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胜:中印边境对峙背后的军长级会谈
自2020年5月中印边境对峙爆发至2021年2月双方实现局部撤军,中印共举行了10轮军长级会谈。军长级会谈成为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中印边境事务磋商与协调工作机制之外新的谈判形式,也是处在军事对峙背后的第二战场。分析10轮军长级会谈后所发布的通讯稿及媒体报道,可以有效管窥中印边境对峙的来龙去脉,也有助于研判目前中印边境分歧管控的效果。
2020年4月开始,印军不断在我方实际控制线附近抵边修建路桥等基础设施,妄图借新冠疫情蔓延、中美竞争加剧等所谓有利环境单方面改变中印实控线,采取“切香肠”战术蚕食我国领土,最终导致小规模肢体冲突爆发。
第一阶段:谈判双方初步接触,对尽快解决对峙、缓解边境局势比较乐观。双方对缓和边境局势存在共识,但对如何撤军始终没能谈出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为解决边境对峙,6月6日,中印双方举行了第一轮军长级会谈。会谈后并没有发布联合通讯稿,印度外交部发布的信息如下:
双方会谈是在坦诚和积极的气氛中进行的,双方同意根据双边各项协议和平解决边境地区紧张局势,并考虑到两国领导人关于中印边境地区和平与安宁对两国关系总体发展至关重要的共识。双方还指出,今年是两国建交70周年,认为早日解决这一问题将有利于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双方将继续通过军事和外交接触缓解有关局势,确保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同时,6月8日,在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例行记者会上,华春莹就该问题回应称:
6月6日下午,中印两军在莫尔多边境会谈会晤站举行军长级会谈,就解决近期边境事态、维护边境地区和平稳定进行了磋商。近期以来,中印双方通过外交和军事渠道,就解决当前边境事态保持密切沟通。双方一致同意,要落实好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不让分歧上升为争端,共同努力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为双边关系健康稳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目前,中印边境区的局势总体是稳定的、可控的。双方有意愿、有能力通过谈判协商妥善解决有关问题。
由此可见,双方对第一轮军长级会谈都比较满意,在措辞中使用了“坦诚”“积极”“密切”等关键词。在对当前事态的定性上,认为都要考虑“领导人共识”,都要确保地区和平与安宁,认为局势总体上是稳定的、可控的,还表示要继续保持沟通协调。
6月15日,中印边境爆发加勒万河谷伤亡事件。6月17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与印度外长苏杰生通电话,表达中方强烈谴责。
一周后的6月22日,中印举行第二轮军长级会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回应时说:
此轮会谈的举行,表明中印双方希望通过对话磋商妥处分歧、管控事态、缓和局势。会谈期间,双方在第一轮军长级会谈共识基础上,就当前边境管控中的突出问题坦率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同意采取必要措施,推动事态降温。双方还同意将保持对话,共同致力于促进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据印媒报道,双方在会谈中讨论了在摩擦点撤军的问题,对军队达成脱离接触是有共识的,但对脱离接触的细节还存在分歧。
6月30日,中印举行第三轮军长级会谈,赵立坚在回应时称:
双方继续推动落实前两轮军长级会谈达成的共识,就一线部队采取有效措施脱离接触、缓解边境局势取得积极进展。中方对此表示欢迎。希望印方同中方相向而行,以实际行动落实好双方达成的共识,继续通过军事和外交渠道保持密切沟通,共同推动边境地区局势缓和降温。
据印媒报道,双方讨论了从拉达克东部几个摩擦点撤离的具体方式。
7月5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同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通电话。双方通话达成四点共识的第四点写道:双方欢迎近期两国军事和外交会晤取得的进展,同意继续保持对话磋商,并强调应抓紧落实两国边防部队军长级会谈达成的各项共识,尽快完成双方一线部队脱离接触进程。
