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从普奥战争萨多瓦战役看普鲁士军
分进合击是普军总参谋长老毛奇提出来的机动性作战的思想,这是一种运动作战、由外向内发起的进攻方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外线作战”。外线作战的意思是指从二个或多个方向从外部向在中间的敌人发起进攻的作战方式,二战中德军装甲部队常用的钳形攻势就有点分进合击战术的影子。要想从多个方向对在中间的敌人发起进攻,首先就要保证两个先决条件:第一个就是军队的快速机动,普奥战争的时候四通八达的铁路就提供了军队快速机动的作战条件;第二个就是军队之间的快速联通,在普奥战争中普鲁士军队就大规模的运用电报联络,这使得老毛奇能够在远离战场的地方就可以指挥前线的普军,并使得多个方向的普军能够同时联动。
对于机动性作战,老毛奇是这样认为的,在野战中一支军队能够保证机动性,才能够优先占领战略要地,掌握战争中的优势地位,如果一支军队善于机动,就能够发挥出两支军队的作用。这个在腓特烈大帝时代就有过很好地例子,腓特烈先是率领普鲁士军队在西边的罗斯巴赫战役中击败法军,然后又迅速调头向东,全军快速前进,千里奔袭进攻东边的奥军,由于行军速度很快,所以腓特烈能够在奥军不知情的情况下优先夺占了洛伊滕战役中的战略高地,打了奥军一个措手不及。具体的可以看看我写的普鲁士军队的辉煌:罗斯巴赫战役中的战术运用和普鲁士军队的辉煌:来自列强的围攻和洛伊滕会战中的战术运用这两篇文章。
分进合击字面意思是分开前进、合起来进攻,就是把分散的兵力集中起来使用,但是这个集中兵力并不是指在会战前,而是指在战场上,就是到了打仗的时候才把分散的兵力集中起来,前进的时候兵力是分散开而且从不同路线前进的。老毛奇认为,如果在开战之时,军队能够从各个分散点同时向战场中的敌人发起进攻,就能够从不同的方向同时向敌人的正面、翼侧、后方进行攻击,那么战局就是对己方非常有利的,但是有个前提是保证自己的优势兵力,如果你兵力比对面还少的话,那就很可能被对面各个击破了,通常要做到己方的兵力是敌人的数倍。假如说我方在数量上占有优势,而敌人又是分散的,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少部分兵力牵制敌人的一部分兵力,然后集中大部分兵力从多个方向对敌人的另一部分兵力发动进攻,这就是机动作战的精髓。而能够反映出分进合击战术的例子,就是普奥战争中的柯尼希格雷茨会战,我们通常叫它萨多瓦战役。
1866年,德意志联邦内部爆发内战,联邦中两个最大的邦国,奥的利和普鲁士为了争夺霸主地位而发动了战争。双方开战后,普鲁士军队取得了初期的优势,老毛奇决定把原本呈防御部署的三路普军改为主动进攻,此时的奥军主力正在开向普奥边境的伊钦一带,下图橘黄色区域是奥军主力将要集结的地带,红色是普军三个军团的部署方向。老毛奇准备把三路普军采用分进合击的战术把集结在萨多瓦(图中橘黄色的区域,赫拉德茨)西北部伊钦一带的奥军主力给围歼掉;第一路是易北河军团,由比滕费尔德将军指挥约3.9万人,从萨克森的德累斯顿向东南进军,包抄奥军的左翼;第二路也就是第1军团由卡尔亲王指挥,带领约8.5万人,由西里西亚的格尔利茨向南突击,应对奥军的正面;第3路由威廉太子率领第二军团的约10万人,由西里西亚的尼萨向西南推进,包围奥军的右翼。三路普军合计约22.4万人,从三个不同的方向,同时向奥军合围;这就是“分进合击”中的分进,但是有个隐患普军的总兵力并不占优,而且从图中我们能看出来三路普军离着比较远,很容易被各个击破。
而奥地利主力军团有约20.5万人,另外还有2.5万的萨克森部队,由冯贝内德克将军指挥,奥军主力将集结在伊钦一带。由于普军兵分三路,因此奥军想阻拦三路普军的进攻,同时集中兵力先击溃普军的第一军团,奥军是这么想的,调集主力先打掉普军第一军团,然后转而面向西北,迎击普军易北河军团,在之后回头打普军的第二军团,这样可以把普军各个击破。奥军的这个部署也没错,从战术上分析应对的很合理,如果说普军是外线作战,那么奥军就是内线作战。但是事情的发展,往往事与愿违。
