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专访陈建斌:理解“大背头”,就像理解我自己

豆瓣评分8.3,正在热播的《三叉戟》凭借高口碑在网络声量越来越高。被警界荣称为“三叉戟”的三位人民警察:崔铁军(陈建斌饰)、徐国柱(董勇饰)、潘江海(郝平饰),在退居二线之际,遇到了一起洗钱大案,“三叉戟”重新面对20年前的对手并被多方势力挑战。

陈建斌、董勇、郝平三位实力派演员的实力演绎也是该剧的一大看点之一。6月6日,陈建斌接受媒体专访,聊了聊“大背后”——崔铁军角色背后的故事。

专访陈建斌:理解“大背头”,就像理解我自己

还想跟命运交个手

“我很理解这个人物,就像理解我自己一样。”谈及人物崔铁军,陈建斌如此说道。

在剧中,“大背头”崔铁军跟已经五十多岁,即将从警察岗位退休。陈建斌透露,自己接这个角色很重要一个原因是自己时常也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人到了50岁左右就是一个分界线,你可能会觉得你的生活就要结束了,只能依靠着一个惯性过日子。但在崔铁军的内心中,他还有特别不甘心的东西,他觉得自己还有能力,还有创造力,但身体却日益老化,这中间会形成一个反差。”

专访陈建斌:理解“大背头”,就像理解我自己

陈建斌喜欢李宗盛《山丘》里的一句歌词——“向情爱的挑逗,命运的左右,不自量力地还手,直至死方休”。在他看来,剧中的“大背头”“大棍子”“大喷子”就像是《老人与海》里面的那个老人,面对大海、面对命运,大声宣告——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时间、生命、生命力这些是最本质的东西,每个人都不得不去思考。人存在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有时候会觉得还有好多东西来不及把它做好,做到极致。像崔铁军他们面临的困境、抉择,每个人都会遇到。当一代人面临着属于你们的时代就要过去的时候,他内心有不服,不想向这个命运的安排低头,还想跟命运交个手。这是我所喜欢,也能感同身受的东西。”陈建斌说道。

表演的标尺是生活

剧中,崔铁军、徐国柱、潘江海时常拌嘴,但办案时默契十足;剧外,陈建斌、董勇、郝平三人的合作也火花四射。陈建斌透露,这是他跟董永和郝平的第一次合作。在开拍之前,他特意向导演刘海波建议,一定要有剧本围读的过程。“一方面,我们自己能熟悉这个剧本、这个人物,更重要的是在剧本围读的过程中,也会加深彼此之间的熟悉程度。因为在剧中,‘三叉戟’知根知底,非常默契。”

通过两次剧本围读会,几位主演对剧本、对人物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这过程中三人的默契也迅速建立起来。“我们三个人也算气味相投,大家的心思都很单纯,就是把戏拍好。正式开拍时,大家都很快进入了情境,磨合时间非常短。”陈建斌介绍,在拍戏过程中,三人越来越熟悉,把戏里的感觉也带到了生活中,然后又把生活中的很多东西带回到了戏里。”

专访陈建斌:理解“大背头”,就像理解我自己

陈建斌透露,剧中观众看到的很多特别自然的表演其实都经过了深度的配合。有一些大家觉得特别简单的一个动作什么的,三人都得反复推敲,反复演练。比如说扔钥匙,很多次陈建斌给‘大棍子’扔钥匙,给‘大喷子’扔东西,怎么接怎么扔,接住没接住,在现场都经过了反复的讨论和演练,怎样才能把这一个段落、细节处理得有意思。

近年来,涌现了一批公安局、刑侦剧,其中不少作品叫好又叫座。在陈建斌看来,《三叉戟》剧本的可贵之处在于事件背后还能看到鲜活的人物。原著作者及编剧吕铮本人亦是警察,剧中对于细节的处理非常写实。“他写的就是他自己的生活,剧中也一定是有他自己和同事的各种影子,因此他才能把这些人物更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专访陈建斌:理解“大背头”,就像理解我自己

对于观众评价其表演非常真实,陈建斌表示演员表演的时候就是拿着生活的尺子在衡量,表演参考的标的物就是生活本身。“你拿生活做标的物,你塑造的角色就会让观众觉得像爸爸、哥哥、丈夫,他们会对这个人物有认同感。”

专访陈建斌:理解“大背头”,就像理解我自己专访陈建斌:理解“大背头”,就像理解我自己专访陈建斌:理解“大背头”,就像理解我自己

地摊经济火了,互联网业、电影业都卖啥?

短视频的海外市场,被“国产”承包了

专访陈建斌:理解“大背头”,就像理解我自己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