7月15日,中印举行第四轮军长级会谈,华春莹在答记者问时指出:
双方在前三轮军长级会谈共识和落实工作的基础上,就推动边界西段一线部队进一步脱离接触、缓和边境局势取得积极进展。希望印方同中方相向而行,以实际行动落实好双方达成的共识,共同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这段回应的文本与上轮会谈的回应基本相同,唯一缺少的是“中方对此表示欢迎”,说明会谈气氛没有上一次轻松。据印媒报道,这是一次马拉松式的长时间会谈,双方就拉达克东部地区脱离接触的方式继续进行谈判,包括撤回军队和已经部署的武器,印度坚持双方应“完全恢复”到5月5日之前的状态。
8月2日,中印举行第五轮军长级会谈,中方并未就此轮会谈发布任何信息,主流媒体也没有直接报道。印媒报道称双方继续商谈脱离接触问题,但中方并不同意按照印方的要求从班公湖手指4至手指8地区之间撤军。
从6月6日到8月2日一共举行了五轮军长级会谈,显然前五轮会谈的主要成果是在大原则上达成脱离接触的共识,但关于如何对等撤军一直没有谈出一个具体方案。与此同期,为了不在此后谈判中落于下风,双方还一直在边境地区增兵并部署不少重型装备。可以说第五轮会谈基本上已经破裂,一直到9月7日中印边境地区发生鸣枪事件,多数媒体都报道称这是45年来中印边境首次鸣枪。如果算上1987年桑多河谷事件,也至少是33年来首次鸣枪。
第二阶段:防长外长对话推动军长级会谈再次启动,双方都希望在冬季来临之前实现撤军。但依然没有取得实质性谈判成果,随着冬季已然来临,双方谈判解决对峙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已经不强,中印边境对峙出现长期化、常态化趋势。
9月4日,魏凤和与辛格在莫斯科举行中印防长会谈;9月10日,王毅与苏杰生在莫斯科举行外长会谈。从这两次会谈后所发布的通讯稿可以明显看出,防长会谈意在传递我强硬底线,外长会谈意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共识。王毅与苏杰生达成的五点共识与7月5日王毅与多瓦尓达成的四点共识有明显变化。其中第三点写道,双方应避免采取任何可能使事态升级的行动;第四点写道继续保持沟通、继续开展磋商;第五点写道加快完成新的建立互信措施。由缓解既定态势变为避免升级,由尽快完成脱离接触变为继续开展磋商,甚至提出建立新的互信措施。这些变化说明中印边境局势更加严峻,双方对会谈的判断也更为谨慎。
9月21日,在时隔50天并且双方举行防长外长会晤之后,中印举行第六轮军长级会谈并发布联合通讯稿,这也是会谈至今双方首次发布联合通讯稿。本轮会谈的最大成果是达成停止向一线增兵的共识。这是一个明显的分界点,可以说为中印可能爆发的边境冲突设定了底线。据印媒报道,印方外交部门高级官员也参与了本轮会谈。
10月12日,中印举行第七轮军长级会谈,会谈后发布的联合新闻稿写道,双方重点围绕两国一线部队在中印边界西段实控线地区脱离接触坦诚、深入和建设性地交换了意见。双方认为本轮会谈是积极和建设性的,增进了对彼此立场的相互理解。这两句话暗示了中印边境会谈的两个新变化,第一是在文字表述里增加了“建设性地交换了意见”,说明双方已经谈及底线问题,对各自底线也都已摸清;第二是增进了对彼此立场的相互理解,其文字背后的含义是,已经摸清彼此底线,也理解彼此底线,但仅仅表示理解,而不是认同。
11月6日,中印双方举行第八轮军长级会谈。会谈所发布的新闻稿与第七轮会谈几乎一致,仅仅把有关字句的先后顺序做了调整,由此可见第八轮会谈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据印媒报道,印度依然要求中印要在所有摩擦点同时撤军,并将双方边境恢复到2020年4月的状态。本轮会谈的印方主官是新上任的第十四军司令梅农中将。印媒评论认为本轮会谈没有实现突破,中印双方可能不得不在高原地区过冬。由于第八轮会谈依然没有达成撤军方案,而且在高原地区已经迎来冬季,双方此前已经做好过冬准备,所以继续进行下一轮会谈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已经很低。
从2020年9月下旬到11月上旬,中印密集举行三轮军长级会谈,显然是希望赶在冬季来临之前实现撤军,但双方关于同时、对等撤军的具体方案依然没有谈妥。与此同时,双方都已在边境地区储备过冬物资,因此,中印边境对峙长期化、常态化看似已成定局。
第三阶段,印方不再坚持在所有摩擦点同时脱离接触的一揽子方案,突然希望尽快推动班公湖及其他地区脱离接触,双方达成三个阶段对等撤军的具体方案。
