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次反转,“恋母”引发的命案,我是压着火看完
2009年,韩国的奉俊昊,拍了部电影《母亲》
媒体人,影评人,电影爱好者,他们都对这部电影有着极高的评价:
“所有的弱势群体都遭到了草率的对待,他们的利益是不被重视的,所以很多时候他们也只能依靠直觉来解决这些不公平的事情”
在荣誉方面《母亲》也收获不菲
第62届戛纳电影节 一种
云叔第一次看《母亲》是在2017年,时隔4年,三刷,这仍然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好电影,
这是一个与畸形的“恋母情结”杀人案的故事,没有过分的镜头,7次大反转,全靠表演撑了起来。
故事简介
鉴于许多读者朋友可能没有看过这部《母亲》,我在这里先把电影的故事迅速过一遍。
这是一对母子的故事。
那天母亲(惠子)忙在街头马路的对面割草,儿子则在街头那边遛狗
虽然儿子(尹泰宇)早已有了成人的模样,但智力有些问题,生活中母亲视线从未离开过儿子
可还是眼睁睁地看着儿子被一辆奔驰车给撞了,母亲心急如焚放下手头事情跑了过去
尹泰宇爬起来没什么大事
跑起来,跟着几个朋友去追那辆撞他的奔驰车,一行人追到了高尔夫停车场
车找到了,人不在,朋友帮他出气,一脚踹掉了奔驰车的后视镜,尹泰宇也想去踹另外一边,没成功,反倒摔了一跤...
不过既然来了高尔夫球场总要去做些什么
尹泰宇去捡池塘里边被遗弃的高尔夫球
朋友:“送给谁?
尹泰宇:“送给女孩”
朋友:“就长这样,你跟女孩子睡过?”
尹泰宇:“我有和女人睡过”
朋友:“谁”
尹泰宇:“妈妈”
他说这话很认真,朋友却当句玩笑话过了
在朋友看来,以他的智商可能连“睡”这个词都不懂,朋友没有“反驳”,只是换了个话题,毕竟他们是来复仇的。
他们躲在高尔夫球场的树林,看到有人就冲了上去,大声询问着:谁是肇事逃逸的人?
然而,预料之中的事情发生了
能打高尔夫球的家里都有些家底,哪个不是有头有脸的大人物
报警之后,尹泰宇和朋友被带去了警察局,被带去警察局的时候,尹泰宇也没闹什么,但是因为对方一句“你这个骰子”,儿子在警察面前大胆出手
尹泰宇是傻,但是他痛恨被人叫“傻子”,痛恨被人轻视,被人瞧不起,只是在世俗社会面前,他的反抗就像只蚂蚁
母亲过来接人了
母亲过来接人的时候很娴熟
点头哈腰,给警官的桌上一人放了瓶汽水,儿子犯错,母亲没少给他擦屁股
小镇不大,但每个警官几乎都认识母亲
这要是搁在普通人身上,母亲接回家之后,免不了打骂,要么就是冷战,可她不一样,她回家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是...
让儿子多吃点好点,去去晦气,补补身子
这点也透露了母亲过分的保护欲和溺爱,在溺爱之下的孩子或多或少是有些问题的,再加上儿子本来就有些智力问题
他没有安全感,也没有归属认同感,去酒吧跟人喝酒,就像街头的那些小混混一样,因为懦弱,所以把“进过警察局”当做炫耀和保护自己的资本。
出门后,尹泰宇又遇见了离奇的事情。
儿子走在回家的路上,遇见了一个女孩。
出于证明自己的性别存在价值和欲望的冲动,他跟了上去,女孩听到了有人在尾随,躲进了一条黑巷,尹泰宇想跟进去
一块巨大的石头砸了过来,泰宇有些害怕,退缩了,现实的世界就像是那个未知且黑暗的黑巷,泰宇无数次挣扎,但他就是没有勇气进去
于是,镜头一转,泰宇只能和妈妈睡觉。
这不是成人世界的“睡觉”,只是当他靠着母亲的时候,泰宇还是有了畸形的“恋母情结”
在这个复杂的世界,只有母亲能够认同他,包容她,给他安全感,给他归属感...
