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明明不喜欢汉王的称号,为什么还要将国号
秦朝末年,起义四起,各路诸侯都忙着拉人占土地,这些诸侯当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以前六国的旧贵族,当然也有一些冒牌货,不过不管怎么样都要先拉起来一个招牌,结果就是齐、楚、赵、韩等等之前的诸侯国国号都快凑全了。
我们都知道秦朝灭亡之后历经了楚汉争霸,最后汉王刘邦取得了胜利,建立了汉朝,刘邦本人也成为了汉朝的开国皇帝,那么问题来了,在汉朝之前似乎没有听说有哪个诸侯国是以汉为国号的,为什么刘邦就偏偏选了汉当作了国号呢?
其实在最开始刘邦起义的时候,立的旗号和汉完全没有任何关系,公元前209年,起义军四起,刘邦所在的沛县县令听取了萧何和曹参的建议,把本县在外流亡的人召回来,以增加本县实力,但是沛县县令在召回刘邦时发现刘邦已经有了数百人的队伍,担心引狼入室,于是关闭城门不让刘邦等人进城。
刘邦见状,鼓动城内的人杀了县令,原本民众就对县令有所不满,于是顺势杀掉了县令,打开城门把刘邦迎进城中,萧何曹参都是文官,担心举事不成连累家人,于是众人都推举刘邦为领袖,并称刘邦为沛公,于是刘邦顺从众意,摆祭坛,立赤旗,号称赤帝子,揭竿起义。
这个时候的刘邦,和汉王没有半点关系,可以称他为沛公,也可以称他赤帝子,仅仅是无数起义部队之中很普通的一支。
后来刘邦因为久攻丰邑不下,听说项梁在薛地,于是带着数百人马前去投奔,项梁为刘邦增兵五千,刘邦终于攻下薛邑。之后,刘邦便成为了项梁手下的一员大将。这时候的刘邦,依然和汉王没有任何关系。
一直到了秦朝灭亡,刘邦率领楚军进入咸阳,在做着关中王的美梦的时候,项羽气冲冲的来了,自己苦拼苦打没有首先入主咸阳,倒是让你刘邦捷足先登了,这还了得,一定要杀之而后快,于是,项羽给刘邦摆了一场鸿门宴。
关键的时刻来了,鸿门宴的故事我们大家都是知道的,这里面还有一个很出名的成语叫作“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在这个时候,刘邦还是被称作沛公的,一直到了鸿门宴结束之后,项羽入咸阳,烧阿房宫,杀秦王子婴,又分封各路诸侯,在这个时候,刘邦才被封为汉王。也是这个时候,刘邦才真正和汉这个称号有了关系。
那么刘邦为什么被称为汉王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地理因素,刘邦的封地是巴蜀汉中共四十一县,所以被称为汉王,也就是说到底,汉王这个称号,是项羽给的,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刘邦非常不喜欢这个称号。
既然刘邦非常不喜欢这个称号,那为什么还是沿用了下去并且还把汉当成了国号呢?总体来说,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就是汉这个字在古代也算是一个比较美好的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泉水一开始流出水流较小的时候称作“漾”,逐渐多股汇聚变大之后称为“汉”,所以一开始汉这个字是对大河的通称。长江的第一大支流汉水其实就有这个意思,还有古人经常也说“天汉”、“银汉”其实也是这个意思,所以说道汉就会让人不由自主的想到天,因为两者经常会用在一起。
《汉书-萧何传》中曾记载,在一开始刘邦不愿意接受这个称号的时候,萧何劝说道:语曰天汉,其称甚美。所以刘邦才选择了接受,还有在后来刘邦立国号为“汉”的时候,应该也受到了这句话的影响。
第二,刘邦是源于无奈。虽然事实上是项羽给各大诸侯的封号,但是名义上还是要遵从与义帝芈心的,也就是说名义上应该是义帝芈心给了刘邦汉王的称号。可是项羽偏偏把义帝芈心给杀了,正好刘邦号召诸侯反楚没有正大光明的理由,于是就借着这一点,向天下诸侯宣告项羽大逆不道,号召众诸侯一同讨伐项羽。
从这一点上来讲,刘邦得首先承认自己汉王的称号,然后才能表示自己是正义的,项羽是邪恶的,这样才能从天下道义上压倒项羽,就算是最后刘邦取得胜利,也不能任意修改国号,如果立国时改了其他的国号,那不就等于向全天下承认自己也是背信弃义之人了吗?刘邦不改国号,也许也有这一层的原因。
不过无论如何,汉朝前后历经四百余年,对中华文化的影响非常之深远,以至于成为了一种习惯性的称呼,比如汉人,汉族,汉字等等,这个“汉”字,已经成为了中华文化举足轻重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