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幸福是这样炼成的

幸福是这样炼成的

  新华社南宁6月4日电题:幸福是这样炼成的——毛南族的脱贫故事

新华社记者王军伟、黄浩铭、陈一帆

毛南族曾因居住条件恶劣,过去叫“毛难族”,意思是受苦受难的民族,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改为“毛南族”。

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得益于党的精准扶贫政策,毛南山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整族脱贫,幸福敲开了每一户毛南族群众的家门。

幸福是这样炼成的

这是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毛南家园易地扶贫搬迁城北安置区(5月21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搬出大山

环江县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许多毛南族群众祖祖辈辈生活在深山之中,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和生态移民,是帮助贫困群众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

幸福是这样炼成的

这是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乡村风貌(5月22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幸福是这样炼成的

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下塘村,当地干部群众将谭运日老人抬下山(2019年9月11日摄)。新华社发(谭召关 摄)

谭广田家在下南乡下塘村上眉屯,50多岁的他至今单身,多年前母亲去世后,他就和父亲谭运日相依为命。谭广田每月赶街一次,购买生活必需品,为了能赶上班车,他要走一个半小时的崎岖山路。而他91岁的父亲在50余年前赶过一次街后,就再也没有走出过大山。

去年9月,政府帮他们在山外建好了新居,这一天,10多名干部和村民用一张竹制的躺椅轮流将老人抬出大山。50多年来,老人再一次见到山外的世界,并且有了人生第一张身份证。

如今,父子俩养了3头牛,有低保、养老保险、高龄补贴。当被问及现在的心愿,不善言辞的谭广田害羞地说,“就想娶个媳妇”。

幸福是这样炼成的

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下塘村上眉屯,谭广田(右)和父亲谭运日在家门口(5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环江县委书记黄荣彪说,近年来县里累计帮助1880户毛南族贫困户实施危旧房改造,同时把2356名毛南族贫困人口从“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地方搬迁到2个大型集中安置区和7个安置点,彻底拔掉穷根。此外,县里还引进27家龙头企业进驻安置区,创建102个“扶贫车间”,让搬迁户在家门口就业,努力实现稳得住、能致富。

做衣领、上拉链、缝袖口……坐在整洁的“扶贫车间”里,莫桂圆熟练地操作缝纫机、赶制校服。对她而言,从前在大山里“石头缝里种地”的艰难岁月就像一场远去的梦。

幸福是这样炼成的

这是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田园景色(5月25日摄,无人机照片) 。 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莫桂圆的老家在水源镇上南社区洞界屯,那是一个穷山沟,全家5口人住着破旧的木瓦房,下面一层养牲口,上面一层住人,冬天漏风,夏天漏雨。随着两个女儿渐渐长大,生活的重压让她和丈夫不得不外出务工,一年和孩子见不上几次面。2018年,莫桂圆全家搬进移民安置区,让她喜出望外的是,自己还成为一名“上班族”,每个月有近3000元的收入。

今年,大女儿即将大学毕业,莫桂圆总算了却一桩心事。“过上这样的好日子,我们一家人都很珍惜。”说完,莫桂圆不禁流下眼泪。

幸福是这样炼成的

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抽水站,工作人员在检查设备(5月22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告别“三难”

饮水难、出行难、用电难一度是制约毛南族群众脱贫的三大难题。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