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总多次拒绝军委任命,主席不悦:总参谋长低
1951年8月,在朝鲜战场的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前额左眉长了一个瘤,经多方催劝才于1952年4月12日到达北京住院治疗。因为朝鲜战争仍在继续,为了对敌斗争需要并对外保密,经军委办公厅商定,将彭德怀的身份改为"北京农业大学王校长"。
由外科主任王厉耕为他作了小瘤子切除手术,又经过一段时间的细心护理,他的病好多了,便整天急着要出院。彭德怀不知道中央军委对自己的工作有何安排,而且,他的心仍系朝鲜,很想回到战场继续指挥战斗。
一、周总理多次探望彭德怀,带来特殊任命5月5日一早,护士王春玲便兴冲冲地跑到彭德怀床前说:"王校长,马上有人要来看你。"小王说罢,帮助彭德怀整理床单和用品。彭德怀听说有人要来,急忙站起来,将头伸出窗外。这时远处走来一位中等个子的人,来人越走越近。彭德怀渐渐看清了来人,情不自禁地喊道:"总理,是总理来啦。"
彭德怀喜出望外,握着周总理的手说:"国际国内大事集于你一身,你那么忙,还来看我,真不好意思啊!"
周总理说:"应该常来看你的,今天受主席委托来看看你。你身体如何?开刀后恢复得怎么样?"
彭德怀拍拍自己的身子,笑着说:"我这台机器到朝鲜运转一年半,总的来说还是好的,个别地方不适应,现在住了一段时间医院,已经完全恢复了。你如不信,我走走你看看。"说着,在病房里转了一圈,兴奋地说:"怎么样?"
"嗯,恢复得不错,"周总理为他高兴,问,"浦安修这几天来看你了吗?听说去年11月份,浦安修随西北局的参观团到东北参观,并安排她去朝鲜看你,你却不欢迎她,反而埋怨她,只让她呆了两天就催她回来了,有这事吧?"
彭德怀叹了口气说:"前方很紧张,很多干部家属都没去,我怕她去后影响不好。所以,她在那里,我整天如坐针毡,怕人家说闲话嘛。"说罢,离开了这个话题,对周总理说:"啊呀,在这里住了这么长时间,真把我闷死了。我马上要回朝鲜去,你今天来是不是批准我出院回朝鲜的?"
周总理说:"我是为你的工作来的,可是,不是要你回朝鲜。主席决定你在中南海工作。"
"到中南海?"彭德怀十分意外,"那地方不是我呆的,你就别拿我开玩笑了。"
"不是开玩笑!"周总理认真地说,"主席让你去专任军委常务副主席,主持军委常工作,这样可以为我分担一部分工作。"
彭德怀刚刚兴奋的心情没有了,他忧虑地说:"我不回朝鲜,总部一大摊工作谁来主持呢?"
周总理说:"那里有陈赓啊,你还不放心他吗?不过,最近中央还想调他回国。"
"调他回来做什么?"
"中央考虑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国际形势,尤其朝鲜战争所表现的交战双方在技术装备上的重大悬殊,我们不能停留在小米加步枪的时代,迫切需要现代化装备,要造就一大批军事技术干部,也就是说,准备筹建军事工程学院,着重培养军队的科技人才。陈赓早年进过黄埔军校,又在苏联军校深造过。而且,不久前去过越南,现在在朝鲜指导作战,作战经验丰富,由他筹办军事工程学院是非常适合的。"
彭德怀很赞成中央的决定,他说:"中央真是知人善任,不知这座学校地址在何处?"
"中央打算以西南军区第二高级步校、华东军区科学研究室的教员为基础,校址选在黑龙江哈尔滨市,从志愿军三兵团里抽调干部组建。你觉得如何?"
"好是好,"彭德怀心系朝鲜,问道,"他一走,志愿军总部的工作交给谁呢?"
"本来考虑交给宋时轮的,不过,现在中央初步决定要将他调回国,创办军委总髙级步兵学校。所以,考虑将杨得志由十九兵团调到总部,担任志愿军第二副司令员,负责作战。杨得志刚到总部,不熟悉情况,只能任副职,你看物色谁代替陈赓的职务好一些?"周总理征求彭德怀的意见。
彭德怀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我看邓华行,他虽然在板门店谈判,谈判工作由朝鲜的南日大将挑大梁,后面又有李克农、乔冠华作指导,邓华可以两头跑跑,在总部蹲一段时间,再到板门店谈判也可以。"
周总理考虑了一会儿,点头说:"我个人同意你的建议,你出院后,我们到主席那里去谈工作,再提出来议议,然后敲定它。"
5月5日这天,周总理代表毛主席来到医院看望他后,同意他出院。彭德怀打点行装,被安排在中南海的永福堂。
二、彭德怀自认为不合适在中南海工作,想要解甲归田永福堂是个不大不小的四合院,前院住着任弼时的亲属,东边两边厢房供身边工作人员居住。彭德怀住在北屋。这里环境静,绿树怀抱,鸟语花香。他在医院虽然医护人员来来往往,声音嘈杂,却睡得很香,往往一觉睡到天明才醒。可是,他住在十分安静的永福堂之后,反而难以入睡,几乎通宵没合眼。这是为何?
