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BM风“封杀”的100斤女孩,为何越来越多的“不
今年夏天,一股专属于“小码女孩”的新兴时尚风潮,火速席卷了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它轰炸着每一个时髦女孩的神经。
一系列发源于“短小紧上衣+格纹A字短裙”的搭配法则,成为了2020年初夏女孩的审美“标杆”。
Jennie,清新草木绿的针织短袖只扣一半扣子。
Lisa,格纹露胃的蓬松泡泡袖,已经成为时髦范本的“名场面”。
被收入“淘宝女明星同款”词条之后,小红书和抖音也跟上了。
于是,“让Lisa、Jennie爱惨了的BM风”、“欧阳娜娜BM同款”......明星带货让BM风再添火力。
最后还一定要落脚到素人的头上,“N家学生党放心入的BM风店”、“微胖女生也可以穿BM风”、“高个子女生的BM风穿搭技巧”……
各种标榜着“实用”的词条,都玩出了花样,力求让各种女孩都尽可能地穿上它们。
如果BM风这么不适合高个子和微胖的女生,那为什么我们还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不适合”的女生为其疯狂着迷?
为什么还有商家和带货博主,绞尽脑汁地为“不适合”的女生提供“hold得住”的方案呢?
不同于往年的“流行即灾难”,今年反抗BM风的声音,仿佛还关乎身材的绑架和女性自由的严肃议题。
01.
BM风的功与过
BM风起源于意大利时尚品牌Brandy Melville。
品牌故事来自一个美国女孩和一个意大利男孩在罗马相爱的虚拟灵感,所以国外的社交媒体把BM风形容为La Girl Style——“美式小甜心”。
Brandy Melville的美版官网海报,过曝的胶片质感、肉眼可见甚至过于随意的颗粒布满整张画面。不精致,不细腻。
不仅如此,Brandy Melville也很少请到大明星和模特为其带货,甚至早期的一些宣传画报中,身着短小紧上衣的素人女孩腰部会有明显的赘肉,而穿上包臀裙和牛仔短裤的辣妹中,也不是个个都拥有纤长的“女团腿”。
除了因人而异的各种身材“不完美”,这些穿着Brandy Melville的素人模特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个子不高”。
没错,Brandy Melville最流行的便是“one size fits all”的口号,所有单品都只有一个尺码(虽然最近开始有了两个号,但也分别是s和xs)。
欧美人种骨架偏大,很多小个子女孩并不能买到合身的单品,Brandy Melville就这样顺利打开了小码女孩的市场。
流行往往就是社交货币。当小码女孩因为纤细的楚腰广受赞誉的时候,BM风为她们带去的精神满足,自然也会让其他正常甚至大码的女孩为之心动。
2009年,BM进入美国市场,25美元一件的上衣,15美元一条短裙,吊带背心甚至只要5美元。
对于青春靓丽的学生党来说,绝对是高性价比的不二选择。(谁能想到7年前的Kylie也在穿它?)
再加上蜂腰翘臀的美式审美正中下怀,BM风很快席卷了美国年轻女孩的衣橱。
但市场大了,品牌并没有调整“one size fits all”的口号,反而给能穿进Brandy Melville的瘦女孩们赋值了“身材炫耀”的功能,并把这一类“所谓”好身材的女孩颁上“荣誉”勋章——BM女孩。
在今年BM风传进中国市场后,更进一步对比例偏差的亚洲身材表现出了极大的“恶意”。网上盛传着一张“BM女孩”的标准身材尺码表,大家可以品品:
加上唯“小码女孩”独尊、“不BM就不时髦”的卖货口号沸沸扬扬,可其实适合BM的瘦女孩并不多。如此矛盾之下,因为体重上了100斤就穿不进这些短小服饰的女孩们,其实一直在默默遭受着无形的“身材羞辱”。
想来也不奇怪,大多数100斤女孩的生存环境里,都处处环绕着女明星量脚踝、女爱豆比腰围的病态娱乐活动。
女性在观赏其他女性的过程中,其实也是judge自己。呕心沥血想要减肥健身、绞尽脑汁穿进BM。
最终被冒犯的,是谁?
就这样,女孩们对BM风的敌意剑拔弩张,反流行的“运动”在今年前所未有的声势浩大。
但错的,真是流行本身吗?
02.
