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俄军士兵为何都坐在战车外面?因为坐在
俄罗斯战争大片《第九连》的剧照,不论是BTR–80轮式步兵战车还是BMP–1履带式步兵战车,几乎所有的搭乘步兵都是坐在车外面。
为啥要坐在外面呢?就是因为步战车内视野受到很大的限制,加上周围都是山区环境,敌情复杂的情况下,必须要有利于观察才行。
真实的战争场景也是这样的,这张图片就是“车臣战争”中俄军坐在步战车的车身上而非坐在“步战车”座舱里面。
电影也好、真正的战场也好,这些士兵为何不坐在由装甲保护的车内,坐外面不是很危险吗?不如说:敌人的轻机枪就会造成大量的伤亡…其实,坐在步战车里危险性更大!
图片上这辆辆BMP-2被反坦克武器炸的面目全非!如果有人在车内也会全部炸死,就算是当时没炸死,也会大面积烧伤,根本没法治疗,几天后全身感染溃烂当中痛苦的死去!
步兵战车的研制目的就是伴随主战坦克冲击敌人阵地并且保护承载步兵的安全,但为了车辆的保持机动灵活性,不论是履带式还是轮式战车,装甲都很薄!正面装甲厚度仅在30毫米以下的装甲厚度,这么薄的装甲仅能抵御大口径机枪在300米以外直射;而步战车两侧和顶部装甲更薄了,只有10毫米左右,这个厚度连12.7重机枪发射的穿甲弹都抵御不了,更不要说RPG一类的单兵“无后坐力”反坦克武器打击,甚至连单兵榴弹发射器的40毫米破甲弹都扛不住!
步兵战车由于装甲太薄基本上抵御不了反坦克武器和路边炸弹的打击,图片上M1A2坦克都被炸烂了,步战车就更抵御不了猛烈的爆炸了,另外步战车视线也受碍,驾驶员观察镜与坦克上的差不多,视线只有半张A4纸那么大,虽然步战车的车体上有几个射击孔,问题是这也不足以进行多角度的观察…。
还有就是步战车在行使的过程中车内温度非常好,特别是夏季或者热带地区,车内温度会达到50度以上和“桑拿房”一样,人在里面几分钟就会大汗淋漓了,这个时候你甭想有空调冷气,绝大部分战车型号都没空调,就是有也不能随意启动空调,因为车载电器设备和车载链炮都需要用电,开动空调后大量的耗电这些设备也别用了…正因为步战车的这些问题,所以大部分车内乘员都坐在车外,十几双眼没遮拦对四处观察要比步战车内的观察镜管用的多,遇到突发敌情可以迅速下车作战,这要比打开车尾后门出去快的多。
基于1970和1980年代设计的步战车“皮薄馅大”容易被击毁,21世纪后研制的步战车都以重型化发展,就是要提高装甲防护措施比如说:图片里的德国美洲狮战车,安装最高等级防护装甲后,整车重量达到了40吨,比一辆T55坦克都重,虽然防护水平上来了,但采购价格也是扶摇直上,一辆“美洲狮”要900万欧元,比主战坦克都贵,不是一般国家装备得起的。
以色列装甲兵有过多次大规模装甲战的经历,对于步战车的防护也是不惜代价的,甚至将新型的主战坦克改造成重型步战车,形成与主战坦克一样的防护力,图片上以色列的“雌虎”重型步兵战车,就是用“梅卡瓦3”主战坦克改造而成,重量接近50吨,可能是世界上最重步战车,它也使用1200马力发动机,所以“雌虎”的机动性非常好,厚装甲的车体,人员在里面抵抗“路边炸弹”甚至RPG时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现代基本不会出现大型机械化战争了,城市“攻防战”或者“治安战”反而很多,由于持续时间长,这类战场残垣断壁处处都是,成了攻防双方非常好的隐蔽场所,更严重的单兵反坦克武器全球泛滥,比如:图片里的叙利亚战场,反坦克导弹和RPG“一样多”…这对坦克装甲车辆的观察和防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装甲防护!
两次车臣战争中俄罗斯军队坦克装甲车辆损失惨重,许多人还没有发现敌人,就被消灭在了步战车里面,尸体惨不忍睹几乎都烧成焦炭…所以,有必要给步战车提高防护水平,给装甲增加一寸的厚度,就是保护了车内战士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