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南方供热太"南":床以外都是远方 上厕所像到

南方供热太"南":床以外都是远方 上厕所像到

“床以外的地方都是远方,手够不到的地方都是他乡,上个厕所都是出差到遥远的边疆。”央视名嘴朱广权无疑是无数南方人的知音,将他们冬季对暖气的期待刻画得淋漓尽致。

又是一年供热季,网上又展开了一轮关于南方城市是否应集中供热的争论。

早在数年前,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的调研报告就显示,并非所有南方城市都有供热需求,真正需要的是国家在《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划定的“夏热冬冷”地区,包括上海、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四川等。

这些地方冬季气候较为湿冷,空气湿度较大,如果没有供暖设施,室内温度远低于北方城市集中供热时的室内温度。

供热分为集中和分散两类。集中供热就是城市中的热源向多个热用户供给热量,比如北方地区的暖气。分散供热表现在中国的夏热冬冷地区,最为常见的就是空调了。

暖气的舒适性无需多提,从2000年起,就有一批南方城市,尤其是省会城市,对集中供热进行了探索。但困难重重,运营至今,铺开面仍不大。

一位受访学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夏热冬冷地区需要供热已是无需争辩的事实,但如何供热是一个需要厘清的问题。他提出,南方城市供热期短,若要铺设统一的供热管网,成本高,并不划算。因此,南方的集中供热应探索市场行为,政府不应干涉过多。

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市政公用处处长王磊则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现在来看,光靠地方财政是不够的,需要国家在政策层面进行突破。

南北分界线的划定

如今,在北方习以为常的集中供热,其实也并非一蹴而就。

以北京为例,1955年,北京市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编制了仿照莫斯科模式的城市供热规划,提出50年远景,以及5年、10年的近景规划,总的原则是用集中供热代替分散供热,以热电厂为主、区域锅炉房为辅。按照规划,北京市将有7个热电厂,可以提供74%的民用需热量,其余用热需求则由不同规模的集中锅炉房来提供。

当时,类似的供热项目还有不少。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在苏联的援助下,共设立了156个供暖项目,包括北京、哈尔滨、西安、长春等城市的热电厂建设项目。自此,中国的集中供热体系逐步建立。

也是在这个时候,中国划定了集中供热的南北分界线。有报道称,由于当时经济水平相对落后、能源紧张,中央决定优先考虑气候更加寒冷的北方地区进行集中供热,以中国的气候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线为界,北方为集中供热区。其依据同样来自于苏联——当时,苏联将室外温度5℃以下定义为冬天。只有累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大于或等于90天,才能进行集中供热。

不过,即便集中供热南北线已定,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北方居民也并未完全享受到这一福利。仍以北京为例,据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院长、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原局长赵以忻等人的研究,上世纪60年代,北京集中供热发展缓慢,主要因为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后,基本建设规模大幅度压缩,而随后开始的“文革”,又使得很多建设处于停滞状态。此外,通过对“一五”时期建设热电厂的经济效益的总结分析,学界和工程界对发展热电厂供热意见有分歧。

上世纪70年代,北京编制了《北京城市动力供应建设规划》,制定了第二热电厂的规划方案,不过供热面积增长幅度仍然较小。

真正的提速始于上世纪80年代,尤其是当时北京市意识到仅靠热电厂这一种方式,无法快速发展供热。1984年,北京市编制了集中供热近期规划,明确了多种方式发展集中供热的原则,包括热电厂供热、大型区域锅炉房供热、集中锅炉房供热、低温核供热、工业余热和地热供热等。也基于此,集中锅炉房供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几组可以佐证的对比数据是,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北京平均每年扩大供热面积分别是13万平方米和30万平方米左右,而从1980年到1988年,平均每年扩大供热面积在90万平方米左右。截至1988年底,北京市总供热面积为2169万平方米,占全市民用建筑的19%。

此后,北京市集中供热始终在飞速发展。至2001年底,北京市总供热面积达2.78亿平方米。2018年供暖季,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供热办主任王爱民预测,当年北京市城镇地区供热面积将达到8.7亿平方米,比2017年增加约3000万平方米。

推进缓慢的南方集中供热

相比起北方城市的集中供热事业自上世纪80年代后高歌猛进的发展,南方城市可以说先天不良、后天亦发育不足,甚至在许多年里,并不存在集中供热这一理念。

湖南大学暖通专业教授殷平曾表示,上世纪70年代之前,南方家庭多数使用煤炉,后来木炭紧缺,热水袋成为物美价廉的代替品。改革开放之后,国外一些供暖工具和设备陆续进入国内,电热毯逐渐风行。与此同时,各种电热器遍地开花,空调逐渐进入民众的视野,它们至今仍然占有很大的市场。

而从政府层面看,集中供热的推进十分缓慢。

秦岭淮河线中的淮河,横跨安徽省中部。省会城市合肥地处这条南北分界线以南的江淮之间,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所经历的供热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说,在夏热冬冷城市中有代表意义。

