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的指挥艺术|攻势防御与敌后游击战,平型关
胡渡先生
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以劣势装备一举歼灭日军精锐第5师团21旅团一部1000余人,击毁汽车上百辆,马车200辆,缴获枪炮1000余支(门)和大批军用物资。林彪作为115师主要指挥员,其战术思想正是在井冈山斗争中逐渐形成的短促突击。
1935年,林彪在《论短促出击》一文中认为,短促出击不是阵地战而是运动战,就是对于从堡垒内出来做短距离(约五到十里)推进筑堡的敌人,乘其立足未稳时,出其不意地予以迅速、短促的突击,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因此在战斗前,应当对敌情和地形要调查清楚,做出预判;当敌人脱离堡垒掩护,进入我军预先选定的出击地域时,首先断其退路,然后从敌之两侧发起突击,接着正面部队配合进行反突击或攻击前进。
林彪认为,短促突击最主要的保持军事秘密,防止敌人发现我军作战企图;同时一旦突击开始,就要坚决、果断、迅速、干净地消灭敌人,千万不能有任何动摇、犹豫和迟缓;而且,为了便于机动作战,除了有把握坚守的地方,不应该到处修工事、建支撑点,防止为敌所用。这一作战思想在第五次反围剿时逐渐形成,在平型关得到了灵活运用和提高。
当时,日军自大同南下进攻,前锋进至平型关外,国民党军退守雁门关、平型关一线,想要坚守内长城防线。为配合国民党军作战,迟滞敌人的进攻,115师隐蔽集结于平型关以西60里的西大营镇待机。经过多次现地勘察,林彪等人认为这一带地形沟壑纵横,便于隐蔽,而且能够对日军形成较大的包围,非常适合打伏击。
下定作战决心后,林彪命令685团迎头截击,并阻止前方日军回援;686团中间突击,分割歼灭沿公路开进的日军;687团断敌退路,并阻击日军后来增援;688团为师预备队。为了隐蔽作战企图,战斗前夜(24日),各部队才冒着大雨和山洪进入伏击地域,并于拂晓前做好战斗准备。25日7时许,日军全部进入伏击地域,115师发动突击,先截头、后断尾、再分割包围,只用了6个小时,就将被围的日军消灭,充分体现了勇猛、迅速、果断、干净的作战原则。
战后(10月17日),林彪总结了《平型关战斗经验》(十二条),并结合几个月对日军作战实践,(12月5日)形成了《对日作战经验》(十五条),本文综合如下:
一是敌人武器装备先进,采取分路进击的外线作战,我军不应处处设防、被动防御,而应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运动战法,也就是攻势防御。
二是日军骄惰,不爱做工事,统一穿皮鞋,不善于抢山,我军可诱敌至山地,乘其立足未稳进行突击,此时敌飞机、大炮、骑兵的作用也会大大减弱。
三是日军战线越来越长,以八路军目前的兵力和装备,在敌后进行侧击和游击是最好的战法;
四是战斗开始后,我军必须猛烈冲锋,进行肉搏战,使敌人的炮不好使,手榴弹是敌最怕之武器。
五是敌人怕夜战,我军应急利用夜战消灭敌人。在有月光之夜,可进行大规模夜战;在有星光之夜,可进行小规模夜战;在黑夜可进行扰敌之夜战。
六是日军作战经验和吃苦精神均不如我军,战术就是《战斗纲要》上那一套,缺乏随机应变;而且其攻击精神并不高,残敌拒不缴枪,并非勇敢坚决,而是怕被俘后杀之,因此不难以政治宣传瓦解之。
七是平型关之战,我军隐蔽于敌前进道路两侧三十里至六十里,时间达一星期之久,在群众帮助下,隐蔽了作战企图,购买粮食、搬运战利品、转运伤员也都有群众帮助,可见群众工作之重要。
八是针对敌伪政权,我军应多派游击队深入敌占区,牵制与削弱大敌,消灭与驱逐小敌;收复失地,破坏为组织;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政权、抗日武装;收容溃散官兵,使之继续抗战。
平型关战斗是八路军首次对日军作战,也是全面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林彪作为一线主要指挥员,这些总结和思考非常宝贵,为毛泽东筹划抗日战争的战略全局提供了宝贵的作战经验。1937年10月,115师主力转至吕梁山脉,聂荣臻分兵3000留在五台山地区,在敌后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