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雪山下,“幸福驿站”不遥远
遥远的雪山下,“幸福驿站”不遥远
甘巴拉,海拔5374米;色季拉,海拔5134米;达玛拉,海拔5030米……
“拉”,藏语意为“山”。
在遥远的雪域,海拔高度不仅是一个数字,还意味着使命的高度。无论多么艰苦的环境,冰峰之巅都有雷达兵在守望,祖国的天空因而云轻星璨。
据科学测算,地球上高于海拔4500米的地区,属于人类无法生存的“生命禁区”。50多年来,一代代热血军人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深深扎根,开出绚丽的精神之花。
伴随着改革开放、时代发展,高原保障能力逐步提升。在距离阵地较近、海拔较低的地区,一座座雷达站休整点相继建起,“阵地不变,人员轮换”的值勤模式成为高原雷达兵“新潮”的戍边方式。
从最初只具备“种菜”“休养”功能,到如今的“大后方”“加油站”,雷达站休整点不断升级,雷达兵在这恢复体能、强化训练、与妻儿团圆有了一个个“驿站”。
这里是“出发地”,也是“落脚点”。这里是记录幸福的地方,也是高原雷达兵温暖的“家”。
清晨,青藏高原凛冽的风,拉开了沉睡的夜幕。
在西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一座座极地之巅的雷达阵地上,顽强旋转的“千里眼”早已刺破晨雾。
雪山下,一个个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的休整点,也展开了火热的工作生活图卷。
“如何让官兵不再终年伴雪山,如何最大限度降低高原反应对官兵身心健康的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伴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这些休整点在海拔较低的邻近县市相继建起。
“可别小看休整点的海拔高度,比阵地低了约千余米。”某站四级军士长、卫生员沈平平描述了几个细节——在海拔4900米的阵地上值班,夜深人静时,他能听到自己的心脏“砰砰”的跳动声;上山一段时间,他的指甲凹陷,出现横纹竖纹。下山休整一段时间,指甲才慢慢恢复光滑……
一位“老西藏”对休整点的概括无比生动:恢复身体的“休养地”、生活保障的“好后方”、强化训练的“加油站”、拓宽视野的“好课堂”。
“国家快速发展,我们的戍边环境不断改善。对身心健康不再像过去那样充满顾虑,生活上吃的苦也少了,我们更应全身心戍边卫国,不负青春韶华。”
这段朴实的话语,出自一名坚守极地20余载的雷达老兵,也是一代代高原雷达兵守望蓝天的心灵告白。
高原高,阵地险,回到“家”中心里暖
“咱们从‘鸳鸯楼’开始看吧。”
刚抵达甘巴拉雷达站休整点,一级军士长、雷达技师王胜全,便兴奋地带着记者参观营院。
两天前,这名坚守甘巴拉25年的“兵王”,刚从5374米的阵地参加装备移装任务后下山。
坐落在海拔3600余米县城的甘巴拉雷达站休整点,是2011年搬迁至此的第二代新型营院,与空气中含氧量不足平原一半的云端阵地相比,有着云壤之别的“生命体验”。
“幸福苑”“安心苑”“馨语苑”……来到临时来队家属楼,单元门上的题字、楼前碧绿的葡萄藤,让人心里暖暖的。
走进上士杨竞博的“鸳鸯房”,电器家具俱全,从四川南充来探亲的妻子和一对双胞胎女儿,正倚靠在客厅沙发上,收看动画片。
山上是“四季穿棉袄”的阵地,山下是温馨甜美的驿站小家,这是多么美妙的团聚。
老边防说,因环境和条件限制,高原官兵大都与妻儿分居两地。休整点刚建起,各雷达站开辟出数间家属来队房,大家轮流实现了团聚。
紧接着,上级推动的边防雷达站营房专项综合治理展开。上级党委拨出“鸳鸯房”建设专款,设计方案更是融入了“适合家庭生活”的温馨细节,后来一些休整点又将“鸳鸯房”扩建为“鸳鸯楼”。
“去我们的‘百草园’看看吧。”走出“鸳鸯楼”,不远处的蔬菜大棚里,蒜苗、辣椒等近10种蔬菜如士兵般整齐伫立,摘一颗红玛瑙般晶莹的圣女果尝尝,汁甜瓤沙。
辣椒和圣女果苗,是王胜全探家后背回来的:“刚上来那天,有些高原反应,因为怕苗放一夜打蔫儿,我边吸氧边带着战士们种。”
在甘巴拉驻守20多年,对这位将青春岁月留给雪域的老兵来说,这里的一物一景、一草一木,都印在他心里。
“刚搬迁到这个新休整点时,连队主官带着大家建温室、开垦菜地、凿开石块、垫土种桃林,如今眼前的营院,已是碧草青青、繁花盛开、瓜果飘香。”
塑胶球场、阳光棚营房……走进这个功能越来越齐备的休整点,让人已然忘记身处雪域高原——这是一代代高原官兵,倾注心血建设的家。
也许,只有亲历过阵地极端艰苦的人,才懂山下有个家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