意外还在发生,
昨天泰宇尾随的那个女孩死掉了,死得很诡异,头朝下,趴在阳台上...
泰宇曾经尾随过女孩,自然被当作嫌疑人,被警察给带走了。
母亲去探望被关押的儿子,没有问儿子到底发生了什么,她的第一个问题是:那些警察打你了没?
他发自内心深处的相信,儿子不可能杀人,然而儿子在认罪书上签字了
签字的原因没有人知道
警察说,有人在现场看见了是泰宇杀的人,这起“杀人案”很快结案,泰宇现场指认,等到宣判
荒诞的是
泰宇走上阳台指认现场的时候,他朝在酒吧认识的女孩招了招手,他很得意这种注目之下的存在感和
底下地看戏的观众压根就不在乎他,他们只是过来看戏,那个酒吧老板也过来宣传着自己酒吧,至于真相是什么,他们一点都不在乎
母亲为了给自己洗刷冤屈,她去到葬礼的礼堂现场,找到了受害者的家属...
讽刺的是,虽然亲属好像个个都义正言辞,然而女孩的亲生母亲,在拿遗照的玻璃当妆容镜
也许,只是乐极生悲
但是随后奉俊昊给了一个很有玩味的镜头,女孩的母亲拿起了杯米酒喝了几口,随后丢下山谷
生活还是要继续,案件也有了新的转折点。
故事还在继续
儿子模糊的记忆突然有了些清醒,不过他想起来的不是他到底有没有杀人,而是那个奔驰的后视镜不是他踢掉的是,那个帮他出头的朋友
这个朋友成为了案件的转折点和突破口,母亲决定私闯民宅,去寻找蛛丝马迹和潜在的证据,正在母亲翻东西的时候,有人回来了...
是个女孩,外貌像个学生,跟随他一起回来的是那个帮儿子出头的朋友,母亲迫不得已躲在柜子里,看到眼前的一幕,那种恐慌,尴尬等情绪,实在是演的太好了...
母亲逃出来之后,奉俊昊用几个极具符号代表的镜头组,交代了世俗社会的冰冷...
比如,那个说有办法只让泰宇不关15年,只关4年的律师,只要泰宇承认杀了人,他的朋友就帮忙鉴定泰宇是精神失常杀人,只判4年...
糟糕的事情还在发生,母亲再去监狱探望儿子的时候,儿子被人“打醒”了,他对着妈妈说:“我想起来了,5岁的时候,你曾经想要杀死我。”
“你给了我一个装着农药的酒瓶,你想要杀死我。”
“因为那个时候我很绝望,我想要我们俩一起死。”
“但是你让我先喝,不是么?”
“你应该先喝,这样我才能跟着你啊,我当时是那么绝望,你和我是一体的,我们应该拥有彼此。”
母子两人用这一段对话结束了探望,母亲那块伤疤又被重新揭开,这一次,母亲想救下儿子,她要保护儿子,但也正是因为如此的母性的爱也让人性从善走向了恶,母亲杀了人...
母亲杀的是那个现场的捡废品的老人
在他的回忆中,他一直闪回告诉母亲一个很“致命”的细节:是他亲眼看见了泰宇杀的人,因为有个细节:泰宇用石头砸死了那个女孩后,反反复复掏出手机又放回到兜里...
母亲了解自己的孩子,她知道在深夜中每一次遇到危机时,泰宇每一次都会喊妈妈,至于为什么要把尸体放到阳台上,那是因为泰宇要就是要证明自己可以独立,证明自己不需要妈妈也可以对自己负责
听到真相之后,母亲崩溃了,在母爱的促使下,她杀了这个想要和警察诉说一切真相的拾荒老人,恐惧,尖叫,快意,怨恨,在一把大火中烧的干干净净...
