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贝克神庙:千年侵蚀仍无法磨灭其壮阔,先
千年岁月的风霜能改变些什么,沧海桑田的推移,王朝帝国的交替,甚至于斗转星移、山河崩塌,渺小的人类永远无法左右时间的流转,但我们却有自己独特的力量,传承自己灵魂的伟大。建筑,便是这诸多层力量中的一种。
建筑艺术,或许随着时间的流转和经验的累积会变得越发精湛,但你无法想象的是,三千多年前的建筑流传至今尚且巍峨挺拔。你更加无法想象的是,三千多年前的远古时期,人们就能用千吨之重的巨石垒砌台基,以数十米高的柱石搭建庙宇,如此神乎其技的技术,甚至在今天的科技看来,都可谓叹为观止。
宏伟和浩大大概是独属于罗马人的浪漫,今天所要讲的巴尔贝克神庙,便是古罗马建筑艺术中极具代表性的一处。历经两千年风霜蚕食的它,其磅礴壮观的气势依旧有目共睹,作为现今保存最完好最宏大的罗马遗址,以及神奇而伟大的巨石文明中的典型,巴尔贝克神庙给人带来的不仅仅是震撼,更多的则是匪夷所思的幻想和心悦诚服的尊崇。
人们甚至一度怀疑它是史前超级文明所带来的产物,因为以当时罗马人的技术和力量,完成此等巨大而艰难的工程近乎是不可能的,可哪怕人们怀疑得再多,它却只是静静地矗立在这片曾经是罗马帝国的土地上,缄默不言的它威慑力十足,留给后世的只是无尽的疑惑和震撼。
巴尔贝克神庙的历史巴尔贝克神庙,你也可以叫它巴尔贝克太阳神庙,或者朱庇特神庙,现今我们所言的巴尔贝克神庙,一般指的是神庙建筑群,它包括着祭礼大厅、朱庇特庙、酒神巴卡斯庙、美神维纳斯庙等一系列神庙群,它是腓尼基文明和罗马文明相融的产物,前后纵贯了一段极漫长的历史。
大概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崇拜太阳神的迦南人在这片北非的土地上(贝卡平原北部)修建了一座普通的庙宇,以祭祀他们的太阳神“巴尔”,那时人们将之称为“巴尔贝克”,也就是太阳城的意思。后来,腓尼基人来到了这里,又在之后的历史里被古希腊亚历山大大帝所同化,巴尔贝克自此易名为“希利奥波利”,同样是太阳之城的意思。
公元前47年,罗马共和国的凯撒大帝看重了希利奥波利城的战略地位,开始着手建设其希利奥波利城,并在此加快了城中神庙的建设。
而后的奥古斯都皇帝同样也加大了对巴尔贝克神庙的扩建,他特意驱遣了两万余名奴隶,用了数十年的时间,在原本的腓尼基神庙基础上大肆扩建,到了公元60年,这一座巴尔贝克神庙基本竣工,初具规模。
此后的三百年时间里,同样也从未停止对巴尔贝克神庙的修建,这才有了如今神庙这般宏大的规模,整个神庙群建成后,罗马人用它来祭祀罗马的主神朱庇特、酒神巴卡斯和美神维纳斯三位神明。
可在此后的历史里,巴尔贝克神庙却反反复复的因为统治者的喜好和需求不断被拆除和重建着,公元312年时,信奉基督教的君士坦丁大帝就将它改做教堂用,并将其中的阿夫卡神殿完全拆除,此后继承人朱理安又因不信奉基督教重建了阿夫卡神殿,公元375-395年间,统治者提奥多亚又把阿夫卡神殿废弃了,并又在该地区修建了大量的基督教建筑物。
不仅如此,从二世纪中叶起的相当一段长的时间里,罗马的皇帝们都打算将这座神庙修建成一座卫城,他们由安托尼乌斯带头,一直到公元211-217年,卡刺卡拉才总算成功的将这座建筑物扩建修缮成了一座边塞。
只是在七世纪,这座城又易主到了阿拉伯人手里,巴尔贝克又恢复了其原名,1516年-1918年的奥斯曼帝国时期,它隶属于大马士革省的统治,千年的历史中它经历了无数次地震,先后毁于发生在1158、1203、1659、1664年的多场地震里,大部分的神庙因此倒塌,城中的居民也多半迁移。
