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匈奴,为何会有“夫死娶母,兄死娶嫂”的
中国是一个历史十分久远的国度,5000多年的历史孕育出许许多多的华夏血脉,中国到目前为止有56个少数民族,民族之间十分团结友爱。然而在很久以前的古代世界,中国内部和外部的民族都常常发生争战,民族之间为了维护和平便有了和亲这个习俗,文成公主进藏、昭君出塞等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然而在古代却鲜少有人家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异邦和亲。
也许会有人好奇,通常与汉族进行和亲的都是外邦的亲王等等身份尊贵的人,汉族女子又为什么不愿意下嫁外邦呢?在这之中除了外邦与汉族聚集地距离较远之外,还有就是外邦千奇百怪甚至不能令人接受的丑恶的婚嫁习俗。也许有人曾经听说过,汉族派去匈奴和亲的公主从未有人诞下孩子,这是因为匈奴人害怕与中原公主诞下的孩子拥有中原血统,将来会威胁到匈奴的统治。
即便这一风俗情有可原,但匈奴最令人难以理解的便是匈奴“父死娶母,兄死娶嫂”的习俗。
金钱是恶习的源头
有资料可以证实,匈奴一族是由华夏民族分支出来的一小部分,然而匈奴族的这个恶习就有很大的可能是由曾经的华夏民族发展传承下来的,但中规中矩的华夏民族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婚嫁习俗?
据专家后来的考证,匈奴族的这一婚嫁习俗与其当时生活的地理环境与历史习俗有很大的关系。无论在任何时期,金钱对于一个民族兴旺发达都是有十分大的帮助的,这一点传承到现在也没有改变。现代社会父母的资产最后终究会留给孩子,但以现代的政策来看,一个普通家庭拥有一到两个孩子是十分普遍,因此财产遗留并没有很大的压力。
但是在古代时期,一只庞大的家族至少有几百人,内亲外戚之间的往来十分密切,家族的财产甚至要和族内的人一起分。在物资十分稀少的古代,财产压力可谓是十分重大的。而婚丧嫁娶这种重大事件必然要有许多的财产交流,男方需要拿出彩礼,女方需要准备嫁妆,早在几千年前中国便有了如此的习俗。
“精打细算”的匈奴人如何在这样庞大的支出当中省下一笔?匈奴人便想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一整个家族的男人都只娶同一个女人,这样便会减少许多的财产支出,娶母娶嫂的恶习便由此产生了。
匈奴人有很大一部分生活在北方西伯利亚地区,那里的风俗一向豪迈开放,就连他们的部落通常都是由一个家族之中的几个兄弟共同带领。正因如此他们之间的权力战争相比汉人也更加惨烈。如果一个部落首领在权力战争之中不幸去世,那么他的妻子和孩子也必然不会嫁到外邦,而是会选择在部落内部另嫁他人。
抛开部落首领之间的战争不谈,匈奴部落贫困人家如果有兄弟二人,哥哥先娶妻生子,弟弟便没有钱再去娶妻。然而在哥哥去世之后弟弟就可以娶了嫂子,这样就可以减少家庭的支出,匈奴的民风本来就十分豪放,与汉族女人遵守伦理纲常不同,匈奴人对此并没有感到奇怪。甚至这一婚嫁习俗自匈奴一支出现以来便延续了几百年之久。而在汉族地区,早有“收继婚”一说,为了保证家族的劳动力不丧失,便以继婚来约束女子,这也是中原地区财产继承方式的一种变异形态。
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刷新,许多不符合时代特色的恶习都逐渐消失在了历史的洪流当中,现代的姑娘们对于恋爱、婚嫁等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但年轻人的眼光在再过于新颖,像匈奴人一样的婚嫁恶习也不会再出现在现代了,毕竟中国传统对于现代人的影响也是十分大的,匈奴那样开放的民风实在不适合在遵循伦理道德的现代社会出现。
参考文献:《民族大观》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于今日头条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