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清平乐》之后,我们为什么还对正午阳光报以

住在网友“好奇心”上的《清平乐》,将于18日迎来收官。这并不是正午阳光第一部掀起观众大规模讨论的作品,也不会是最后一部。从过往作品来看,尝试新风格类型、尝试在故事之外增加特定时代语境的创作表达,一直是正午阳光的剧集标签。尝试带来的不确定性,是正午阳光无法规避的“副作用”。

《清平乐》之后,我们为什么还对正午阳光报以

从《琅琊榜》到《清平乐》,正午阳光如何用作品走入受众?从这些作品的开发上,可以找到哪些有效的创作“方法论”?

万千“关切”于一身,《清平乐》的光环与压力

《清平乐》是当下最受关注的古装大剧,从开播以来,就全程处于网友“围观”中。作为正午阳光的古装大剧,这部作品在开播时瞬间就唤起了观众对《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追剧回忆。该剧开播第二日,豆瓣评分就已出炉,足以可见该剧的高关注度。

《清平乐》之后,我们为什么还对正午阳光报以

该剧能在开播之初迅速达到热度和口碑的高峰值,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前期各种预告片和物料视频发布之后,作品就透出精致感和特有的文艺气质,而开播之后的场景和服化道营造的故事氛围,在初次亮相时完全满足了网友对它的期待。

其次,正午阳光此前已经用多部作品建立了不错的观众缘,所以该剧在台网同步播出之后,快速吸引了对作品口碑有着较高要求的这类受众。而该剧主打的浓厚情感元素,又让作品自带亲和力,快速拉近了作品与主流大众的距离。

《清平乐》之后,我们为什么还对正午阳光报以

同样构成该剧良好初印象的,还有剧中一众个性鲜明的角色,那些自带风骨的文采大家,搭配有着良好观众缘的演员,呈现出不同个性魅力的人物群像,他们散发出的韵味,赋予作品不可言说的魅力。

去年正午阳光播出的三部作品,不仅让口碑粉满意,在主流大众群体里也取得高热度,甚至一度将观众对正午阳光的期待值拉至顶点。而目前《清平乐》收官之际,该剧引发不少争议,吐槽者有之,依然被该剧韵味吸引的也有。前作的热度效应,也让这部带有探索标签的作品,从初次亮相,就被投注了万千关切的目光。

《清平乐》之后,我们为什么还对正午阳光报以

《清平乐》之后,正午阳光是否依然值得期待?下结论之前,我们先来捋一捋正午阳光的作品表现。

这些年,正午阳光的作品进阶路

近几年,随着剧集市场进入精品化时代,观众审美也在一部部带有先锋气质的佳作里不断提升,相继打造出多部叫好又叫座电视剧的正午阳光,也在良好的市场反馈里建立了高辨识度。

在近几年正午阳光的作品里,多部作品收视率破1,其中《欢乐颂2》和《都挺好》两家卫视联播双双破1。在网络热度表现方面,所有作品网播指数均在80以上,其中6部网播指数更是超过90。

《清平乐》之后,我们为什么还对正午阳光报以

从作品影响力来看,有的作品对当时的剧集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2015年播出的《琅琊榜》,豆瓣评分高达9.3,在卫视播出之后原本较为低调,但网络热度却在口碑的发酵下逆袭,在互联网年轻受众里掀起热潮,在国外也圈粉无数,剧中的一众演员也被成功带热,尤其是胡歌和王凯。

《清平乐》之后,我们为什么还对正午阳光报以

同年播出的《伪装者》,在卫视和视频网站同时掀起追看潮,收视率和网播表现双双居高不下,收官当晚收视率甚至达到2.7%,平均收视率也突破1.9%,在卫视端和视频网站的热度发酵下,该剧成为当年的爆款。

《清平乐》之后,我们为什么还对正午阳光报以

同样达到爆款级别影响力的还有《欢乐颂》,该剧在互联网被大量探讨和围观,网播指数甚至达到97.22,这也是首部在全互联网掀起网友话题讨论的都市女性群像剧。

《清平乐》之后,我们为什么还对正午阳光报以

与上述主打年轻人的作品相比,《大江大河》要更为接地气,但这部带有主旋律色彩的作品,凭借足够扎实的内容,突破受众壁垒,在主流卫视受众和互联网年轻受众中同样受欢迎。

《清平乐》之后,我们为什么还对正午阳光报以

去年的一部《都挺好》,在收视率、网播热度、话题度、演员热度、口碑等诸多维度均表现优异,引发了全网关于“原生家庭”的社会热点探讨,是2019年最具市场影响力的全民爆款之一。

