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造出美国第一颗核弹的女人,她躲到中国悄悄养

以下文章来源于视觉志 ,作者小左

世界上哪个国家的绿卡最难拿?

美国?英国?德国?

答案可能出乎很多人预料:

最难拿的绿卡,是中国的。

一位在中国居住多年的外国人说,自己为了拿到中国的永久居留权,光是收集各种文件就花了一年时间。

据统计,从2004年至2018年,中国共向外籍人士发放7356张绿卡,平均每年不足600张,、申请成功率也不足百分之一。

第一位拿到绿卡的外国人,已经成为了传奇。

她叫寒春,曾是美国备受器重的核物理学家,但却在中国,养了一辈子牛。


造出美国第一颗核弹的女人,她躲到中国悄悄养


「01」


1921年10月20日,美国芝加哥,琼·辛顿生于一个颇有名望的家庭。

她的祖母是《牛虻》的作者伏尼契,祖父是数学家,父亲是一名律师,母亲则在进步学校教书。

这个颇为富有的中产家庭,为女儿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着最好的条件。


造出美国第一颗核弹的女人,她躲到中国悄悄养


而琼·辛顿似乎继承了家族的所有天赋。

只不过她的兴趣不在文学,而在于理科。尤其是物理。

她的整个少女时代几乎称得上顺风顺水,从来没有为学业发过愁。

就这样,她顺利进入了美国芝加哥大学,师从诺贝尔奖得主,美国著名物理学家恩克里•费米。

是费米最看重的女学生,也是杨振宁的同门师姐。

1942年6月,美国陆军计划利用核裂变反应来研制原子弹的计划,被称为曼哈顿计划。

费米亲自举荐,让23岁还在攻读博士的琼·辛顿,成为了曼哈顿计划极少数的女科学家之一。


造出美国第一颗核弹的女人,她躲到中国悄悄养


那个年代,美国科学界可谓群星闪耀。

一群天才的全情付出,历时3年,耗资20亿美元,于1945年7月16日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并按计划制造出两颗实用的原子弹。

琼·辛顿为能有这样的研究成果雀跃不已。

这也意味着,她的学术研究之路,未来也将一片坦途。

但她做梦也没想到,就是她自豪的成果,有一天会成为她的噩梦。


「02」



1945年8月6日,3架B-29美机从高空进入广岛上空,其中一架正装载着刚刚研发成功的原子弹。

3天后,装载另一枚原子弹的飞机抵达了长崎上空。

那年8月,美国军方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而参与研发原子弹的琼·辛顿,傻了。

从前顺风顺水,醉心研究实验的女孩从未想过——

自己参与的实验成果,会让十几万人伤亡,成千上万人流离失所,永远失去健康、家园、和平……


造出美国第一颗核弹的女人,她躲到中国悄悄养


而一切已经没有回头的余地。

思前想后,内心不安的她加入了游说,要求美国当局制定法律,限制这种武器的使用。

最终,他们成功了。

琼·辛顿回到学校继续学业,但是2年后,新一年的奖学金发到她手中时,她发现,自己的奖学金来自美国军方。

此时,她才终于发现:只要自己在这里做一天研究,他们所有的成果都不只是科学,而事关政治、战争。

“就像是孙悟空,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信念的崩塌,让琼·辛顿渴望离开。

可是她能去哪里,哪里才能有她的容身之所呢?


