他们能拥有那些特质,主要靠的是先天身份,而不是后天成就”。而“标准男性”放到中国社会的语境,几乎就等同于中产阶级的“中年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