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亲情与政治的博弈:《清平乐》中刘太后为何不

导语

热播电视剧《清平乐》以正说历史传奇为创作基调,展现了宋朝第四任皇帝宋仁宗赵祯一生的喜怒哀乐。电视剧开篇就拨开"狸猫换太子"的戏说烟云,还原了赵祯的身世真相:他确实并非刘太后的亲子,而是她的侍女李氏所生,自幼被刘氏视如己出养大,但这是其父宋真宗出于政治考虑而默许的,并非单纯的后宫斗争戏码。

亲情与政治的博弈:《清平乐》中刘太后为何不

(《清平乐》刘太后剧照)

据《宋史》记载,赵祯直到刘太后六十五岁寿终正寝后,才被叔叔赵元俨告知他的生母"死以非命",于是"仁宗号恸顿毁,不视朝累日,下哀痛之诏自责"。后来他亲自确认,无论生前待遇、娘家亲人还是丧葬规格,刘太后私下都对李氏十分优厚,于是感慨:"人言其可信哉!"但是,赵祯十三岁即位,由刘太后垂帘代理军政国事长达十一年,直到她去世后才得以亲政。那么,刘太后为什么愿意厚待仁宗生母,却至死不肯还政呢?

亲情与政治的博弈:《清平乐》中刘太后为何不

(《清平乐》八大王赵元俨剧照)

一、刘太后临朝称制名正言顺

刘太后刘娥并非养在深闺的娇弱女子,她本是益州华阳(今四川成都华阳)人,自幼父母早逝,孤苦无依,曾以拨鼓卖艺为生。长大后嫁给银匠龚美,却被他带入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卖掉。刘娥辗转与当时还是襄王的宋真宗相遇,曾被宋太宗下令赶走,真宗即位后入宫为嫔妃四品之末的美人,竟然因为"无宗族"而让前夫龚美改姓刘,认其为兄。十五年后,四十三岁的刘娥成为皇后,要知道唐朝武则天当皇后时才三十二岁!可想而知宋真宗顶住赵安仁、李迪、杨亿等大臣强烈反对的压力,一定要立她为后的坚决态度,而其中的重要砝码就是两年前赵祯的出生。作为出自刘娥宫中的唯一皇子,几乎等同于她的亲子。

亲情与政治的博弈:《清平乐》中刘太后为何不

(《清平乐》少年宋仁宗赵祯剧照)

宋真宗晚年饱受中风困扰,病情时好时坏,"性警悟,晓书史"、"凡处置宫闱事,多引援故实,无不适当者"的刘皇后,无论是理论知识储备还是处事能力都十分过硬,自然成为他的得力助手。早在真宗朝,"政事多中宫所决"的刘后时代就已经开始了。真宗后来因为刘娥渐渐过分干预朝政而觉得意难平,心生忌惮之余甚至迁怒到自己当时唯一的儿子。帝后之间的权力角逐导致朝局波谲云诡,以枢密使丁谓为首的皇后党和以宰相寇准为首的太子监国拥护者争斗此起彼伏,但到了他驾崩时最终还是留下了"军国事兼权取皇太后处分"的遗诏,刘娥自此名正言顺地以"垂帘听政"的形式实际执掌皇权,成为宋代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太后。

二、刘太后待仁宗既是严母又不乏慈心

《宋史》上说:"太后保护帝既尽力,而仁宗所以奉太后亦甚备。"作为嫡母,自皇后时期就逐渐为真宗分担政务的刘娥根本无暇亲力亲为抚育幼儿,于是把赵祯托付给杨淑妃照管,让他幼时有母亲角色可以依赖,年岁稍长再注重严格教养。这确实是周全考虑孩子身心健康的做法,再严苛的士大夫,如司马光,都盛赞刘娥管教少年天子"最有为法"因此赵祯从小对刘娥并不十分亲近,但敬服于她的恩威并重。《清平乐》中仁宗象征性裁撤地太后宫中菜肴时去掉了一道青蟹,这一让刘太后微微莞尔的孩子心性细节,其实就源自于真实的历史,刘娥曾因仁宗身体不好而禁止他吃虾蟹。

当仁宗选皇后时,刘娥认为他喜欢的王氏生得过分美丽,怕皇帝沉溺美色,对身心成长不利,于是一手促成性格鲁直的郭氏成为皇后,仁宗虽然不喜欢但也接受了。然而,刘太后转头就将王氏许婚给兄长刘美的儿子刘从德,仁宗对此也是敢怒不敢言,只是对她更加疏远了。这样看来,面对刘太后的不肯还政,仁宗其实也是有些束手无策的。

亲情与政治的博弈:《清平乐》中刘太后为何不

(《清平乐》青年宋仁宗赵祯剧照)

三、刘太后不愿还政的政治背景及心态分析

那么,当仁宗已经成年,并在从小所受的正统帝王教育下初显仁厚爱民的明君风范后,刘太后到底为什么一改"候皇帝春秋长,即当还政"的口风,至死不肯还政呢?这就要从当时的政治背景和她本人的心态方面来作分析了。

