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焕英》爆红后,贾玲遭导演团炮轰:见不得
01
谁也没料到,《你好,李焕英》会是今年春节档的最大赢家。
因为它导演是相声专业出身,女主名不见经传的,前期的营销造势也远远比不上同期的几部电影。
可这匹黑马却越跑越快,票房破了48亿,挤进中国电影票房前五,还让贾玲成为全球票房第二的女导演。
更重要的是,电影口碑也始终保持在豆瓣评分8.1左右的高分。
初次当导演,就获得如此亮眼的成绩,贾玲的势头让某些人犯上了“红眼病”。
有位标签是“编剧、导演”的人评价:
“很多著名导演拍了一辈子电影,累计票房也没有50亿,有的非著名非专业导演只拍了一部电影,就有可能50亿票房,不服不行,其实,这和专业无关。”
还有某位打着“第七代导演”头衔的名人,在《李焕英》上映后,多次炮轰贾玲。
在公众平台指责贾玲过度矫情,在票房突破45亿后,更表示:
“贾玲只是一个业余导演,《李焕英》也只是一部亲情片,一部喜剧不像喜剧,悲剧不像悲剧的小片子,居然票房都破45亿了。”
还连发多句质问:
“难道中国没有专业导演了吗?难道中国没有纯真大片了吗?难道中国观众对审美没要求了吗?难道中国还要靠李焕英去冲击奥斯卡大奖吗?”
这些所谓专业导演,看似是在为专业导演鸣不平,实则是典型的酸葡萄心理。
说实话,贾玲首次执导电影,从技术角度来看确实存在种种小毛病,但总体还是瑕不掩瑜。
就像萝严肃的评价:“真诚是最可贵的,你有多少真诚,观众就能感觉到多少。不要用鸡贼套上营销来伪装真诚,识别真诚不需要技巧和阅片量,只需要一颗跳动的心。”
一位业余导演讲自己的故事,打动了观众,取得了成绩。那些所谓专业导演不想着反思自身,努力提高,还满腹怨气自以为是地批评观众。
何其可悲。
如此言行,不禁让我想起一句话:“很多人相比自己的失败,更难忍受别人的成功。”
这世上,有一种恶,叫见不得人好。
02
被炮轰的贾玲,就像《战狼2》后的吴京。
在《战狼2》创造了中国电影票房史的神话后,一些人莫名其妙地开始抵制吴京。
甚至还发明一个词——“含京量”,即通过吴京的参与度,来判断一部片子是好还是坏。
《战狼2》之后,吴京没再执导电影,可这几年凡是有他参与的电影,几乎都免不了舆论争议。
质量高如《流浪地球》,因为有吴京参演,就被数万人故意打一星抵制。
《攀登者》更是,还没有上映时,社交网站上的差评,就已经达到了2000多条。
素未相识,就能因为别人的成功,恨得咬牙切齿,恨不得别人马上摔个大跟头。
人性的恶,在这些负面评价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全球某权威杂志做过一次人性调查:假如公司给你们加薪,有两种方式。
你和同事都加300,或者你加500,同事加800。
你会怎么选?
一项加薪300,一项加薪500,看似简单的选择题,结果却让人出乎意料。
大部分人,都是选的前一个,和同事都加300。
也就是说,相比自己多拿200,大多数人更不愿意同事多拿500。
宁愿自己少拿一点,也不要同事比我多。人性最深处的阴暗面,总是让人不寒而栗。
可就像亚里士多德所说:
阴暗心理的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折磨他的不仅是自己本身的失败和挫折,还有别人耀眼的成功。
一味
03
《迁善录》中记载了一个故事。
古时宋国的大夫蒋瑗,有十个孩子:一个驼背,一个跛子,一个肢体萎缩,一个双脚残废,一个疯癫,一个痴呆,一个long子,一个瞎子,一个哑巴,一个死在监狱中。
公明子皋问:“你做了什么,为何祸至于此?”
蒋瑗想想后回答:“我平生没有其他过恶,只是喜欢嫉妒。
谁胜过我,我就嫉恨他;谁奉承我,我就喜欢他。
听到别人行善,我就怀疑他的用心;听到别人造恶,我不经考察就盲目信任。“
见别人有所得,就感觉自己失去了什么;见别人有所失,就暗暗高兴,好像自己有所得一样。”
公明子皋听后,禁不住叹道:“你这种存心,将会招致灭门之灾,恶报又岂止这些啊!”
见不得人好的心态,激发了人心底最深处的恶,也会带来更为可怕的反噬。
《东邪西毒》里有句台词说得很好:
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你尝过什么叫做嫉妒和人性。
嫉妒失控,会让人丧失理智,变得面目全非。
04
2条建议,送给想要合理应对嫉妒情绪,学会为他人喝彩的你。
①戒掉不当比较
印度奥修《智慧之书》中提到:“嫉妒就是比较,如果你不要比较,嫉妒就会消失。”
嫉妒来源于比较,所以很多人看到离得远的人获得成就能衷心鼓掌。而看到身边人比自己好,却会挠心挠肝地嫉妒、不忿。
所以才会有人说,越亲近的人其实越不希望你过得好。
可这些说到底都是不当比较,每个人都有优点、缺点,也有长处、短处,如果硬要将自己的缺点、短处,去和别人对应的优点、长处去比。那么,一辈子只会感觉不如别人。
人生的智慧就在于,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能够改变的,时时去锤炼精进区别这两者的判断力。
接纳自己,戒掉不当比较,是过好这一生的前提。
②切换 贾玲的成功,让专业导演不满,因为在他们看来她的缺点实在太多了。 可事实是,观众不瞎,一部作品的成功固然有运气成分,但它本身必然存在很难取代的优势。 就像这些年备受争议的吴京,即使他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可他的清醒不知道撕开了多少导演的遮羞布。 前段时间,吴京的一段采访上了热搜。 主持人问他,《战狼2》破了华语影史纪录,你怎么反而越来越谨慎了? 吴京表示:“票房高不代表水平就高。” 还解释了自己一直没拍《战狼3》的原因: “就像盖楼,我一下子就上到七楼,中间这六层不能缺失,否则要摔下来的,我得补回来。” 而对当导演这件事,吴京也有自己的认知: “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观众的阅读量太大了,观众审美越来越高,对电影的认知也越来越高。 我们再拿以前的东西,蒙骗不了观众,要是再拿着一些陈词滥调去骗观众,就是自寻死路。” 如果那些所谓专业导演,能把对别人 终身成长词典词条《295:嫉妒》里说: 如果嫉妒能够帮助我们认清落差,让我们接受现实,把精力放在持续改进上,而不是攻击他人身上。那么,嫉妒恰恰可以成为我们成长、再出发的起点。 深以为然。 弱者只知把嫉妒转化为怨恨,愤世嫉妒。 而真正的强者,更懂化嫉妒为动力,客观看待他人的成功,取长补短,然后,奋起直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