6月26日,南下的普军第一军团和易北河军团遇到了阻击的奥军左翼部队,但是很快普军就击溃了奥军左翼的先锋部队,奥军左翼只能后撤;第二日,普军的第二军团击退了奥军的右翼部队。29日,普军第二军团抵达伊钦,并击退了奥军部署在这里的第一步兵军,随后普军的第一军团也赶到附近,由于奥军前期损失过大,奥军的主将冯贝内德克将军开始怂了,并把奥军撤往萨多瓦一带。
但是在7月2日,老毛奇发现了奥军的动向,并且发现了一个战机,一个能够围歼奥军主力的大好时机。随后通过电报命令普军第2军团继续向奥军的右翼前进,同时第2军团的一部稍微向西移动,能够与右边的第1军团相连接,但是由于电报的线路坏了,只能派出通信骑兵通知;同时,命令中路的第1军团继续向东南方向前进,在萨多瓦西北部展开部署;又命令易北河军团的一部分在第1军团的南边展开部署,另一部则迂回到萨多瓦南部,到达奥军的左侧,从而形成了“分进合击”中的合击、从三面将奥军包围的一个进攻态势。此时奥军把兵力集结在易北河(易北河就是上图中的拉贝河)以西的萨多瓦至柯尼希格雷茨一线,并在这里构筑阵地,奥军准备先击溃普军的第一军团。
在普军的分进合击中,老毛奇命令普军第1军团承担正面主攻的任务。在第1军团跟奥军开战之后,普军的第2军团要向南迂回到奥军的右翼,并且切断奥军的退路;普军易北河军团则向东南迂回到奥军的左翼。在7月3日早上8点,普军第1军团向奥军的正面发起进攻,奥军则利用部署在高地上的炮兵,击退了普军的进攻,并且展开了反攻。而此时,由于河流的阻挡导致易北河军团没能及时赶到奥军的左翼位置,同时普军第2军团因为命令到达的比较晚,所以也没能按时到达奥军的右翼,这样以来普军的“合击”作战部署就等于废了一半。在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现在作战局势对普军极为不利,因为第1军团已经与奥军交战,但是另外两个军团却没有到达预定地点,如果此时普军第一军团被奥军主力击溃,那么普军就前功尽弃了,甚至会被奥军反打。
第1军团的指挥官卡尔亲王当地立断组织预备队,对奥军展开反攻,但是被老毛奇阻止了。老毛奇是这样想的,他想用第1军团作为一个诱饵,尽量把自己弄得弱一点,这样可以让奥军觉得再加一把劲就可以突破面前的普军了,这样以来第一军团就能够拖延、牵制住奥军主力的进攻,如果奥军被牵制的兵力越多、拖的时间越长,就越能够为另外两路普军争取到合围奥军的时间。7月3日中午,普军的易北河军团和第2军团终于赶到奥军的左右两翼,形成了对奥军的三面合围。随后按照老毛奇的命令,在奥军正集中力量向正面的第1军团实施进攻时,普军的易北河军团和第2军团同时从奥军的左右两翼发动进攻。
普军易北河军团的一部率先从奥军的左翼发起攻击,一瞬间让奥军左翼的两个步兵军陷入混乱,左翼奥军随即向右翼撤退。但是因为易北河军团的后续部队没有及时赶到南边,所以没能及时切断左翼奥军撤向柯尼希格雷茨和帕尔杜比茨的退路。下午两点时,位于奥军右翼的普军第2军团对奥军发起猛烈进攻,在此交战的奥军两个步兵军在经过短暂抵抗后,便向东南方向撤退。奥军主将贝内德克将军见全线溃败,大势已去,便出动骑兵作为掩护,他则率领奥军主力部队约15万余人向柯尼希格雷茨方向逃跑。自此萨多瓦战役以普军大获全胜告终。
其实这个时候如果普军全线追击的话,那么很有可能会扩大战果,奥军的残余军队也很有可能被全歼。但是老毛奇并没有下令全力追击,这次会战普军以伤亡1万人的代价,杀伤俘虏了奥军4.5万人,萨多瓦战役的整个作战部署完美的体现出了“分进合击”战术。其实完美体现分进合击战术的还有后来的色当战役,大家喜欢的话可以看看我写的王朝战争之色当战役:普鲁士军队的围点打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