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前,令嘉禾巨亏1.4亿!这部港片,主演成龙已
丨本文首发于皮皮电影
皮皮电影 / 每天一部精彩电影推荐
位于上海普陀区云岭东路88号有一个成龙电影艺术馆,里面保存着大量成龙电影中使用过的经典道具,是目前全球唯一以成龙的名字来命名的专题电影艺术馆。
在展馆最显眼的地方,倒吊着一辆三菱跑车,那是成龙在1995年的电影《霹雳火》中使用过的三菱GTO赛车,是三菱专门为电影设计,发动机输出功率能够达到650匹马力。
提起25年前的《霹雳火》,对于成龙和嘉禾来说,都是“一把辛酸泪”。
1995年的香港本土电影票房榜,被成龙的作品霸屏,《红番区》和《霹雳火》分别以5691万港元和4565万港元成绩,占据冠亚军的位置。
然而这只是表面风光,两部电影都因为投资巨大,面临着回本的风险。
《红番区》投资750万美元(5813万港元,IMDb上的数据,网上有传言是1亿港元),在全球收获3239万美元(2.51亿港元)票房成绩,按35%分账比例来算可分得8787万港元,除去成本嘉禾尽赚2974万港元。
而《霹雳火》投资达到2亿港元,全球2000万美元(1.55亿港元)的票房成绩,除去分账比例只有5425万港元,亏本1.46亿港元。
《红番区》全球风风光光所赚的钱,还不够填这个坑。
《霹雳火》的失利令嘉禾大伤元气,时至今日仍然是成龙电影中亏本最为严重的一部。但当年三菱公司的全力支持;动作电影界五大导演的联手;以及精益求精的顶级制作,都令其成为香港电影鼎盛时期的电影代表作。
今天皮哥就与大家讲讲《霹雳火》,及它背后鲜为人知的一些幕后故事。
一、“霹雳火”阿火
陈火韬又称阿火(成龙饰演)是在日本三菱冈崎制作所接受过专业培训的高级汽车技工。
电影开头部分在成龙制作所里接受培训的几个镜头是为三菱汽车制造工厂打的硬广告。
回到香港后在自家的镇东车房工作,除了帮专业赛车手改车,也经常跟随其父陈镇东协助警方查处夜间的超速行驶和非法改装车。
某天夜里在公路上设卡的警察遭遇一辆黑色日产GT-R跑车的冲卡事故。
为了协助警方破案,阿火开着一辆三菱FTO在公路上与其展开追逐并成功将其拦截下来。
GT-R跑车中的车手原来是个国际杀手,名叫华纳·酷曼,江湖上人称酷哥,外号野豹,专业赛车手出身。
刚刚被警方逮捕,酷哥的手下便发动了一起武装劫狱,并成功将其救出。
重获自由后酷哥抓走了阿火的两个妹妹,逼迫阿火到日本参加日本仙台国际赛车大赛,与其在赛道上决一雌雄。
阿火别无选择,只好花尽积蓄攒钱买了一辆三菱Lancer EVOLUTION 3,到日本应战。
不过可惜的是在赛道测速时,这辆EVO 3又遭遇了事故被烧成废铁。
好在曾与阿火有过交集的三菱大小姐及时慷慨解囊,赞助他2辆三菱GTO赛车和一卡车的备胎。
阿火最终依靠这辆赛车在比赛中打败了酷哥,并在国际刑警的帮助下救出了自己的妹妹。
二、《霹雳火》的动作特技
作为一部横跨港日两地的国际大制作,《霹雳火》的拍摄工作比普通电影要复杂得多。
导演陈嘉上刚刚拍过小成本的《精武英雄》,执导这种世纪大片难免信心不足。好在成龙召来动作片大导演唐季礼、师兄洪金宝和好友陈勋奇协助拍摄。
开场香港公路上日产GT-R和三菱FTO的比拼,是由唐季礼负责飞车设计的;
其余飞车镜头和日本赛道上的比赛,则由陈勋奇负责,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两种飞车风格的不同。
唐季礼刚刚和成龙合作过《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和《红番区》,处理这种场面是驾轻就熟。
陈勋奇是香港电影圈奇才,从音乐创作和动作设计,与电影相关的所有工作似乎没有他做不到的。
而片中的动作戏,则由洪金宝全权负责,当然当时还在成家班的钱嘉乐也帮助不少。
那个时期的洪金宝喜欢用抽桢的方法来营造动感效果,但这种写意手法用在成龙的动作片中效果并不是很好。
譬如反派酷哥用吊车将阿火所在房间(一个集装箱)吊起的那场戏就是电影中最为惊险的动作戏,但用抽桢的方法来呈现却大大削弱了紧张感。
车房和游乐场的打戏其实都用上很多替身。
成龙的腿短,打斗时常撅着屁股,踢腿时也常踢不直;替身的腿较长,踢腿动作比较漂亮,这个很好辨认。
游乐场的打斗似乎加入了很多满身刺青的日本演员,但如果仔细辨认很容易看出其实真正和成龙交上手的依然是成家班成员。
被日本人围攻的场面隐隐约约透出多年后《新宿事件》的感觉,是片中最为精彩的一段动作戏。
三、《霹雳火》两位女演员
片中出现的三菱大小姐是由日籍美国明星江黒真理衣饰演的。
她现在已经改名江黒真理,1972年出生,那时候可是片中一大亮点,今年也已经有48岁了。
女主角袁咏仪当年在完成电影后,因为成龙找她补配两句台词被拒绝而和成龙交恶,后来成龙将这段经历写进自传中,两人也很长时间再没有过交集。
直到2017年08月18日袁咏仪在自己的微博中贴出照片,表明已经和成龙和解,长达22年的矛盾终付之一笑。
四、票房失利的原因
有人说成龙没有拍过赛车类电影,终难以拍出赛车的那种感觉,虽然香港人还是很欣赏,到了海外市场就卖不动了,这是电影票房失利的原因之一。
但皮哥认为香港电影的本土市场空间太小,内地市场几可忽略,海外市场又难以铺开才是导致本土大制作风险太大的原因,也是在90年代制约香港电影发展的一大瓶颈。
直到今天我们重温这部电影,都能够感受到当年香港大制作的细致和用心。
像这样制作精良的成熟商业电影,我们内地直到现在都很难拍出来。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热血丹心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