「03」


一封来自中国的信,远渡重洋到了琼的手中。

“我在中国,看到了以前从未见过的场景。这里就像一个乌托邦……”

来信者是琼的旧相识,中文名字 阳早。


造出美国第一颗核弹的女人,她躲到中国悄悄养


阳早生于美国,长于美国,家中是农场主,毕业于名校康奈尔大学农牧专业。

但是年轻热血的他一心参军,想要为反法西斯事业做出贡献。没想到他报名参军前,二战结束了。

于是,在读了一本《红星照耀中国》后,他卖掉了农场的牛,出发前往中国。

辗转到达延安后,因为畜牧专家的身份,被分配去了农场养牛。


造出美国第一颗核弹的女人,她躲到中国悄悄养


内战爆发后,阳早跟随延安的大部队转战,当时的他也有一个光荣的任务:和他的同志们一起保证30头牛的顺利转移。

真正看到中国军民奋战场景的阳早,被深深震撼了。


造出美国第一颗核弹的女人,她躲到中国悄悄养


于是,他希望自己喜欢的人也能来到这里。

迫切渴望逃离核物理和美国的琼,来到了中国。

这个决定也改变了她的一生。

从此,琼·辛顿消失了,有的只是“寒春”。


「04」


1948年,寒春来到了延安。

战后的延安一穷二白,没有了高级的实验室,没有了珍贵的实验器材,更远离了科技和繁华。

但在寒春心里,这里很好。

“美国什么都有,他们用那些在那造原子弹。瓦窑堡什么都没有,只有战争留下的烂铁,破刀,但他们用这些炼成人吃饭的锅。”


造出美国第一颗核弹的女人,她躲到中国悄悄养


她住进了窑洞,她脱下了精致的衣裙,穿上了破旧的棉袄。拿起扁担、锄头,在延安扎下根来。

也是在这里,她和阳早结婚,组建了家庭。

同时,她开始跟随身为畜牧业专家的阳早一起养牛。

这个牛,不是普通耕地用牛,而是奶牛。

当时国内物资极度匮乏,牛奶对于大家来说是个奢侈品。

寒春认为,能够为改善这种状况出一点力,是比在美国造核武器更有意义的事情。

不少人感叹寒春太傻,大材小用。原本她将有更高的成就,更光明的前途。

但是所谓得与失,成功的高度,寒春自有她衡量的标准。


「05」


或许我们已经很难理解了,那时纯粹的理想可以支撑着一个人走过穷苦的岁月。

寒春来到中国后,美国国内对她的非议从未停止。

有人说她背叛了国家,有人笑她傻。

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对于寒春的指责更是甚嚣尘上。

“一定是寒春窃取了美国的技术。”

甚至杨振宁也曾当面问她,是否曾参与。

寒春回答:“我没有参与,中国自己就能造出原子弹。”

她说的是实话,她将自己的智慧、学识、时间全部投入到了奶牛饲养中。

那时候中国养殖奶牛的技术还很落后,寒春就张罗着搞机械化养牛、奶牛胚胎移植。


造出美国第一颗核弹的女人,她躲到中国悄悄养


“我想让大家都喝上牛奶。”