《清平乐》之后,我们为什么还对正午阳光报以

2019年还有一部掀起全民追看热情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在湖南卫视播出之后收视率均值为1.29%,收官之前连续三天收视率破2,网播指数高达93,该剧播出期间,相关主演热度居高不下。

《清平乐》之后,我们为什么还对正午阳光报以

这些曾释放出强劲受众影响力的剧集,不仅在剧集领域留下了有生命力的作品,也让正午阳光积累起不错的观众缘。仔细来看这些风格和气质截然不同的作品,可以看出不少“共性”。

口碑爆款,原来也有“方法论”

从《琅琊榜》开始,正午阳光几乎每年都在固定输出具有市场影响力的作品,这些作品为何如此能打?它们能获得大众接受度的内容秘诀是什么?从这些作品的共性里,我们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首先,精致的服化道、考究的场景和自成风格的视觉审美,是正午阳光用《琅琊榜》摸索出来的成功经验之一。用画面美感第一时间对观众带来视觉冲击和好感,已经成为此后正午阳光古装剧开发的标配,在后来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和《清平乐》里,这种视觉美感延续下来,成为剧作的一大特色。

《清平乐》之后,我们为什么还对正午阳光报以

其次,用多角度的细节来塑造小人物,也是正午阳光剧集的特质。比如,《欢乐颂》里的“五美”,以及在这五位女孩的生活里相继出现的赵启平、魏渭、谭宗明、包奕凡等等,也都十分鲜活,用细节来铺垫人物性格,也让剧中的每一个角色不管戏份多少,都有着自己的独特色彩。在《琅琊榜》里,小人物也是其中的一大特色,除了梅长苏、萧景琰、霓凰郡主等主要角色,蒙挚、飞流、宫羽、静妃等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命运走向和故事线。注重小人物的塑造,从而营造人物群像的效果,是正午阳光作品口碑的重要支撑元素。

《清平乐》之后,我们为什么还对正午阳光报以

梳理正午阳光的剧集可以发现,在类型化的探索方面,正午阳光一直比较积极,在这些尝试中,相继留下过不同风格和定位的佳作。在女频古装剧比较成熟,但男频改编剧几乎空白的市场环境下,正午阳光用《琅琊榜》进行了积极探索。在传统谍战剧主打中老年观众时,正午阳光首次尝试将“偶像”元素融入谍战剧,留下了代表作《伪装者》。这两部作品均为互联网崛起之初,正午阳光对年轻人口味的探索。

《清平乐》之后,我们为什么还对正午阳光报以

当主流市场开始转向年轻人之后,正午阳光又推出了主打全年龄层的作品。比如反映时代变化的《大江大河》,作品的厚重感和现实感不仅在传统观众里大受欢迎,也让这类主旋律作品成功走进年轻人。以及同样主打全年龄受众的《都挺好》,直接戳中都市人的痛点,引发大众对现实命题的探讨。

《清平乐》之后,我们为什么还对正午阳光报以

同样在类型化方面做出探索的还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部作品有别于以往古装剧要么宫斗要么权谋的主流路径,通过古代官宦家族的复杂亲情,来讲述那个时代中国女性的成长曲线。故事里浓郁的人文风情,让这部古装剧散发着独有的韵味。

《清平乐》之后,我们为什么还对正午阳光报以

这样的探索在《清平乐》里再次上演。尽管该剧在大众市场的观感反馈比较两极,但作品对北宋独特时代气质的呈现,以及故事营造的独特韵味,依然被大多数观众肯定。可见,当下的观众尽管口味“挑剔”,但也比较理性的。

爱之深责之切,一部作品的争议,并不会抹杀之前正午阳光用作品积淀的观众缘,期待剧方能听到观众的真实反馈,以更多优质作品来回馈观众的期待。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