母亲站在稻田的野草上翩翩起舞,那是荒野最后的悲凉
警察来了,但警察不是来抓她的,警察走来跟他说,他们已经抓到凶手了,是从福利院跑出来的一个孩子,他们在他的衣服上发现了血迹
这个反转并不代表着真正的凶手就是这个跑出来的孩子,而是奉俊昊又一次把讽刺的符号放到了一个低能儿童身上,那个没有母亲的低能儿童成了这场凶杀案的替罪羊。
人到底是谁杀的?
这不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奉俊昊用了简短的三分钟交代了,儿子出狱后和母亲吃饭,儿子对母亲说,他猜测凶手之所以把尸体拖到阳台上,是因为她在流血,为了让大家尽快发现..
这是低能儿的单纯逻辑,但是一旦再这么猜测下去,儿子自己就离发现真相不远了,这将彻底打破这个看似完美的家庭...
母亲拿起了一根针,扎在了腿上一个穴位上,那能让人选择性忘记记忆,为了生存,她扎在了自己的身上选择了遗忘...
残酷的现实也正在慢慢摧毁记忆的链条
奉俊昊的密码
在整个《母亲》的电影里边,奉俊昊都以它高超的叙事机制控制住观众的每一根神经。无论是从视点,色调,镜头调度,奉俊昊都极力把电影的视点对准母亲。
什么视点?你可以理解为是一个画面的“中心”,这个“中心”可以是镜头的中心原地,但也可以是整部电影导演所给你讲述的“重点”,显然《母亲》的中心是“母亲”。
观众对母亲的认同感始终是贯穿在整部电影的。从刚开始溺爱的质疑,到毒杀儿子的愤怒,再到为救而杀人的伟大母爱,荒凉的氛围始终围绕在每个人的心中。
为了让观众对母亲“杀人”这一作法的心理同情,奉俊昊采用了7个事件不断去推理去反转,不断借以母性的“母爱”去刺痛观众。
先是用儿子跟母亲的“睡觉”来看到畸形的“恋母情结”,然而画面又一转,我们才看到原来儿子一直在极力地寻找证明自己离开母亲的也可以生活
在这段表面的畸形“恋母情结”的背后,实际上是个体的人在寻找生命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是传统信仰崩塌后“性”尴尬的救赎
奉俊昊不断借以事件的反转,不断去洗去儿子的嫌疑,先是怀疑那个在高尔夫球场帮忙出气的朋友,后来当证据确凿一切都指向就是儿子杀人的时候
母亲也“疯了”,母爱下,她杀了人
故事的末尾奉俊昊又来个反转:另一个低能的儿童被抓去做了替罪羊。
底层的小人物永远是大时代的牺牲品,当初之所以抓儿子就是因为他的低能,而之所以抓的是另一个低能儿,是另外一个低能儿更悲惨,他连爱他的母亲都没有...
悲剧,低能,女性,边缘,一直都是奉俊昊电影里的标签
这类标签便是愚昧和无法觉醒的个体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小个体,面对着始终是那个“黑暗,腐朽,反智,愚昧,强权”的现实社会
他们可以没有“读书改变命运的上升渠道”,在生存和吃口饭面前,他们的每日生活不过是苟且偷生
当母亲看到儿子真的“杀了人”,遭遇到严重危机的时候,出于血缘和母性的本能,她杀了证人,恐惧,怨恨,无力,无助,绝望的情绪,是她拼命对参考现实的挣扎。
大家之前所谈论的《山河故人》赵涛的那段舞是借鉴了奉俊昊的《母亲》
但是在我看来,相比较赵涛之舞的高昂的重生希望,惠子(母亲)的夕阳之舞更具悲凉
这一环节当然令人感动,
只是当奉俊昊把电影的镜头对准的是那KTV唱歌的律师,那无能的警察的时候,
悲凉虽然共振了,可电影的力量也被削弱了。
奉俊昊把镜头对准了韩国的社会不平等结构的批评
那个在夕阳下起舞的母亲,是弱小个体的自我悲情化,这种抵抗是韩国商业电影艺术电影的现实美学,
是儒家权威系统在韩国畸形变异的产物,它是一种局部,功利的美学。
我相信,奉俊昊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个美学的弊端,而是在韩国的现实困境之下,他也无能为力。
田野下的舞蹈也成为了最后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