就这样,巴尔贝克神庙历经了两千余年的刀兵水火,渐渐地变得残破不堪,我们如今看到的它,早已不复昔时的壮美荣光,但哪怕只有残存下来的这一部分遗址,其规模依旧宏伟而壮观,它是世界上规模最浩大的古罗马建筑群,也是最为完整的神庙遗址,更重要的是,它是古罗马昔日光辉为数不多的见证者,也是古罗马艺术和文化精神最客观的传承者。
今天的巴尔贝克神庙成为了黎巴嫩宝贵的旅游文化资源,也是整个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名胜古迹,同样也是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流传下来的一笔宝贵财富。
巴尔贝克神庙的结构作为较为完整的神庙群,它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同样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从那些尚且遗留下来的残缺部分,我们可以想象曾经完全体的巴尔贝克神庙是一种何等壮观之局面。当然,大部分的建筑在历史长河中更迭逸散后,我们单凭想象是永远无法完全还原出其全貌的,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怀揣着敬意和尊崇,走进巴尔贝克神庙。
在巴尔贝克神庙遗址上,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它曾经的祭礼大厅,入口处那几块极具腓尼基特色的巨石浮雕,仿佛在迎接着一个个走近他的客人。穿过六边形前院后,我们便来到了这个颇具神秘色彩的祭礼大厅,相传那厅中的两个祭坛里,曾经活祭过无数的美貌少女,这一整个大厅长一百零四点五米,宽一百零三米,如此开阔的大厅,曾经被用作基督教教堂之用,只是后来教堂后墙多半损毁,如今已很难看出教堂面貌。
除此之外,厅中只有一些散乱至各处的花岗岩石柱,相传这里曾有一百二十八根巨大的石柱,只是到了今天全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看起来只剩下断壁残垣,极度令人遗憾惋惜。
大厅的西端,有石阶可通向主神殿朱庇特庙中,朱庇特神庙大概建造于公元一世纪的罗马尼禄皇帝时期,它的四面都立着高大的石柱,组成了一面面气势恢宏的柱廊。大殿的正面是十根特别巨大的石柱,侧面又各有十九根巨柱,殿中共有五十四根石柱,每一根都基本上有二十余米高,直径为二点三米,这些柱子的神奇之处在于它们并不是完整的石柱,而是由三节圆柱镶接而成。
石柱之间虽然没有任何的粘合剂,但却严密到连单薄的刀刃都砍不进去,这是一座典型的科林斯式建筑物,是经典的柱式建筑的典型。遗憾的是这五十四根石柱到今天已经只剩下了六根,这六根石柱孤独地排成一行,守着昔日朱庇特神庙最后的荣光。
哪怕只剩下了这单薄的六根石柱,其柱式的精美和砌接的神奇依旧令人叹为观止,它们像是孤独的罗马勇士,始终挺立在风雨之中,代表着古罗马曾经的高傲和强盛。
朱庇特神庙的左边是酒神巴卡斯庙,它同样是科林斯式建筑的代表,建于公元100年左右。比起朱庇特神庙,它稍微算幸运一些,它的数十根石柱及其四壁都保存了下来,不过这里曾经还有一个巨大的庙顶,却在历史中损毁了。巴卡斯庙的正面耸立着八根石柱,侧翼又各有十五根石柱,这些石柱高十五米,直径两米,在石柱上,雕刻有各种各样的蔬菜水果之类的精致图案。
这些石柱镶接后成为了长廊,长廊之上有拱顶,拱顶又有巨石浮雕,其上刻着二十八个神像。在神庙中,还有一尊巴卡斯像,他的旁边就是大酒窖,酒窖的四周墙上刻有葡萄和酒壶等种种图案,皆经过精雕细琢,颇为精美。
