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军事理论现代化时代内涵
把握军事理论现代化时代内涵
引 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明确了军事理论现代化在“四个现代化”中的首要地位,赋予我军现代化建设新的时代内涵,同时也为军事理论的研究与创新注入强大动力。对军事理论现代化的时代背景加以分析,清晰把握军事理论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有助于我们深化军事理论现代化的研究探索,有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军事理论现代化的时代背景
研究军事理论现代化的规律和特点,首先应分析军事理论现代化的时代背景和要求。
从当代国际军事理论发展轨迹来看,军事理论现代化是伴随战略环境、军事技术、战争形态的变化而产生发展的。二战后,随着冷战格局的形成,超级大国谋求核霸权、核均势、核威慑,产生了以“恐怖平衡”为基础的核威慑军事理论。中东战争、两伊战争的爆发,局部战争成为一种新的战争形态,有限战争理论及特种战争理论代表着军事理论现代化的新成果。进入20世纪后期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军事革命兴起,信息化战争登上历史舞台,信息时代的战争理论成为现代军事理论的新主题。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应用,推动战争形态加速向信息化、智能化演变。在此背景下,军事活动的空间、领域、维度日益拓展,与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方面联系更加紧密,尤其是军事理论的体系化、定量化、工程化要求越来越高,军事理论正成为一门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等众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综合性理论,客观上要求军事理论内在发展更加系统和科学。
为此,尝试给军事理论现代化作如下定义:运用当代世界创造的政治、军事、科技、教育、管理和文化等方面的优秀成果,通过创新使国家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理解认识和知识体系等方面达到当代先进水平,引领军队组织形态、军事人员和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发展及其过程的统称。这个定义主要包括四层含义:一是军事理论现代化是实现的目标,也是发展过程;二是军事理论现代化的灵魂是创新;三是实现军事理论现代化要广泛利用当代先进文明成果;四是明确了军事理论现代化在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引领地位与作用。
军事理论现代化的主要特征
当代波澜壮阔的军事实践孕育了军事理论现代化的沃土,百家争鸣的理论探索构建了现代军事理论体系的瑰丽内容。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互动过程中,可以初步透视出军事理论现代化的主要特征。
思维的超前性。思维的超前性在理念发现、概念构建、系统设计等方面具有超前预判和开放构思的逻辑驱动力,反映军事理论创新的核心要求,体现军事理论现代化的鲜明指标。从当代军事理论创新实践来看,军事变革不仅是军事技术的飞跃、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更重要的是思维前瞻性的驱动和引领。超前性思维的特质突出表现为:强烈的危机理念,以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为使命,研判国际战略环境形势,把握军事威胁的总态势,前瞻性地筹划未来军事需求;远见的洞察理念,深刻把握现代战争的规律和特点,预测未来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和军事技术发展方向,抢占“先胜而后求战”的思维高地;勇敢的超越理念,突破传统的思维习惯和定式,树立体系思维、数据思维、算法思维,探索作战新概念,设计新的制胜机理,形成战斗力提升的新路径。
系统的完整性。军事理论是对军事问题系统化的理性认识和知识体系,其体系的完整性和内容的系统性是其内在的必然要求,也构成了军事理论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之一。比如,俄罗斯就高度关注军事理论的系统性,先后于2010年、2014年连续发布两版《俄罗斯联邦军事学说》,构成俄军21世纪完整的军事理论体系。多年来,我军积极构建体系完整的军事理论。按照《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二版表述,我军已形成军事思想、政治工作、军事后勤、军事装备等15个知识门类所构成的军事理论体系。随着科技进步和战争实践的发展,军事理论范围将不断拓展,内容会更加完善更加系统。
方法的创新性。恩格斯指出,在军事学术上不能利用旧的手段去达到新的结果。只有创造新的、更有威力的手段,才能达到新的、更伟大的结果。因此,应注重依靠新方法和新手段的运用,大幅提高军事理论研究的效率和科学性。20世纪初,英国人兰彻斯特第一次采用数学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作战问题,开创了军事理论研究量化分析的先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以武器效能分析为基础而产生的军事运筹学,使军事理论研究进入现代科学层次。当前,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都会为军事理论研究提供更多创新性的手段和方法,应注重借助这些新方法推动军事理论研究更加科学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