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信技术业绩三连降后陷入亏损 大股东争相套现
感知中国经济的真实温度,见证逐梦时代的前行脚步。谁能代表2019年度商业最强驱动力?点击投票,评选你心中的“2019十大经济年度人物”。【我要投票】
长江商报记者 魏度
市场担忧的风险还是来了。成立已有19年的科信技术经营业绩可谓一败涂地。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8亿元,同比下降41.95%,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同)则亏损0.49亿元,同比大降334.29%。
科信技术于2016年11月22日闯关IPO登陆创业板,从上市当年开始,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就持续下降。在连降三年后,今年陷入亏损。
科信技术经营业绩不佳,市场早有预期,那就是其存在十分明显的大客户依赖症。
招股书显示,2013年至2015年,公司90%以上销售收入来自中国移动等三大通信运营商及中国铁塔,其中向中国移动销售的收入占比依次为60.63%、70.61%、40.29%,2015年来自大客户的贡献首次低于50%。2017年、2018年,第一大客户贡献的销售占比分别为58.54%、63.79%,接连上升,而公司向其销售收入逐渐萎缩。
对此,科信技术解释称,4G网络建设步入尾声、相关投资大幅减少,5G尚未规模化商用,电信运营商的大规模招标尚未开始,在有限存量空间内,通信设备制造厂家竞相降价竞争以获得订单,公司经营业绩因此持续下滑。
经营陷入困境,大股东也散伙套现。11月21日,科信技术披露,原控股股东一致行动协议到期不再续签,公司因此进入无主状态。
前脚宣布散伙,这些原控股股东成员后脚就宣布了10.62%股份的减持套现计划,撤退意图显露。
上市第四年深陷亏损
业绩一而再、再而三的下降,进入第四年,科信技术还是未能逃脱亏损的命运。
三季报显示,今年前9个月,科信技术实现营业收入2.4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26亿元减少1.78亿元,同比下降41.95%。净利润为-0.49亿元,去年同期为0.21亿元,由盈转亏,同比大降334.2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为-0.5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0.11亿元大降551.56%,同样盈转亏。
从单个季度看,今年一二三季度,其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0.46亿元、0.92亿元、1.10亿元,同比分别下降63.56%、46.27%、14.96%,三季度营业收入最高,降幅最小。然而,对应的净利润亏损金额为0.22亿元,同比锐降732.72%,扣非净利润为-0.24亿元,降幅高达1028.27%。一二季度,其净利润为-0.18亿元、-0.08亿元,下降幅度为327.89%、188.53%。由此可见,公司净利润呈现亏损扩大趋势。
科信技术成立于2001年8月28日,2016年11月22日上市。闯关IPO的三年关键期,其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34亿元、4.91亿元、7.67亿元,对应的净利润为0.51亿元、0.58亿元、0.63亿元,净利润的增速虽然不大,但做到了持续稳步增长。
然而,科信技术甫一上市业绩就变脸。2016年当年,其实现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7.08亿元、0.62亿元,同比分别下降7.62%、1.661%。这还是微降,此后是加速下降。
2017年、2018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71亿元、5.43亿元,同比分别下降5.20%、19.19%。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59亿元、0.17亿元,降幅为4.86%、71.60%。其中,去年第四季度,净利润为-0.04亿元,同比大降121.76%。这是公司上市以来首个季度亏损。
去年四季度亏损趋势延续至今年,不出意外,今年将是科信技术的首个亏损年。
高度依赖大客户
高度依赖大客户是科信技术陷入亏损的主要原因,而这一风险,早在公司IPO之时,市场就曾担忧过。
科信技术主营业务为ODN产品(光分配网络)、无线接入产品等,其产品销售对象主要为国内三大通信运营商及中国铁塔公司,公司90%以上的销售收入来自三大运营商及铁塔公司。
IPO前夕,即2013年至2015年,科信技术销售收入分别为4.34亿元、4.91亿元、7.67亿元,其中,向三大运营商及铁塔公司销售的收入分别为4.17亿元、4.71亿元、7.54亿元,占比依次为95.98%、96.10%、98.18%,占比逐年上升。
在三大运营商及铁塔公司中,中国移动长期位居第一大客户之位,科信技术向其销售收入的占比分别为60.63%、70.61%、40.29%。公司向中国联通销售的收入占比相对较为稳定,向中国电信销售收入占比逐年下降。2015年,公司首次向中国铁塔销售,占比达到24.08%。2015年,向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首次低至50%,科信技术似乎摆脱了对中国移动的依赖。
然而,上市之后,科信技术的客户集中度更高。
2016年,公司向前两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约为65%,与2015年基本持平。2017年,这一比例已上升至79%,2018年为76%。其中,向第一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为58.54%、63.79%%,再度上升。
由于科信技术未详细披露前五大客户名单,如果公司客户结构未发生大的变化,第一大客户无疑仍然是中国移动。虽然公司向第一大客户销售金额占比提升了,但销售收入却在下降。2017年、2018年,其向第一大客户销售金额分别为3.93亿元、3.46亿元,逐年下降。同期,向第二大客户销售金额为1.40亿元、0.66亿元,萎缩得更厉害。
对此,科信技术称是行业处于由4G迈向5G的过渡期,客户减少了4G资本开支,5G尚未规模化商用,这是公司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
由此可见,大客户战略方向调整,科信技术的经营业绩因此受到冲击,这就是大客户依赖症爆发的结果。
原控股股东散伙减持
不仅经营业绩不佳,议价能力不强的科信技术应收账款居高不下。
上市首年末,科信技术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下同)为3.29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46.47%,占期末总资产的30.10%。2017年、2018年,应收账款分别为2.93亿元、2.91亿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43.67%、53.59%。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其应收账款为2.91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117.34%。
数据表明,科信技术回款能力越来越弱。与此同时,公司坏账损失和存货跌价损失也居于高位。2016年至2018年末,其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0.15亿元、0.11亿元、0.13亿元。
经营陷入困境,股东似乎也有些灰心,纷纷减持套现。
今年11月21日,科信技术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张锋峰、陈登志、曾宪琦三方达成的一致行动关系,将在11月21日到期后自动终止,不再续签。公司由原三名一致行动人共同控制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及无控股股东。
上述控股股东散伙仅三天,11月24日下午,科信技术公告称,董事及财务总监张锋峰、董事曾宪琦、持股5%以上股东唐建安、云南众恒兴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分别向提供《关于计划减持股份的告知函》,计划合计减持公司10.62%股权。以11月22日收盘价12.14元/股计算,本次减持,或将套现2.68亿元。
除了原控股股东成员减持外,持股5%以上股东深圳市珠峰基石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也频频减持。据长江商报记者粗略统计,其2017年、2018年通过二级市场减持,累计套现约0.68亿元。
二级市场上,科信技术表现较差。上市之初,其股价一度达到51.35元/股,而昨日收盘价仅为11.38元/股,最大跌幅已达77.84%。
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