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民避战左良玉
左良玉,字昆山,临清人。官至平贼将军、太子少保,封南宁侯。《明史》记载:良玉少孤,育于叔父。其贵也,不知其母姓。长身赪面,骁勇,善左右射。目不知书,多智谋,抚士卒得其欢心。
左良玉初在辽东与清军作战,曾受侯恂提拔。后在镇压农民军的战争中,不断扩大部队,日益骄横跋扈,拥兵自重。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左良玉受封宁南伯。南明福王朱由崧即位后,又晋为侯,镇守武昌。
南明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三月二十三日,左良玉从武昌起兵,以“清君侧”为名,进军南京。四月,左良玉病死于九江舟中。子左梦庚率所部降清。
《明史》评价:左良玉以骁勇之材,频歼剧寇,遂拥强兵,骄亢自恣,缓则养寇以贻忧,急则弃甲以致溃。当时以不用命罪诸将者屡矣,而良玉偃蹇偾事,未正刑章,姑息酿患,是以卒至称兵犯阙而不顾也。
今人对左良玉的评价相当不高,主要是因为两件事。
第一件,不救北京。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朝廷下诏封左良玉为宁南伯,给他的儿子左梦庚平贼将军的大印,并许诺大功告成以后就让他们父子世代把守武昌。在给事中左懋第的一再督促下,左良玉终于拟定了一份出兵计划交了上去。可还没有得到朝廷的答复,北京沦陷的消息就传过来了。
其实,当时的情况下,不是左良玉不去救援北京,而是谁都不愿意去救援北京。拼命救援保明朝的将领大多被崇祯害死了(袁崇焕、卢象升),坑明朝的却被崇祯尊崇备至(洪承畴)。因此,按照左良玉的成长履历,不去救援是正常。
第二件,东进南京。
南明弘光元年(1645),宁南侯左良玉兴兵,以解救太子、讨伐马士英为口号由九江东下进军南京,谓之“清君侧”。
此举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南明弘光朝廷加速瓦解。因为,为了防御左良玉东进,马士英不顾清军已经南下的紧急军情,直接抽调江北四镇的兵力渡江防守,剿灭叛军。而随着左良玉突然去世,其子左梦庚干脆率所部降清。
此举的间接结果是,史可法在扬州眼巴巴地期盼着南明朝廷增派援兵,却不知当时只剩内讧之兵,没有御敌之师了。最后,史可法不得不率领三千余老弱死战扬州……
明史大家顾诚对左良玉的评价很贴切:勇于虐民,怯于大战。
崇祯九年(1636年),左良玉跟张献忠在长江流域你追我赶,前脚张献忠走,后脚左良玉来,不见面也不落后,左良玉每到一地,他的士兵必然疯狂施暴。突出表现在襄阳,张献忠离开后,左良玉随后跟进,以查流贼的名义,在城中到处强奸、杀人、抢劫,以至于襄阳百姓恨兵而不恨“贼”。
崇祯十年(1637年)正月,左良玉率部在安徽安庆以北与农民军作战。应天巡抚张国维三次发布檄文要左良玉入山搜剿,左没有响应,而是纵兵在当地掳掠妇女。屯居舒城一个多月后,河南监军的太监极力催促他,左良玉才向北去,这时农民军已经掠夺够了,进入山中。过后,淅川陷落,左良玉拥兵坐视,不去援救。农民军东下袭击六合,攻占天长,兵分几路占领瓜洲、仪真,打下盱眙。左良玉坚决不肯去救援,反让中州的士绅联名上书挽留自己。
崇祯十三年(1640年),督军杨嗣昌荐左良玉有“大将之才,兵亦可用”,拜为平贼将军。其后,在川陕一战中,杨嗣昌命令左良玉堵截农民军,左良玉袖手旁观,杨嗣昌九檄左良玉,左置之不理。由于左良玉观战不至,张献忠从容出川攻打襄阳,农民军大胜,杨嗣昌一气之下汤水不进而亡。
崇祯十五年(1642年),侯恂为督师发帑五十万犒赏左良玉所属部下。受此刺激,左良玉乃与李自成会战于朱仙镇。结果,左良玉大败,退至襄阳。开封再战,左良玉不敢迎战。李自成攻打襄阳,左良玉撤兵武昌。期间,左良玉向楚王要兵员、要粮饷,未能如愿,遂掠夺武昌包括漕粮盐舶。后退到九江后观望自保。待张献忠克武昌,朝廷严令出兵,左良玉才出战立足未稳的张献忠,收复汉阳。待张献忠入蜀后,左良玉再出兵收复武昌。
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左良玉率步骑二十多万人沿长江东下,四处抢劫烧杀,虽然明面上是“清君侧”,背地里却是因为李自成即将率领大顺军残部南下。
应该看到,左良玉从辽东一路走到荆襄,经历了明末几个主要战场的洗礼,总结了一套确实管用的生存经验。为了活着,面对强敌,能避就避,能拖就拖;为了活着,面对平民,能抢就抢,能杀就杀,这是那个时期的常态了。
欺弱怕硬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的。
左良玉的军力,虽然比明末江北四镇还要雄厚,组织体系却更为松散。左良玉的部队大多是明朝各地的溃军和流民,各成体系,左良玉与其称为统帅,不如唤做盟主。在左良玉死后,其子左梦庚虽然被推举继承了他的地位。但东有江北四镇,北有清军八旗,后有李闯顺军,在此绝境之下,左梦庚干脆投降了清朝,二十万大军一哄而散。
最后一提,明末《桃花扇》为何将左良玉的形象塑造的还算可以?
我认为,这主要是《桃花扇》的男主人公侯方域,是左良玉的老上司侯恂的儿子。而原版《桃花扇》中,侯方域最后避难栖霞山,在白云庵相遇女主人公李香君,在张道士点醒之下,二人双双出家。男一号他爹的老部下,是不是要注意点舞台形象?
在抗日战争时期,剧作家欧阳予倩先生曾改编过这部剧本,将结尾改成侯方域剃发留辫,改换清服入仕,找到李香君后,李香君愤而和其断交,以讽喻当时的卖国汉奸汪精卫之流。
1964年,新中国剧作家梅阡、孙敬把它改编成电影剧本,采用的是欧阳予倩剧本的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