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探访袁隆平第三代杂交水稻攻关基地

新华社长沙6月4日电 题:“老把式”当“执行官”——探访袁隆平第三代杂交水稻攻关基地

新华社记者周勉

今年69岁的湖南省溆浦县横板桥村退休老支书吴伟传是当地公认的种田“老把式”,因为经验丰富,从2005年起,就成为袁隆平团队在当地试验田的“执行官”。

群山环抱的横板桥村海拔530米,因为充足的光照和肥沃的地力,一直是湖南杂交水稻的攻关基地。2014年,超级杂交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大关便是在这里实现的。今年,横板桥村又成为第三代杂交水稻亩产1200公斤攻关的试验点之一,攻关方案的具体实施和田间管理的重担,再次落在了老吴的肩上。

6月初的一个午后,记者来到横板桥村时,这里刚下过一场阵雨。老吴的家就在村口,距离试验田步行只要两分钟。

“试验田共30亩,每亩11600蔸,按宽窄行栽插,宽行行距1.2尺,窄行行距0.7尺,排距0.6尺。”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溆浦县农业农村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的栽培方案,老吴早已烂熟于心。

“做科研和种田不同,压力那是真的大!”说起当“执行官”的感受,老吴感叹的口气里透着自信。他告诉记者,前期的整地和施底肥,普通种田30个工就够了,自己请了100个工;田里没打一滴除草剂,全是人工一棵棵连根拔起来带出稻田;插秧环节花的时间也比普通种田多了一倍。总之是怎么精细怎么来。

从移栽之后到现在的这段时间,田间管理讲究一个“干干湿湿”,即稻田在将干未干的时候要少量多次地灌水,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为此,老吴每天都是早上五点半起床,打着手电到田间查看,还曾脚下一滑,摔下田埂。

溆浦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舒友林说,科研方案里的很多参数都是一个平均数,老吴常会根据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实际管理的情况向专家组提出修正意见。一周前,眼尖的老吴发现田里的浮泥比较深,会造成秧苗扎根浅,向专家组汇报后,他排水松土、“查漏补蔸”,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袁院士多次给我打过电话,有时候他会指导我,有时候我也会说出我的意见。”老吴告诉记者,2013年袁隆平来横板桥村查看试验田情况时,曾特意给自己带了礼物。

徐春芳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在横板桥村的项目负责人,他告诉记者,攻关所用种子是他们在三亚南繁基地制成后寄过来的,受疫情影响,播种期比原计划推迟了12天。“从目前掌握的数据来看,整体情况非常理想,这都要归功于老吴。”徐春芳说。

因为长期参与攻关,老吴给横板桥村村民起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一些曾种“懒汉田”“甩手田”的农民,也学着像老吴一样精耕细作。2019年,当地普通大田的水稻每亩单产最高达到1700斤,平均产量比2014年提高了100多斤。

“袁院士一直说要良种、良态、良法和良人结合,我觉得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良人。”老吴说,“人手脚勤快、爱动脑筋,其他几个条件才能发挥出作用,超级稻才会有更高产量。”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