1、刘太后当政时期的政绩与弊端

刘娥的谥号为"章献明肃",打破了皇后用两字谥号的惯例,同时也开创了临朝称制的皇后使用四字谥号的先例。《宋史》对刘太后的政绩评价很高:"自仁宗初立,太后临朝十余年,天下晏然。"《续资治通鉴长编》还在这两句话中间加上了"内外无间"四字,以示皇帝从未与嫡母离心。仁宗亲政后,即使是对刘太后不还政的举动有诸多不满的大臣,如宋绶,在批评皇帝时都不由自主地承认他的赏罚号令不如太后垂帘之时。然而,正如历史上的太后当政时期都难以避免宦官和外戚势力膨胀的弊端,刘太后也面临着同样的两大难题。

原本是孤女的刘太后所扶植的刘氏外戚势力根基不牢,明眼人都能看出刘家不过一时风光。但是当皇室宗亲及大臣纷纷上书要求太后"卷帘"时,刘娥要么不予理睬,要么将人贬谪发配,也曾经当众表示对皇帝年轻而内侍众多的担忧,怕他心志不坚易受亲近侍从的影响和挑拨,即使大权在握也控制不好局面,至于没有明说的理由中未必没有对自己放权后晚年处境的顾虑。从刘太后留下的遗诰来看,她也确实担心仁宗,曾明言让他奉其养母杨太妃为皇太后"参决军国事",但最终在群臣的一致反对中不了了之,仁宗这才得以亲政。

亲情与政治的博弈:《清平乐》中刘太后为何不

(《清平乐》宫廷内侍剧照)

2、治国中坚力量坚决反对刘太后僭越

宋代始于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的陈桥驿兵变,立国后吸取唐代因藩镇割据而亡的教训,"杯酒释兵权"解除武将权柄,实行重文轻武的文治国策。宋太宗扩大科举取士的规模,由原来一榜取士数十人扩招至成百上千人,文人大量入仕,掌握官场实权和舆论制高点形成士大夫政治体系。至真宗、仁宗朝,进士及第的士大夫精英已经成为宰相、翰林学士等治国中坚力量,别说刘太后,就连真宗都不能再做到强势专权,说一不二。

这些多数秉持"以天下为己任"儒家理念的士大夫,在比较完善的台谏制度保护下,敢言不平事,刘太后执政时期一有僭越就旗帜鲜明地激烈反对,严防死守坚决杜绝她成为宋代武则天的可能性。如程琳向刘太后献上《武后临朝图》,方仲弓上书建议依武后旧例立刘氏庙,都招来了大张挞伐的士大夫舆论声讨,性情刚直如鲁宗道就果断发问:"若立刘氏七庙,如嗣君何?"让她为后世皇帝考虑。刘太后只好表态:"吾不作此负祖宗事!"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在这样的朝代背景下,刘太后掌权期间对赵家社稷的贡献再卓越,一旦还政必然会沦为深居后宫颐养天年的寻常贵妇,再也不能指点军国要务,这对于执掌政权多年的政治强人来说肯定是非常难以接受的,因此她不愿意放权。

亲情与政治的博弈:《清平乐》中刘太后为何不

(《清平乐》宋代三品以上士大夫官员剧照)

四、结语

综上可见,在电视剧《清平乐》中只出现了五集的刘太后,实际上有着与吕后、武则天如出一辙的卓越政治才干,她在皇后时期就已经实际参与政务,在宋真宗的遗诏下光明正大地成为了宋代第一位"垂帘听政"太后,执政期间国泰民安,成绩斐然。无论是否真有过称帝的野心,刘太后对于无上权势的恋栈是显而易见的,这应该就是她至死不肯还政于仁宗的最主要原因。然而,刘太后生在士大夫阶层跃升为治国中坚力量的宋代,文人的口诛笔伐具有空前的政治威力,想要效仿武后成为女皇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从刘娥本身的为人处世来看,她不是心狠手辣的人,从未大肆迫害异己,与仁宗的母子之情总体来看慈孝有加。不同于武则天的果敢开拓进取,刘娥在政治作为上也倾向于因循守旧求稳,缺少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铁血手腕,执国如执秤的制衡理念深刻影响了仁宗及其以后几代君主。她不仅生前严格遵循祖宗家法,任用墨守成规的稳重官员为宰相,如王曾、张知白、张士逊、吕夷简等,视改革建议为险途,病危时仍不忘叮嘱仁宗:"皇帝听断朝政,一依祖宗旧规。"因此,即使作为大权在握的太后贪恋权势,但章献明肃皇后在史书上并没有留下像汉代吕后、唐代武后一样的恶名,仁宗一朝,从皇帝到大臣对她的评价普遍都很正面。但是宋代之后,刘娥的民间形象却随着"狸猫换太子"等戏说作品而定格为"奸妃" ,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她把持朝政不放,还公然多次使用帝王仪制,临死前才撕扯着身上的天子服饰,以致于被看重封建伦常的卫道士文人妖魔化。

参考资料:

1、《宋史》

2、《续资治通鉴长编》

3、《挥塵录》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