这个朴素的愿望,让她在异国他乡度过了一辈子。

在这里,她结婚生子。在这里,她找到了一生的幸福。

她的孩子,都将中国当做自己的家。

她的儿子回忆,小时候妈妈曾试图教他们英文,但他们当时沉迷于陕西话。


造出美国第一颗核弹的女人,她躲到中国悄悄养


后来,寒春的大儿子还参与了上山下乡。


造出美国第一颗核弹的女人,她躲到中国悄悄养


作为外国专家,他们明明可以搞特殊,但是寒春阳早夫妻俩从来要求:跟大家一样。

这对外国夫妇,带着孩子过着别人眼中的苦日子,却让孩子学会了最宝贵的一课。


「05」


寒春和阳早的爱情,没有美剧里的曲折离奇,他们更像是天生应该在一起的知音。

开始寒春答应阳早的求婚,其实半推半就。毕竟,她只喜欢搞研究。

但是两个人却像是天生应该在一起。

曾经的寒春,在美国滑雪、骑马,享受生活。

到了延安,和阳早一起的生活,没有了这种“享受”,但两个人一起养牛,却也甘之如饴。


造出美国第一颗核弹的女人,她躲到中国悄悄养

两人一起去美国出差,看到什么先进的技术,回来就自己画图纸做出来。

他们对自己不舍得花钱,出差时两个人就睡在睡袋里将就,为了就是用有限的资金带回更多先进的设备。

她为中国设计出在当时颇为先进的设备,帮助中国进入了机械化饲养奶牛。

研发改进的奶牛青饲料铡草机销售超过100万台。


造出美国第一颗核弹的女人,她躲到中国悄悄养


他们在岁月中携手并肩,一同成长。

后来,他们有了一个自己家庭的小奶牛场。

夫妻俩每天清晨,就一起沿着一条小路去看自己养的牛。

2003年12月,阳早去世。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在这片土地,但直到离开也并未有一张属于他的身份证。

丈夫离开后,寒春依旧每天走着他们曾共同走过的小路,去看看他们的小牛。

因为丈夫临走前,不放心的还是他们养了一辈子的牛。


造出美国第一颗核弹的女人,她躲到中国悄悄养


2004年,寒春领到了第一张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成为中国绿卡第一人。

2010年,她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她爱了这片土地一辈子,也真的就在这里结束了一生。

她与丈夫一同被葬在奶牛场的一颗树下。

在异国终其一生,无名无财,她可曾后悔?

记者这样问她,她只答了一句话:

“我从不后悔,我参与了20世纪最伟大的两件事情——原子弹和中国革命,这就足够了。”

这一生,她走过的路已经足够精彩。

这一生,她获得的远比金钱更多。

对你我而言,生活没那么糟糕,可能有一半得归功于众多如寒春一般,满怀信念走过平淡一生、沉睡在无名之墓中的人。


她这一辈子

活得太牛了


参考内容:

非常说名 | 红旗下的老外

新京报:美国科学家中国养牛60年


造出美国第一颗核弹的女人,她躲到中国悄悄养

党史上的今天

造出美国第一颗核弹的女人,她躲到中国悄悄养

(图片:1955年4月18日,亚非会议在万隆开幕。图为19日周恩来在会议上发言。)


1931年4月18日

中共苏区中央局召集扩大会议,继续讨论第二次反“围剿”战争的战略方针。毛泽东在发言中分析敌我形势指出:第二次“围剿”的敌军虽多,但均非蒋介石嫡系,各军阀之间矛盾重重,指挥不统一,地形不熟悉,供给困难,官兵恐惧同红军作战。红军则打了胜仗,士气旺盛,官兵一致,准备充分,地形熟悉。根据地群众仇恨敌人,拥护红军,能积极配合红军消灭敌军。因此,红军打破敌军这次“围剿”的条件比第一次反“围剿”好,胜利的把握更大。毛泽东关于留在中央苏区打的意见,得到多数与会者的赞同。朱德认为,虽然国民党军队的兵力比红军多好几倍,但是,只要实行“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领导人民群众,利用对方的弱点,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打破敌人第二次“围剿”是完全可能的。在讨论怎样打的问题时,毛泽东指出:我们现在主要的是择敌人弱点打破,打蒋光鼐、蔡廷锴没有绝对胜利的把握,我们应打王金钰这路,因为这路敌人既弱且地势群众都好。会议采纳了毛泽东关于“先打弱敌”的作战方针,决定先打富田地区王金钰、公秉藩两师。在会上,中央长江局军事部负责人周以栗批判了“山沟沟里没有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看法,认为毛泽东等从实际出发,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创立革命根据地,指挥红军打胜仗,就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


1939年4月18日-19日

周恩来在湖南衡山为西南游击干部训练班作《中日战争之政略与战略问题》的讲演。讲演强调:我们抗战的政策是:持久抗战;全面战争(全民战争);争取主动,即自力更生,主动外交。在此政策下的战略方针是:持久战,击破敌人的速战速决、速和速结;消耗战,击破敌人的争取优势、争取上着。但持久战不是拖下去,而是打下去。消耗战不是自己乱拼,而是消耗敌人。


