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不给李鸿章拨款购买军舰,奕䜣:聚九州
翁同龢是一个怎样的人,也许当时的人会有一个更准确的评价,在甲午战败后,光绪帝曾询问已经垂垂老矣的恭亲王奕䜣“翁同龢如何?”
恭亲王闻后老泪纵横,托起病重的身躯,攒足了气力对光绪帝说到:“聚九州之铁不能铸此错人!”
大概也正因为如此,在翁同龢死后,光绪皇帝对翁同龢极为反感,甚至到了痛恨的地步。
其实,翁同龢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光绪的老师,而且也是同治帝的老师,其在晚清时期的影响力可见一二。
作为当时江南的名门望族,翁家本来就是书香门第,到翁同龢这代也没有丢了祖上的脸,在咸丰六年考中状元,是学而优则仕的典型代表。
后来更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家族势力的推送下,一路从礼部侍郎做到户部尚书、工部尚书,
最后官居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
作为一名读书人,翁同龢很在乎名声,他曾经顶住巨大的压力,不惜得罪很多权贵,也要将“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翻案,并且严肃处理了一件发生在云南的军费报销贪污案,在当时获得了极佳的口碑,当时的光绪帝还称赞翁同龢是大清之楷模,朝廷之典范。
然而当关乎到大清国运的时候,翁同龢却只剩下了迂腐和自私。
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曾痛定思痛进行了一次洋务运动,虽然在现在看来是一次失败的变革,但是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之前,全世界都很看好清政府的变革。
在钱袋子充足的情况下,清政府也将海防建设提上日程,1888年12月17日,由李鸿章主持海军衙门编写章程,将前后购买与自产的22艘大小军舰和各类辅助舰船正式统一编建,成立了当时大清唯一的常备海军。
这支海军就是后来的北洋水师,对于这支舰队,西方列强十分看好,在一份关于世界各国海军吨位的排名中,清政府以世界第八,亚洲第一而名扬世界。
为了维护北洋水师,清政府还拟定了每年以400万两的经费维持海军的开支建设,令人惊愕的是,自成立开始,北洋海军再未添置一舰一船,未购一炮一弹!
处于劣势的日本海军却在明治维新的改革下,不断购置军舰,提升海军实力。
那北洋海军的军费都到了哪里?有人说是慈禧太后挪用了海军3000万两经费修建颐和园,致使北洋海军无经费发展……
事实上,慈禧挪用海军经费的数量并不多,按照1889年海军衙门会办、庆郡王的奏折记载:“以今岁而论,每年交拨三十万两工程处应用颐和园。”
由此可见,其实北洋海军还是有钱的,为何却不能购买新军舰呢?
其实,这都是翁同龢作为户部尚书进行的掣肘,翁同龢拒绝拨款的原因是,海军已经建设完成,结果一点作用都没有,就是一个光吃饭不干活的摆设。
如果说翁同龢不给北洋水师拨款是出于政见不和倒也没有什么,关键是作为户部尚书的翁同龢在给慈禧准备寿诞的时候,那是不管多少钱都能够凑得出。
当然,在1887年黄河决堤,数百万人受灾的时候,翁同龢也积极筹措款项,毕竟这种钱都拿不出来,那可是要挨骂的。
可以说,翁同龢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朝堂上表现自己是清流,十分爱护自己的名声,然而对掌握实权的慈禧太后却极为恭顺。
对于政敌李鸿章,则是斩尽杀绝,全然不顾国家大势的发展,在日本对中国虎视眈眈的时候,翁同龢竟然逆历史潮流,掣肘海军发展,原因就是因为李鸿章是他的政敌。
李鸿章跟翁同龢成为政敌,一方面的原因是,当时“帝党”和“后党”之争,李鸿章自然是慈禧的人,而翁同龢是光绪的老师,想让光绪亲政,为此不断打击李鸿章,并且不惜浪费钱财讨慈禧欢喜,让慈禧到颐和园养老。
另一方面原因则是,李鸿章曾经弹劾过翁同龢的兄长翁同书,导致翁同书被流放,按照中国古代文人的气节,这个仇要是不报,晚上都睡不好觉。
等到清日在朝鲜问题上不断摩擦的时候,李鸿章极力息事宁人,而翁同龢极力怂恿北洋水师与日本开战,这样既能让人知道亲政后光绪的权威,又能够借日本人的手打击北洋水师,削弱李鸿章,这样自己就能够获得更大的权力。
翁同龢会对光绪说出这样的话:“李鸿章如果能打赢,乃是朝廷之福,皇上之福;如果李鸿章输了,则治李鸿章督军不利之罪……”
李鸿章自知无法与日本一战,出于保存实力的角度,极力主和,到这个时候,翁同龢却站了出来,我们大清水师号称亚洲第一,为何不能够与日本一战?
很多人都认为李鸿章当时应该掌握绝对话语权的,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慈禧也担心李鸿章势力过大,因此有意打压,而光绪亲政后,更相信老师翁同龢,而不信任李鸿章。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作为读书人出身的翁同龢身边聚集了一大批高举仁义道德的清流,他们虽然啥也不用干,但是他们喊的声音响啊!针对李鸿章不愿出战的情况,直接说李鸿章将北洋水师当作私军,其心可诛。
甲午战败,李鸿章被当作卖国贼被骂的狗血喷头,翁同龢则躲在幕后,当日本政府指名道姓要李鸿章赴日本签署协议,在临行前,光绪帝问李鸿章“如何与日本议和”时,李鸿章难为地回答道:“割地之说不敢担承,假如占地索银,亦殊难措,户部恐无此款。”
翁同龢此时接过话茬:“但得办到不割地,则多偿当努力。”
意思是,只要保住颜面,不割地,赔多少钱,户部都能凑出来,假如当时翁同龢在甲午战争前有这个觉悟,大清也不会落得这副田地。
有些人说起道理来一套一套的,总是站在道德制高点,然而实际上却是一群精致的利己主义,就像翁同龢这样,不管如何,只要你弹劾我哥,我就要跟你斗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