2021年1月24日,在时隔近80天之后,中印举行第九轮军长级会谈,双方发布联合通讯稿。这次会谈通讯稿里新增的实质性内容包括:“增进了双方互信和相互理解”以及“同意尽早推动一线部队脱离接触”这两点。可见本轮会谈不仅让双方理解彼此立场,而且增进了互信,这在前八轮会谈中是没有出现的。但“推动一线部队脱离接触”在第三、四轮会谈中就反复出现过,这里再次出现,说明双方应该达成了关于撤军的具体方案。
据印媒报道,本轮会谈首先致力于缓和班公湖北岸对峙局势,继之是南岸,然后是德普桑和其他地区的对峙。具体方案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班公湖北岸的手指区将可能被变成一个无人区,中印两国军队都不再进行巡逻;第二阶段是印度撤出在班公湖南侧占领的高地;第三阶段是缓和德普桑和其他地区的紧张局势。
2月19日,中方公布我边防部队在中印加勒万河谷冲突中牺牲官兵的具体情况。2月20日,中印举行第十轮军长级会谈,联合新闻稿指出双方对此前的撤离给予积极评价,并认为这为解决中印边界西段实控线地区其他问题提供了基础。据印媒报道,本轮会谈的重点在于讨论从拉达克东部的温泉地区、戈格拉高地和德普桑平原地区撤离的事宜。
目前,中印共举行的十轮军长级会谈可以划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第一至第五轮会谈,第二阶段是第六至第八轮会谈,第三阶段始于第九轮会谈。在第一阶段接触中,中印双方原以为中印边境对峙会很快解决,所以双方会谈后的官方回应或新闻报道都比较积极,但第五轮会谈基本上破裂,中印双方同期不断增加边境士兵并部署重型装备。第二阶段,双方在防长、外长会谈后,认为中印边境谈判能够赶在冬季来临之前取得突破,所以9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举行了三轮会谈,并且从第六轮开始发布联合新闻稿,外交部官员也参与会谈。但在冬季到来之前双方还是没有取得实质性谈判成果,且已经准备好过冬物资,所以便不再谈判。第三阶段始于2021年1月的第九轮会谈。从第九轮会谈开始中印双方就分阶段如何对等撤军达成了共识,并成功开始撤军。
阶段
轮次
时间
评价
提领导人共识
成果或新变化
未来预期
一
1
2020.6.6
坦诚、积极
稳定、可控
是
不让分歧上升为争端
早日解决
保持接触
2
2020.6.22
坦率、深入
否
新增“坦率、深入”
保持对话
3
2020.6.30
表示欢迎
否
新增“取得积极进展”
继续保持
密切沟通
4
2020.7.15
依然
“取得积极进展”
否
无
无
5
2020.8.2
无
否
无
无
二
6
2020.9.21
坦诚、深入
是
停止向一线增兵
尽快再次
举行会谈
7
2020.10.12
坦诚、深入
建设性
是
理解彼此立场,
再次出现“不让分歧上升为争端”
继续保持沟通,尽快达成解决办法
8
2020.11.6
坦诚、深入
建设性
是
无
继续
保持会谈
三
9
2021.1.24
坦诚、深入、积极、务实、有建设性
是
增进互信和相互理解、尽早推动
一线部队脱离接触
尽快再次
举行会谈
10
2021.2.10
积极评价
坦诚深入
是
就西段实控线地区其他问题交换意见
继续沟通
通观自2020年6月开始的军长级会谈可以发现几个特征,一是每轮会谈都耗时很长,几乎都是10个小时以上;二是印度在较长时期内坚持在所有摩擦点、同时对等撤军,后来这一立场显然发生了变化;三是两个不同阶段的间隔时间显然比阶段内会谈的间隔时间更长;四是会谈由军方领衔,逐渐增加外交人员;五是防长、外长会谈推动了军长级会谈;六是建立互信和相互理解是会谈能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关键。
2019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度并与莫迪总理举行第二次中印领导人非正式会晤时,就发展中印关系提出六点建议。第一,正确看待对方发展,增进战略互信;第二,及时有效开展战略沟通,增进彼此了解合作,牢牢把握两国关系发展的大方向;第三,切实提升军事安全交往合作水平;第四,深化务实合作,拉紧利益纽带;第五,丰富人文交流,筑牢友谊根基;第六,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合作。这六点建议中,除了具体合作领域,最关键的是增进战略互信。而增进战略互信的第一步,是正确看待对方发展;正确看待对方发展的第一步,是印度应该正确看待中国的发展及其与中国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