原来,彭德怀有了心事,躺在床上,他的头脑中想的是周总理与他的谈话。周总理提出要他出任军委日常工作的事,他不知道该不该答应?他联系到过去以往的教训,感到自己性耿直,脾气不好,性子急,不适合在军队上层担任重要职务。
彭德怀的自尊心极强,从周总理嘴里得知中央决定组建一批军事院校的事,而担任筹建工作的刘伯承、陈赓、宋时轮等等,这些人都是些老资格,不是黄埔出来的,就是从苏联留学回来的。再想想自己,仅仅在湖南陆军讲武堂呆过一年,文化水平又不高,不能适应新形势。再说,自己年龄也不小了,这么大年龄占着位置,影响年轻人上来,与其干不好让位,不如现在就不占这个位。
他的头脑里翻腾着,一会儿想到这,一会儿想到那。他又想,不在军队干,到哪里去呢?他的头脑中突然出现了"封疆大吏"王震的影子。王震原是彭德怀指挥的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他率部进军新疆,担任中共新疆分局书记、新疆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后来又负责抓农垦。那时的《人民报》经常报道王震深入农村抓生产的事。彭德怀觉得自己也是农村人,熟悉农村,最好能像王震那样,到边远的地区抓抓农业生产。促使他产生这个念头的还有一件事,那是在入朝之前,他在担任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期间。
有一次,他坐着吉普车到最边远的一个县巡视工作,回西安途中,车子拋锚,停在一个村子附近修理。天黑了,他和秘书想叫开一家老乡的门,进去休息一会儿。可是,大门久叫不开。大约过了半个小时,才从里面走出一位瘦骨嶙峋的70岁左右的老人。彭德怀和秘书进门后,用手电筒四下照了照,想找条板凳坐一坐。谁知一照,把他俩吓了一跳,坑上挤着男女老少7人,一个个赤条条地只盖着一些乱草。老人不知道他俩的身份,颤抖着说:"老总,咱们家很穷,连条板凳也没有。"
彭德怀明白了,这家人只有一套破烂衣服,此刻正披在老人的身上。彭德怀和秘书尴尬地退出来。后来,他俩又看了村上其他几户人家,情况都八九不离十。彭德怀的心情十分沉重,新中国成立后,农村人口占大部分,共产党赶走了蒋介石后的主要任务,应该是让农民尽快地过上好日子,至少要让他们有吃有穿才行啊。那时,他就下定决心,要好好改造大西北。现在朝鲜战争进入尾声,如果让我主持军委工作,还不如改行当农业部长,或者到边远的省份去抓抓农业也行,为发展农业做一点贡献,了却自己的心愿。
三、彭德怀多次拒绝中央任命,主席不悦,总理打圆场几天后,彭德怀在电话中向周总理透露了自己的想法,周总理回答说:"你刚从医院出来,再养养身体,不要急于工作。你的工作中央会考虑的。"
周总理认为,彭德怀提出不担任军委工作的想法,是他太谦虚。再说,彭德怀是朝鲜战场上的一把手、总指挥,刚从朝鲜回来,如果改当农业部长,中外人士会怎么评论?也许有人认为彭德怀在朝鲜表现不好,也许有人认为彭德怀做错了什么事。当时,有什么充分的理由将一位劳苦功高的大功臣轻易改行当农业部长?显然是不可能的,于情于理都说不通。特别是那时苏联和东欧国家,把彭德怀宣传成举世无双的英雄,彭德怀是当时国际风云人物,中央不可能答应他去当农业部长。
两个月后,周总理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提议把彭德怀留在北京,以军委副主席身份兼代总参谋长,主持军委常工作。大家感到彭德怀在历次革命战争中表现杰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仗,打得漂亮,打出了军威和国威,这样的大功臣安排在这个位置上不过分,完全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又过了几天,周总理把中央的决定向彭德怀作了传达。彭德怀焦急而又十分诚恳地说:"总理啊,我的请求你们应该考虑考虑嘛!我同你共事风雨同舟几十年,我这人的脾气臭,爱发火,嘴巴不严,说话不中听等缺点,多少年了,你是了解的。我想通了,像我这样的人,打了一辈子江山,不能露出丝毫的倨傲,最好没有一兵一卒反而最安全。在上层办事,一个即使没有野心的人,说错一句话,办错一件事,稍有闪失,就会落个野心家的罪名。所以,我这大炮筒子不适合在这个岗位上,还是让我去当农业部长算了。"
周总理看着彭德怀一脸紧张的样子,不由仰脸哈哈大笑,说:"彭大将军在朝鲜面对千军万马联合国军毫无畏惧,为什么回国住了一段时间医院,就想解甲归田呢?我真不理解。不过,中央已经作了决定,中央的纪律你是知道的,全党服从中央,个人服从组织,既然中央已作出了决定,个人应该愉快地服从组织安排,你说呢?"