现在的巴卡斯庙被人们赋予了新的意义,人们在夏季时在这里举行巴尔贝克国际舞蹈和音乐节,巴卡斯神庙便是这音乐节的主会场,一度也是热闹非常。还有一座坐落在巴卡斯神庙前面的神庙,便是美神维纳斯庙了,这座神庙应该是建于公元245年,是一座奇特的圆形建筑,高六十八米,宽三十六米,四周环绕着五十根石柱,当中供奉着维纳斯的神像。
这里曾是古代青年男女欢聚交流的主要场所,男男女女们在酒神巴卡斯庙中饮得微醺,便在此地抒发其情感,不知在那遥远的曾经,这座神庙促成过多少男男女女的姻缘,只是如今,定然不似曾经那般热闹了,如此想来,也觉得有几分萧瑟。
巴尔贝克神庙的神奇之处论起巴尔贝克神庙的奇异和伟大,不仅是它雄伟的规模和庞大的建筑,高大宏伟的建筑风格下,细微的细节之处,同样经过了无数遍的精雕细琢。
这些本没有生命力的石头,经由他们的打磨和搭建变得有意义了起来,而且古罗马人还用自己对生活和艺术的浓烈热爱,在这些普通的石头上作画,给这一块块的顽石带来了浓烈的艺术气息。
首先便是那精妙的柱式的雕琢,其次,那一块块石柱上刻满了形形色色的物品和五花八门的图案,这些巧夺天工的雕刻给了那些残破的巨石数之不尽的艺术气息,是自然的客观神奇和人为的艺术精神的有机统一,是一个个聪明的能工巧匠,一个个伟大的艺术大家对古罗马精神的演绎和传承。
当我们触摸着那一道道精致的栩栩如生的花纹,仿佛在隔着千载的光阴同古罗马先民对话,感受着罗马艺术文化的魅力的同时,也在汲取那对自由的热爱和对浩瀚天地的向往。
其次,搭建这些神庙的材料,无不是数百吨重的巨石,特别是神庙的那一块块坚实的基座,更是达到了极为夸张的数千吨重。那一块重达两千余吨的巨型石料,甚至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巨型石料,而联系起古罗马人修建神庙的时代,我们很难想象他们是用什么样的力量去搬运,打磨这些石块,如果是纯人力的开凿、运输,那近乎是不可思议的,可是如果要说是大自然的巧夺天工的话,又似乎并无充足的证据证明。
且这些方方正正的石块难以看到明显的切割痕迹,人为切割又得耗费多长的时间去改变这些数十米长宽的石块,包括那些圆形石柱的打磨和拼接,以及重型石料的抬升等等手段,我们都不得而知,甚至于无法想象。
总结:巴尔贝克神庙悠久的历史、宏大的规模,以及建造的难度和不可思议性,成为了它浓厚的历史文化价值的组成部分,我们能从中体会到罗马人那不轻易屈服于自然,不轻易妥协于人类之渺小的壮阔情怀,为此我们肃然起敬,哪怕是在科技和力量都极为落后的那些远古时期,他们同样也想着通过不凡的创举和伟大的努力来证明人类的强大。
巴尔贝克神庙,可谓是罗马人留给我们的极难得的文化宝藏,千年以来的蚕食和伤害我们无法阻止,可如今却应该好好保护好这些来之不易的艺术瑰宝,他们的伟大值得再延续千载岁月,给后世带来更多的震撼和感动。
而从巴尔贝克神庙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出,王朝统治者的喜好与偏见,对这些文物和瑰宝的破坏力是及其巨大的,甚至还要大于自然和时间的蚕食和消磨。世界不会是一个人的世界,艺术也绝非为一个人的艺术,曾经无数的伟大的先民们创造和留下了这伟大的艺术,我们应该要做的是好好的汲取和保护,而不是一味的否定和伤害。
最后,在漫长的历史中,或许真的有我们所不能理解的强大智慧,而我们要做的便是不断保持一颗敬畏心和好奇心,去不断探索这个世界的真相,不断成长自我的学识了力量,这样才能长久的立于文化之林,不断地创造人性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