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市政公用处处长王磊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合肥的供热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源于配合安纺等工业企业的用气需求。上世纪70年代,为了满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及部分机关冬季办公及学习需要,合肥市建成投运了一批小型燃煤供热机组,为办公楼及宿舍楼供热,比如当时的市政府换热站。不过,其覆盖半径有限,未形成规模效益。

合肥的集中供热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时,合肥市成立热力公司,为市中心半径约5公里范围辐射高温热水网,进行集中供热。另外,安纺锅炉房改制,拓展供热范围,向市区辐射官网,替代原先的部分小型燃煤锅炉,开展集中供热。

不过,在王磊看来,居民用户真正多起来,是在2000年之后。集中供热这一议题也在那个时候进入了当地政府的视野。当时,合肥市城乡建委着手编制了合肥市集中供热规划,2002年《合肥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办法》以政府令的形式颁布。管理方法对小锅炉进行了规范,并对供热企业的经营管理、设施维护、法律责任等进行了明确。在该管理办法中,“集中供热应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得到了强调。

从2003年起,随着合肥城市发展和工业规模的提高,该市周边又陆续建成三家热电厂。截至2007年,通过市场收购、产权划转,合肥市不同的集中供热企业得以统一,组建成立合肥热电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合肥市工业蒸汽保障和城市集中供热工作,并且全面取缔了20吨/小时以下的燃煤锅炉。

根据合肥市城乡建设局提供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合肥热电集团年蒸汽供应量近410万吨。这其中,服务工商业395家,居民小区193个,居民用户11.5万户,供热面积达2500万平方米。

无独有偶,几乎是同一时间,安徽省的邻居、同样被淮河横跨其中、同样有多数城市被纳入夏热冬冷地区的江苏省也出台了《江苏省节约能源条例》,于2000年9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同样强调,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进行城市热力规划,推广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和集中供冷,“新建的开发区和有条件的城镇、住宅区,应当集中供热”。

而同处夏热冬冷地区的湖北省会武汉市,在2003年2月,得到了当时国家计委的批复,同意武汉市启动“冬暖夏凉”工程———武昌热电厂燃机工程。武昌热电厂发电时产生的蒸汽,通过供热管道输送到居民小区、商业区、文化办公区的热交换站。冬天,交换站将热蒸汽直接通过管道输往用户,实行集中供热,热能的利用率可由40%提高到80%;夏天,交换站内的溴化锂机组先将热蒸汽变成冷气,再通过管道送往用户,达到集中供冷的目的。

根据当时的报道,此前几年,武汉市民大量使用电取暖器或空调,以抵御严冬的寒冷和夏天的酷暑,使得城市电网不堪重负。一些居民小区烧煤供暖,对空气质量也产生了影响。2005年,该工程正式实施。

可以说,进入21世纪后,一批夏热冬冷城市,尤其是省会城市,都纷纷开始自行探索集中供热的途径。

集中与分散之争

南方城市集中供热话题引发全网热议,是在2012年。

当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张晓梅建议,南方地方也应该集中供热,由国家、省两级按重点工程项目金额投入建设资金,并将城乡居民供暖补贴纳入财政预算。她提到,长江流域的江、浙、沪、鄂、皖、赣、黔、滇、渝、川及相邻区域人口总数有四五亿,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的五分之二强,若能实行冬季区域集中供暖,一方面能提高南方地区百姓的生活品质,同时也能挖掘这些地区在生产、生活、服务市场上巨大的需求和商机。张晓梅将自己的提案放到了微博上,引发网友热议。

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南方大部分地区持续出现雨雪天气,上海出现了多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在内的不少媒体都加入到“南方是否需要集中供热”这一话题的讨论中。人民日报在微博上发起了一个约有2万人参与的投票,83%的参与者支持南方集中供热。

南方供热太"南":床以外都是远方 上厕所像到

这一公共话题也开始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发改委成立了南方采暖课题组,不过,他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南方冬季采暖仍处于路径设计阶段。

与此同时,住建部也就这一话题作出回应,认为当室外温度低于5摄氏度时,如没有供热设施,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室内温度低、舒适度差,这些地区应逐步设置供热设施,供热方式主要以分散供暖为主。

住建部指出,如果采取北方传统的全空间连续集中供热方式,按照目前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面积约34亿平方米、人口约1亿人计算,每年将会增加约2600万吨标准煤的能耗,相当于目前北方采暖地区集中供暖总能耗的17%、“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中年节能量的20%。同时,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增加约730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将增加约5.2万吨,烟尘排放量将增加约1.2万吨,区域能耗也会急剧提升,加剧环境污染。

因此,住建部主张,夏热冬冷地区供暖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当地气象条件、能源状况、节能环保政策、居民生活习惯以及承担能力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分析确定供热方式。

总的来说,住建部并不提倡在夏热冬冷地区建设大规模集中供暖热源和市政热力管网设施为建筑集中供热。他们表示,“根据夏热冬冷地区供暖期短、供暖负荷小且波动大等特点,提倡夏热冬冷地区因地制宜地采用分散、局部的供热方式,同时,通过改善外墙、屋面、外窗等围护结构,提高建筑的冬季保温性能”。