"我选择干农业不是一时的灵感,是经过长期的独立的思考而决定的"彭德怀口气坚定地说,"我要到主席那里去反映我的要求。"周总理随口说:"那你去试试吧,我估计主席不会同意你的要求。"
这天晚上,彭德怀和周总理来到了菊香书屋,毛主席正同聂荣臻谈话,见彭、周二人进来,便招呼他俩坐下后,对彭德怀说:"怎么样?思想通啦?"
彭德怀说:"我想来想去,总感觉到我当总参谋长不合适,想担任王震那个角色比较好,搞搞农垦事业。至于总参谋长可以让高岗来当,高岗也是个人才嘛,党政军工作都能抓得起来。"
这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彭德怀不了解毛主席的心思,将问题搞得越发复杂和不可收拾了。毛主席听了,没有马上回答。他点燃了一支烟,深吸了一口,又慢慢地吐出袅袅轻烟。彭德怀以为毛主席不吭声就是同意了他的意见,露出笑脸问道:"看来主席是同意了我的意见,这一下我可以同锄头钉钯打交道了。"
不料,毛主席面色严峻地对彭德怀说:"你推荐高岗当总参谋长我不同意,高岗就没有缺点吗?他真是你说的是个全才吗?"
彭德怀没有想到此时毛主席对高岗有看法,正准备寻找时机解决高岗的问题。对毛主席提出的问题,彭德怀还不以为然,随口又说:"那高岗不适合,小平同志也可以嘛。"毛主席仍旧摇摇头说:"小平有小平的事,我看中了你,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是个名扬中外的大功臣,给你一个总参谋长职务低了一点呢?"
毛主席的这句话分量不轻,使彭德怀突然清醒了。他呆愣了好一阵,不知该说些什么。他真是后悔莫及。越是不想卷入高层,结果越是事与愿违,让主席再一次误解了自己。这时,他几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马上解释说:"主席啊,我不想当总参谋长,并不是嫌职务低,你误会我了。我原来就是农家子弟,我的最高理想是粗茶淡饭,柴门陋室。我曾在西北局工作过,西北地区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我至今仍不能忘却,一直在脑海里萦回。"
周总理赶忙从中调和,打圆场说:"老彭说的是真心话。"
毛主席的面孔这时才稍稍有了一丝笑意,他对彭德怀解释说:"叫你担任总参谋长职务,实际上是让你恢复1947年以前的职务,七大以后至1947年这段时间,你就是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自你担任西北野战军司令员以后,你的职务由恩来接替。建国后,恩来工作太忙,由向前接任过一段时间。向前病倒了,又由聂荣臻代理。聂荣臻身体也不太好,他几次累倒在作战室里。后来,林彪顶替了三个月也病倒了。恩来不得不再次挑起这个担子。恩来身为总理兼外交部长,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际外交事务已经够他忙的了。现在你从朝鲜回来,由你分担一下恩来的工作,不是很好吗?全军一半在朝鲜轮战,情况你最熟悉,可以说是轻车熟路,如果换个别人,要从头学起嘛。"
周总理插话说:"老彭啊,我看主席已经把他的想法全说出来了,我一人确实承担不了那么多工作,你我是老战友了,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我累倒吧。况且,这个职务原来就是你的,现在不过是物归原主而已。"周总理开起玩笑,想缓和一下气氛。
四、副主席任命保留,总参谋长由粟裕担任可是,彭德怀的心情是无法轻松起来的,他见毛主席、周总理已经将话说到这个份上,自己已经落得个敬酒不吃吃罚酒的地步,再推辞不是不识时务吗?反而引起主席的更大不满和反感。于是,只得说:"那我就试试,如果不适合,请中央另请高明。"
毛主席掸掸手中的烟灰,目光停留在乳黄色的台灯罩上,良久突然转过身子,对周总理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是韩愈说的吧?"周总理正欲回答,毛主席继续说道:"也不要把老彭的弓弦拉得太紧了,总参谋长他就不兼吧。把副总参谋长粟裕提为总参谋长,由他多管管具体的事,老彭就专门负责军委日常工作的大事,你看如何?"
"粟裕有战略头脑,巧于运筹,而且,他从华东到北京担任副参谋长已有一年多时间了,熟悉了方方面面的情况,总参一摊子完全可以交给他,这样可以减轻老彭的工作量。"周总理对毛泽东的提议十分赞成,笑着对彭德怀说:"怎么样?主席这样安排你满意了吧?"
彭德怀点点头。
毛主席对彭德怀说:"老彭啊,你虽然在北京军委工作,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的帽子你还得顶着,邓华是代司令员兼代政委,今后朝鲜战争的重大决策你还得拿主意定方案,有关朝鲜战争的对外文电还得以你的名义出现。"毛主席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轻松地说:今天开会终于把老彭的任职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