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上市药房跟进集采 药品降价风暴继续
■本报记者 孙源 于玉金 北京报道
四大上市连锁药房均已陆续表态跟进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政策。1月14日,一心堂(002727.SZ)在官微发布消息:“坚决落实带量采购品种执行‘中标价’!”宣布在其大本营云南全省3800余家门店执行国家集采中标价,中标品种与医院同品质、同价格,其余省份全资控股子公司正在积极洽谈中。
1月15日,《华夏时报》记者致电一心堂,在工作人员建议下,记者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进行提问,关于一心堂药房药品执行带量采购价格,利润空间被压缩后未来如何应对等问题,一心堂方面回复称:“公司会在主要经营区域直接参与到带量采购业务中去,对于公司有销售的带量采购品种,我们会主要执行同品同价的政策。同时,我们也会逐步提升药店的健康管理和专业服务能力,并探索出新的盈利模式。”
就在两周前,广东省药店集采工作已正式开启。1月2日,广东省药品零售行业集采联盟举行首轮集采启动仪式。
显然,药品集采的冲击波已势不可挡地向零售药店袭来,短期内,零售药店将挥别高毛利时代,在“战略性亏损”之下思考创新经营之道,而从长期来看,连锁药店集中度逐渐提高是必然的趋势。
药店“新平价时代”
益丰大药房在去年12月18日“放出狠话”——消费者凡在2公里内其他药店购买了低于其店内零售价的同厂同规格药品,将退还药品的最小销售单位3倍差价。12月20日,老百姓大药房在官微同样承诺“退还3倍差价”,全国5000+门店与医院“同药同价”。
一周前,大参林发声,称自2020年1月1日起,旗下4000多家门店响应国家集采政策,进行相应品种降价。
药店纷纷跟进集采,可以说是顺势而为。
自“4+7”带量采购实施以来,除上市连锁药房外,漱玉平民大药房、怡康医药等龙头连锁企业相继跟进降价。
分地区来看,山东省做了表率,2019年5月15日通知,7月1日起执行,将连锁药店纳入集采体系,要求连锁药店医保药品采购总量原则上不低于原使用量的60%。
2019年5月24日,浙江省药械采购平台明确英特怡年、华东大药房、国控大药房等6家全省性医药连锁药店集团可在省药械采购平台开通采购权限。5个月后,浙江省医保局通知要求“定点药店药品销售价格按照公立医院医保支付标准基础上适当加成”。
2019年6月26日,上海市阳光医药采购网通知自2019年7月起,市药事所将开展“限药店药品全面挂网公开议价”工作。
是时候了,四大上市连锁药店终于在2019年年底主动出击。同时可以预见的是,今年将有更多省份参与到药店集采的启动之中。
老百姓大药房副总裁王琴曾在去年12月公开表示:“‘4+7’药品集采对我们来讲是挑战,更是机遇。(降价)确实比我们想象的幅度大。作为连锁企业,要勇敢地去面对,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机会。我们应该顺势而为,这也是我们药店在思考的问题。”
21世纪初,各大连锁药店在价格战中掀起平价潮,彼时,老百姓大药房承诺并兑现“比国家核定零售价平均低45%”,凭借“薄利多销”获客。与那个年代不同的是,降价重点已从OTC、非药品转向处方药,而且“薄利”还不一定“多销”,药房经营者无不在苦恼客流量的减少。
漱玉平民大药房商采总监吕军曾公开表示:“连锁药店最关键的核心指标是客流量,而‘4+7’药品集采的品种给门店的客流带来非常大的支撑,同时销售数量平均增幅也很大。所以,对于零售药店来讲,高暴利时代已经过去了。”
相关数据显示,药品零售行业自2019年4月开始,首次出现全行业销售额持续下滑现象。
战略性亏损
加快劣汰
在受政策、对手腹背夹击的当下权衡,跟进集采降价,是“逆者亡,顺者未必昌”的不得已之举,也是战略性的选择。“扛不住的就被洗牌出局,如何寻找增量市场成了一个‘闯关题’。” 一名业内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想要在战火中留下,除了拼资本就是拼市场,大型连锁药店的优势明显大于单体药店,上述业内人士称:“单体药店、小型连锁药店的死亡率会继续上升,预计未来两到三年内,50%的单体药店会出局。寒冬之下,药企和药店合作、抱团取暖是一个趋势。”
在“4+7”带量采购实施伊始,由于品种和区域有限,政策传导至药店的影响力度也有限,药店经营者的感受还未明显,但在集采扩面后,不少业内人士感喟“寒意”陡升,未来,随着集采药品品种进一步扩面,药店利润空间或将继续压缩。
谈及药店面临的生存困境,一位分析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集采价格把消费者引流到医院,尽管药店开始跟进集采,但短期内销售额难以覆盖成本,医药电商成本优势更明显,尤其是处方药可网售之后,实体药店的优势进一步被弱化。但这个时候,即使亏损也要顺应政策,与医院同步,守住市场,等政策未来完全显现作用时,药店才可能有与市场无缝衔接的主动权,也能为承接处方药外流打基础。”
医改政策一环扣一环不断深入,零售药店在其中到底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如何结合当下的处境规划未来?要回答这个问题,在行业内部还要分两个阵营来看,一是大型连锁药店,二是单体药店和小型连锁药店。目前,前者的处境明显优于后者。
据《华夏时报》记者和业内资深人士沟通了解,根据美国零售药店市场发展经验,前五名药店市场集中度小于15%,连锁化率小于60%时,市场竞争仅存在于连锁药店与单体药店之间。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连锁药店前五名仅12.0%,连锁化率仅52.2%。所以药店内部的竞争还只存在于资本层面。四大连锁药店资金充足,无论是投资收购、议价谈判能力,还是配送网络、“互联网+”等方面的配套建设,都具有一定优势,未来,处方药外流将加快优胜劣汰。各大药店当前的发展策略也符合这一逻辑——一度大刀阔斧跑马圈地,挤压对手利润,加快单体药店出清。
的确,四大上市连锁药店通过券商统计的销售数据显示,集采扩面和扩容对各家的影响相对有限。如益丰大药房“4+7”第一批占其0.59%的销售比重,第二批占比2.78%,两批共约3.37%,加上非中标品种占比2.82%,总共占销售比重的6.2%,假设品种不增量,价格一步到位执行,中标品种会导致2%的销售额下降,影响不大,总的来看,短期有销售影响,长期是利好。
对于药房未来的应对策略,上述分析人士认为:“首先必须想办法降低采购成本。同时,抓住‘政策外市场’机遇,与带量采购未中标企业合作销售。科学优化品类,与医院形成差异化竞争。零售药店的服务质量也需要提升,比如配备专业药师、聘请全科医生等。”
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