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无法在我国雷达面前隐身导致F117退役?自身缺
盛极一时的F117战斗轰炸机
1983年,一款新型的战斗轰炸机在美国空军服役,当这款战机的图片第一次出现在国内时,引起的轰动不可谓不大:采用大量棱形直角的独特外形、炫酷又神秘的黑色涂装,尤其是它把隐身概念第一次摆到了人们面前,一款无法被雷达捕捉到的战机,在当时几乎就是“神话”般的存在,而在1983年,歼8战斗机刚刚开始服役。
F117在服役后不久的1989年就参加了首次实战,当时这款战斗机在巴拿马上空如入无人之境,甚至可以在几十米的低空进行投弹。随后在1991年发生在伊拉克的“沙漠风暴”行动中,F117发动了大量空袭并屡屡得手,但伊拉克的防空雷达根本无法捕捉到这款战机,两场军事行动让F117更是名声大噪,风靡一时!
退役之初的F117,依旧具备强大的隐身优势。
从1983年首批交付到2008年最后一架退出现役,F117的整个服役周期历时25年,退役之时,除了美国空军的F22外,并没有其他任何一款战机可以在隐身方面与其媲美,因此F117的退役很多时候会被认为太早了。在F117的服役阶段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1999年在南联盟被击落一架,有观点认为这次战例我国的防空雷达发挥了关键作用。
事实上在1999年,F117的隐身优势依旧明显,没有任何一款雷达可以实现对其有效探测,退役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自身缺陷太多,而且这些缺陷首先就是隐身。虽然F117生产了59架数量不少,但这款战机实际上是美国对隐身战机的过渡试验性质的机型。上世纪60年代,科学家乌非莫切夫提出:一个物体对雷达波的反射强度与其大小关系不大,而是与物体边缘布局相关,F117的设计正是遵循了这一理论。
F117存在的缺陷
我们知道战斗机的隐身能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气动布局的优化,另一个就是隐身涂层。F117虽然同时使用了这两种隐身方法,但限于当时隐身涂层的发展,其隐身能力主要还是来自于气动外形。为了一个隐身能力,F117的外形设计极为独特,甚至被形容为“可以飞起来的砖头”,即便如此,在F22服役后,两者的差距还是显而易见。F117设计理念并不落后,但前提是不要去与F22相比,落后就要淘汰,这是F117退役的原因之一。
其次是作为一款战斗轰炸机自身性能的原因,可以说,F117为了一个隐身性能,牺牲的地方太多!独特的菱形布局带来隐身能力的同时,造成了F117机动能力差,飞行速度慢,F117的基本不具备空战能力,一个横滚几乎能把机翼折断,0.9马赫平飞速度时作战半径不足1000公里,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款战斗轰炸机,F117的最大载弹量只有2吨,与其功能定位极为不符!
F117如果不退役,放到今天基本无所作为。
一架战斗机如果基本性能太差,即便隐身能力再强也算不上是优秀的战机。来看看歼20和F22,即便不靠他们的隐身,单纯依靠机动性、作战半径和挂载能力,仍然属于先进战机,而F117如果没有了隐身能力,最多是一款二代机的水平。因此,F117的退役与我国的雷达没什么关系,也不存在退役过早的问题,而是美国空军已经有了更好更多的选择:2008年美国空军已经装备上百架F22,并且最新的F35即将交付,此时的F117退役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