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克里米亚战争不可避免?叙利亚的平静背
“没有和平,就没有战争”,这句话用在眼下的叙利亚再合适不过。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的会谈没有给各方带来任何令人信服的承诺。虽然停火协议基本得到遵守,但大家都知道,这只是幕间休息,叙利亚战局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表明这一结论的正确性。很快,我们就会看到这幕大戏的“第二季”,只是不知道上演的内容会不会是“克里米亚危机”或“对马海战”?
2020年3月5日,莫斯科会谈举行,3月6日,停火协议生效,双方都同意维持现状。叙利亚政府军及其盟友忙着巩固近2个月内新夺取的领土。亲土耳其的反政府武装组织仍然占据着大片地区,并从中获得粮食等给养。土耳其虽然控制了伊德利卜省的一部分,但失去了对M-4和M-5两条高速公路的控制权,这制约了土军下一步的行动能力。土耳其与库尔德人的冲突仍在继续,缓冲区的面积仍然不够,还需要安置大量的难民……难怪埃尔多安威胁说他准备在叙利亚采取单边行动,并要求北约支持其打击“恐怖分子”。
作为土耳其最高领导人,埃尔多安现在已经没有退路。首先,退让的风险太高。他不能在他的支持者以及国内“鹰派”面前表现出退缩,否则就会失去颜面和信心。其次,也是利害关系的权衡。作为土耳其的新“苏丹”,要想恢复当年奥斯曼帝国在中东的势力范围,必须赢得三场战争,分别是与库尔德人(包括伊拉克)、叙利亚和利比亚,由此将产生一大堆矛盾。尤其是库尔德问题,让土耳其精英们感到格外头疼。至于出兵叙利亚北部,主要目的还是获得并控制一个与库尔德人之间的缓冲区,最好是促成一个能够取代阿萨德政府的新政权。此外,土耳其人还参与了“天然气战争”,以促成他们与卡塔尔的合作项目,同时搅黄其他国家的同类项目。埃尔多安试图将他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地区的天然气中心,这样他就能够“挟气以令诸侯”,从而影响欧盟的政策,并因此出现了与希腊、塞浦路斯的冲突,并且“必须”介入利比亚内战。
总的来说,埃尔多安试图重建“第二奥斯曼帝国”的时机很合适。近年来,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决定要逐步从中东泥潭中脱身(包括从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撤军,以及拒绝与伊朗开战,等等),而且华盛顿方面在今年11月大选之前不会积极干预中东事务。而伊朗、法国、英国、以色列,仍然继续执行他们既定的中东政策。同时,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国力已被旷日持久的战争所摧毁,相关地区一片混乱。这正是土耳其火中取栗的大好时机。
埃尔多安的野心和地区形势共同造就了俄土两国间爆发新军事冲突的威胁。迄今为止,俄罗斯方面一直在回避直接冲突,即使是在伊德利卜冲突导致局势恶化的情况下。同时俄罗斯不得不采取一些灵活或是外界看起来飘忽不定的立场,因为它没有对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控制权,无法保证对驻叙利亚俄军基地以及叙利亚政府军的供应。而土耳其与叙利亚有漫长的陆上边界,可以迅速调动兵力和技术装备,从而形成对叙利亚政府军以及俄军的局部优势。从国际环境来看,周边的沙特阿拉伯、以色列还有英国、法国、美国乃至整个北约,都对俄罗斯持敌视态度。以色列由于不能容忍叙利亚变成德黑兰的战略基地,经常越境打击前者境内的亲伊朗势力。而对俄罗斯来说,伊朗只是战术上的“成熟”盟友,随时都会成为俄罗斯的敌人,或者在俄罗斯需要支持时采取中立自保的立场。因此,俄罗斯对以色列对叙利亚的空袭以及导弹袭击向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通过保护以色列免受“圣战”组织以及伊朗和亲伊朗势力的攻击,来换取以色列在国际事务方面的有限支持。
俄罗斯的窘境在于,俄罗斯的军队和人民从叙利亚不能直接获得任何好处(目前只有少量资源和使用军事基地的权利,与代价相比微乎其微),但如果不对叙利亚局势加以控制,则可能满盘皆输。至于与土耳其的“伙伴关系”,俄罗斯不仅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好处,反而助长了这个战略上和历史上的敌人,土耳其人带来的只是损失,俄土关系未来前景在当前环境下非常暗淡。所以,目前这种“和平”的僵局,既不符合叙利亚政府的利益,同样也不符合土耳其和俄罗斯的利益。从3月6日停火的那一刻起,新的一轮对抗就注定不可避免,现在只是何时爆发、以何种形式爆发的问题。
在围绕叙利亚所产生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我们仿佛看到了类似1853-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或者是1905年对马海战时的情形。俄罗斯可能在一个遥远的远离其本土的战场被敌人击败,而且这个敌人并不比俄罗斯强大,它只是占据地缘优势,可以集中兵力和其他资源。这场战争将是局部的,只局限在叙利亚战场。最坏的结果,那就是俄罗斯军队从叙利亚撤出,地区的整个政治格局将进行重构。俄罗斯可以承受这场失败,但在新一轮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如果失败,对俄罗斯及其领导人的未来必定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