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听风者”
水下“听风者”
海浪声、船桨声、鲸鱼的叫声……北部战区海军某部声呐班长蒋金良对远海大洋水下世界的声音非常熟悉。
这是独属于声呐兵的“绝活儿”,透过这些海浪、海洋生物和各型船艇发出的噪声,蒋金良能够准确甄别出目标舰船的发动机和螺旋桨声,以此获取所需的信息。
“声呐是潜艇的‘眼睛’和‘耳朵’。没有声呐,隐蔽的潜艇就像人闯入川流不息的车流,随时可能遇到危险。”这名90后声呐兵说,“声呐很重要,声呐兵更要精益求精。”
蒋金良与声呐结缘于2013年,那时他刚入伍不久。在海军潜艇学院学习期间,一次声呐兵选拔测试上,这个来自湖南省西北部偏僻山村、日日枕着鸟叫虫鸣入睡的年轻战士崭露头角。
在教员连续播放了一系列声音和信号后,蒋金良凭借对声音的敏感,准确辨认出了其中大部分内容,而在此之前,他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声呐。
在场的教员们惊叹不已。此后,这名“天赋型选手”顺理成章地成为一名声呐兵。在校学习期间,“天赋”“潜质”一度成为他的标签,如今回想起来,蒋金良笑着自嘲“感觉还不错”。
但蒋金良很快发现,天赋只是“敲门砖”,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声呐兵单靠天赋是不行的。
下连后不久,新兵组织上艇训练。脱离书本,实际操作起装备,蒋金良背得滚瓜烂熟的理论知识开始“不够用”。装备并没有如他设想的那样正常运转,束手无策时,老班长孙君明走过来,简单几下操作便解决了问题。
“天赋没什么了不起的,努力才是制胜的秘诀。”从那以后,综合模拟楼声呐模拟训练器前的座位,成了蒋金良的“常驻地”。休息时间,蒋金良也常常在那里加班训练。
2017年备战海军声呐兵专业比武时,蒋金良常常训练到深夜,耳机一戴就是一天。战友卢庆梁多次看到蒋金良去餐厅的路上还戴着耳机,这让他佩服不已:“一个人一刻不停地听噪声,怎么能坚持得下来呢?”
“就是想拿第一,就是想做到最好。”蒋金良说。事实上,接连不断的噪声“轰炸”也曾让他“吃不消”,“耳廓被耳机一直压着,嘈杂的声音响起,耳膜就像针扎一样疼。”他就改为训练单耳听力。一边耳朵疼,就用另一边听,不然“练习中断了,对声音的敏感度就要下降了”。
海军声呐兵专业比武中,蒋金良如愿夺得第一。卢庆梁记得,夺冠归来的蒋金良并没有多么兴奋,反而在加班梳理差距与不足,修订下一步的训练计划,“和往常一样认真”。
在蒋金良看来,声呐专业训练没有尽头,实战才是检验成绩的唯一方式。任何一种舰船设备的更新迭代,任何一片海域的航迹拓展,都催促着声呐兵要不断学习,掌握更多、更新的信号知识。
一次出海执行任务,潜艇遇上大风浪。当时正好是蒋金良轮班值守,整个舱室剧烈摇晃,设备都抓不住。
“人都晃晕了,只有一个感觉,就是想吐。”但蒋金良知道,越是在风浪中,声音越嘈杂不清,危险随时会靠近。凭借毅力,他死死扣住两只耳机,把精力集中在辨识信号上,最终确保潜艇平安驶出风浪区。
如今,蒋金良能够从10余种杂糅噪声中,准确甄别目标舰船的发动机与螺旋桨声,并进一步判断其国籍、型号,甚至舷号。
战友们开玩笑说蒋金良是远海大洋里的“听风者”,他很喜欢这个称呼。除了辨识目标信号,蒋金良也享受着水下世界好玩儿的声音。
“声音就是画面。潜艇里看不到海底的样子,但那些虾叫、鱼叫、鲸鱼叫,构成了想象中热闹的海底世界。”蒋金良笑着说,“我热爱声呐,我要当好声呐兵。”
入伍前,蒋金良和大多数90后男生一样,喜欢打篮球,喜欢“出去跑”。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当他从电视里看到军人身姿挺拔、步伐铿锵地走过天安门广场,便下定决心,“要当兵,要当一名好兵。”
入伍7年,蒋金良“一刻不敢放松”,他始终保持着记录、整理经验教训的习惯,这些学习方法和训练计划记了几大本。战友们遇到难题,蒋金良总会带着自己的笔记前去辅导。去年,他“收了”一个新下连的“小徒弟”,便将自己出海执行任务的经验倾囊相授。
有人说,蒋金良是水下声音世界里的“大师傅”,蒋金良并不认同,“还有比我经验更丰富的老兵,还有我没学过的声音知识,要永远明白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断进步。”
“生活不能满足于现状,要精益求精。”这个水下“听风者”说。
2018年,蒋金良因成绩突出被海军评为“新时代海军优秀青年”,随后又获得了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