这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江亿的观点一致。他也在讨论中提出,如果南方复制北方集中供暖模式,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将面临巨大挑战。他领衔的课题组提出,中国建筑总能耗不能逾越10亿吨标准煤。而2012年,中国建筑用能总量已超7亿吨标准煤。

事实上,即便是在夏热冬冷地区,各省对冬季集中取暖的态度也不一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燕达曾做过研究,发现相对合肥、武汉以及江苏省此前鼓励集中供热的措施,四川省以及湖南省会长沙市都持不鼓励的态度。长沙市住建委表示,长沙暂不考虑采取全面集中供热,未来或许会考虑分区域试行,但前提是以再生能源供热。四川省住建厅则表示,当前并不适宜安装集中供热。

而已尝试集中供热的武汉,也在“冬暖夏凉”工程启动后,迎来了不少难题。

南方集中供暖之困

2011年,“冬暖夏凉”工程实施五年后,楚天都市报调查发现,该工程仅覆盖14个小区和4家单位,共计2万余人。与工程规划目标(到2015年覆盖60万人)相比,受益人口无疑偏少。

南方供热太"南":床以外都是远方 上厕所像到浙能绍兴滨海热电有限公司对集聚区内企业进行集中供电供热。图/新华

工程在推进过程中,可谓困难重重。按照当时的计价方式,90余平方米的房子,一个采暖季应交2000多元采暖费,对多数人来说,这个费用可以接受。但让部分老小区居民无法接受的,是每平方米200元左右的房屋改造费。当时,武昌积玉桥一个老居民小区表示,希望能成为该工程用户,但是,经物业公司调查,约40%的居民不愿意,最终此事不了了之。

这些问题在老小区均有共性。截至2011年,“冬暖夏凉”工程没有一个老小区,全部为新建小区。因为新小区供暖设施同步规划、施工;费用摊进房价,不向住户另行收取;新建小区供暖设施施工成本要比老小区低10%等等。

另外,因多年自行解决冬季严寒问题,许多单位都已建成小锅炉、独立供热,成本较低,也更自由灵活,五年下来,该工程的单位用户仅有4家。

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已发展集中供热多年的合肥。合肥热电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永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集中供热是一个完整的市政配套保障系统,涉及到热源、市政管网、热交换系统、小区公共管网和户内供热系统等多个方面,以及延伸出来的安全、环保、规划、市政、运输、价格等众多协调环节和后续的收费、维保等终端服务。

一般来说,对老城区和老旧小区而言,存在管网建设复杂、改造难度大等问题。因此,在推进合肥市集中供热工作的过程中,合肥热电集团以增加新建小区、开发工商业用户为主,兼顾以往具备供热内部设施的老旧小区整体改造。

不过,高永军说,目前,合肥市的供热系统面临着老旧管网改造的问题。北方城市在这方面会获得较大的资金支持,通常是几级财政和企业各承担一部分比例的改造资金。以北京为例,在北京市政府行政审批的公开专栏中,就可以查到北京市对各城区老旧供热管网进行改造所安排的补助资金事宜。去年,北京市西城区就改造了24个小区、供热面积约63万平方米的196.95公里长老旧供热管网及设施。

而在南方,通常由供热企业自行承担这些资金。以合肥来说,经测算,接下来需要十几亿的老旧供热管网改造资金。高永军介绍,他们曾做过相关的计划,希望由企业和市民各承担一部分,但执行困难。

据了解,合肥热电集团在发展初期,除部分基础设施由市、区政府投资建设外,大部分由企业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自筹资金投资建设,导致了集团现有资产负债率达到80%以上,企业经营困难。直到2017年,集团积极申报合肥市大建设项目,大部分工程项目获得了政府大建设资金统筹支付,才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

另外,在税收方面,北方城市也会获得不同于南方城市的政策倾斜。此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对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大连、吉林、黑龙江、山东、青岛、河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等省区市,对供热企业向居民个人供热而取得的采暖费收入免征增值税,对于供热企业为居民供热所使用的厂房及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自行进行集中供热的南方城市则不享受这些税收优惠。

当然,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一位不愿具名的学者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夏热冬冷地区需要供热已是无需争辩的事实,但如何供热是需要厘清的一个问题。

正如几年前住建部所主张的,这位学者认为,南方城市供热期短,若要铺设统一的供热管网,成本颇高,并不划算。另外,南方的煤炭资源较为缺乏,后期供热成本也会较高。他认为,这种情况下,政府不应干涉过多,应由企业、用户、市场来抉择。

目前,合肥市的集中供热比例并不算高。根据该市提供的数据,当前,合肥主要有三种供热形式,集中供热占比11%,燃气锅炉等占比12%,对更多的家庭来说,空调才是他们的冬季取暖方式,占比超过70%。

在过去的这些年,合肥市“两会”期间,总有代表和委员提出,为什么合肥市的集中供热不能惠及更多小区、用户。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市政公用处处长王磊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据他们了解,市里也曾有过比较和衡量。供热和供水、燃气不同,虽然同是民生工程,但重要性上不如后者,“在北方地区,不供热会冻死人。南方不会。”

他认为,若要进一步拓展南方集中供热的区域,光靠地方财政是不够的,需要国家在政策层面进行突破。


()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