时尚一直没变
潮流总是水土不服
2017年,渔网袜标配破洞牛仔裤的穿搭被推上风口浪尖,被误解的性感在硬朗的丹宁面料下,得到了欧美风的救赎。
可这阵风没有吹过2个月,女孩们就被腿不够细的困扰和“风尘气“的刻板印象劝退了。随即讨伐的声音轰轰烈烈,半年以后,昙花一现的渔网袜就退出了时髦的舞台。
2018年,高饱和色系的电光紫登上了潮流舞台,国内一档嘻哈节目把挑眉厚唇欧美妆送到了中国女孩的眼前,oversize的宽大T恤正好与电光紫的街头风不谋而合,加上“文字潮”正汹涌澎湃,便有了“全员恶人”的爆款文化。
可惜“流行即灾难”的定理亘古不变,当廉价、易复制变成了人人追捧的便利,单品也就脱离了风格的高级,于是网上有了梗图,甚至当年的流行色“电光紫”,也变成了“全员恶人紫”。
2019年,性感小野马泫雅被推上了潮流的王座。大胆撞色的叠穿、奶奶风的软糯牛油果绿、小蝴蝶太阳花手绘少女感美甲……统统被盖章“泫雅同款”。
但时尚爱豆之所以是时尚爱豆,就是因为驾驭时尚的本人灵感不可替代。大胆出奇的搭配在泫雅身上发光发热,也是普通女孩驾驭不了的隔岸之山。
当追逐风潮变成了模仿同款,“泫雅风”也开始变得廉价。因为很多时候,流行与创造流行的本身就是两种level。
当流行变成灾难,饱受跟风之苦的时髦女孩就会扬起“反流行”的旗帜——
把渔网袜推上死亡单品的断头台,把“全员恶人”踹进被嘲弄的泥淖,给“泫雅同款”贴上“跟风狗”的标签。
但我们同时也忘了,“被”流行的载体本身,是没有过错的。
渔网袜的前身是丝袜,是饱受身体束缚的女性脱掉传统长袜的生活创意,是美国脱衣舞娘用来塞钱的“工作服”,是一部行走的女性抗争史。
电光紫和牛油果绿,也是Pantone耗时良久才发行的“流行色“系列之一,它们身上承载着社会历史的变局,心系自然与环保,还倾注了对当代人视觉与心灵的人文关怀。
它们脱身于潮流,因为文化与象征意义忠于时尚本身。可就像初心是为小码女孩打造甜辣风的BM一样,它们只是恰好被潮流选中,从而策划了一场又一场资本时代下的审美营销。
03.
是“衣穿人”,还是“人穿衣”?
在审美资本主义时代的初期,女性自由选择且通过消费来实现自我。就像Chanel用男装的设计和面料解放女性身体,Yves Saint Laurent的吸烟装也代表了饱满的女性主义象征。
后来随着消费自由的进一步发展,人因为群体属性被赋予了“被认同”的需求,即“我和你审美一样,我们就是一类人”。这一点在本就是社会弱势地位的女性群体中表现尤为突出。
由于身为审美主体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审美客体时无法表达自己的观点,才会被迫依从、接受主流和权威。加之社会媒介的公众效应,广告中出现的骨瘦如柴的女性形象,才会成为外貌标准模板。
而承载这项标准的,则是体现这种审美的服装。
于是BM风成为了“瘦女孩”标榜审美优越感的工具。为了使自己得到认同,100斤以上的女孩也要拼命减肥,试图把自己塞进这样的标准中。
到了这个时候,女性作为时尚中“穿衣”的主体,也就丧失了主动选择的话语权。
消费社会,饱受个体主权丧失痛苦的,是女性消费者个人;而从中获利的,却是复制粘贴、制定审美标准,编织美丽梦境的资本方。
就这样,标榜通过自由消费实现自我的资本社会,却通过女性消费的审美绑架,在一次又一次的流行更迭中,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人性压抑。
至此,“人穿衣”变成了“衣穿人”。
为了求得认同才追逐时髦,为了社交虚荣去接受“不适合”的审美。
那个被BM“封杀”的100斤女孩,在一次又一次的潮流中,一次又一次买来的衣服,却从来没有一次,是为自己而穿。
我们好像忘了。BM风,本是为了小码女孩设计的——
而不是为了让你成为小码女孩,才有了BM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