1949年4月18日

刘少奇在中共天津市委会议上讲话,阐释毛泽东提出的四面八方政策。讲话指出:天津是完整地接收了,当前任务是如何改造、管理与发展这一城市。主要工作是在生产方面。自由资产阶级不是斗争对象,一般的是团结的对象,争取的对象。对资产阶级也有斗争,但重点在团结,如果把它当作斗争对象,那就犯路线的错误,天津干部在思想上还不清楚这一点。甚至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这个重点还不会变。因此,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政策必须确切执行,这是我们的战略任务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毛主席说过,我们考虑问题要全面,要照顾四面八方。四面就是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城乡关系、内外关系;八方就是城乡关系的城乡两方,内外关系的内外两方,公私关系的公私两方,劳资关系的劳资两方。这四面八方都要照顾到,才叫全面照顾。我们一定要熟悉资本家。我们党员不熟悉资本家,怎能代表无产阶级?


1953年4月18日

朱德致信中共中央,建议成立农业银行。信中指出:目前农村金融还很不活跃,对发展生产是很不利的,我认为急需组织专业的农业银行,以加强对整个农村金融的领导工作,从而建立起广大的健全的农村金融网,使农村经济加速地繁荣和活跃起来。农业银行成立后,可以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一)正确掌握农业贷款;(二)大力支持农业生产合作社,使合作社在重大的资金问题上有所依靠;(三)吸收农村的流动资金,活跃农村借贷关系。


1955年4月18日

周恩来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十九日上午,他在会议书面发言中提出:争取完全独立是我们大多数亚非国家和人民长期奋斗的目标。大多数亚非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由于殖民主义的长期统治,经济上还很落后。因此,我们不仅要求政治上的独立,同时还要求经济上的独立。我们迫切地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我国独立自主的经济。下午,他作补充发言,进一步指出:“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五项原则完全可以成为在我们中间建立友好合作和亲善睦邻关系的基础。

在二十三日各国代表团团长会议上,周恩来进一步提出:目前世界形势的确是紧张的,但是和平并没有绝望。我们彼此应该撇开不同的思想意识,不同的国家制度和国际义务,在亚非地区进行国际合作,求得集体和平。同日,他还发表声明指出:中国同美国人民是友好的。中国人民不要同美国打仗。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讨论和缓远东紧张局势,特别是和缓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问题。这一声明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为八月一日开始的中美大使级谈判开辟了道路。


1987年4月18日

邓小平会见刚果总统、非洲统一组织执行主席萨苏时,谈到中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他指出: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来制定政策。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中国的实际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针。外国的东西只能借鉴,不能照搬。自己搞难免失误,那不要紧,总结经验,自己纠正错误。这就能引导自己不断前进,逐步发展。我们非常强调两条:一条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条是坚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017年4月18日

习近平接见新调整组建军级单位主官。他指出,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全军新调整组建84个军级单位。这是我军在实施改革强军战略、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又迈出的重要一步,对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新调整组建的军级单位是新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他对新调整组建的军级单位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坚决听党指挥,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听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指挥,强化“四个意识”,坚定理想信念,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坚持部队建设正确政治方向。二是要时刻准备打仗,强化战斗队意识,坚持战斗力标准,集中精力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做好军事行动各项准备,保持高度戒备状态,时刻听从党和人民召唤,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三是要抓紧提升作战能力,适应一体化联合作战要求,适应新体制新编成,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提高部队科技含量,发展精锐作战力量,加强实战化训练,增强新质作战能力,加快向质量效能型和科技密集型转变,打造坚不可摧的战斗集体。四是要培育过硬战斗作风,发扬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发扬革命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血性胆魄,激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气概,加强作风建设,纯正部队风气,培育“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锻造“四铁”过硬部队,努力为人民军队争取更大光荣。


关于作者:视觉志(ID:iiidaily)用文字记录生活,用照片描绘人生,每晚听你倾诉喜怒哀乐,陪你走过春夏秋冬,撑起朋友圈数千万人的精神世界。转载请联系(ID:iiidaily)授权。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