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1958年,马步芳的老家发生大暴动,解放军一个团

解放军18军52师进藏后,因当时西藏形势特殊,部队全力修筑康藏公路,并开展生产自救,解决粮荒问题。18军组建过一个骑兵支队,还组建过一个骑兵为主的藏民团,都留在康区了。西藏全面平叛始于1959年,在此之前的1958年,与西藏平叛密切相关的甘青南平叛即已开始,骑兵发挥重要作用,也正是在这一时间和地区。

1958年,马步芳的老家发生大暴动,解放军一个团

从甘南来说,早在西北解放战争结束前,进军甘青新的一野部队,为了剿灭青海马家军的残余叛乱和匪患,各军都成立了骑兵团,这是西北广阔的草原、戈壁、荒漠决定的,也是敌人的作战特点决定的,骑兵的作用无可替代。如1军的骑兵团参与平息马家军残部叛乱,1军入朝参战后,骑兵团留下来继续剿匪;2军的骑兵团在南疆参与了堵截乌斯曼余部的战斗;3军的骑兵团收编了国民党军唯一的一个驼兵团,活捉了新疆的乌斯曼;6军的骑兵团在北疆参与了大规模剿匪,平息马家军骑五军的叛乱。这时的西北个野战师的侦察连也多是骑兵,各军分区还有骑兵大队。查阅甘青平叛的作战序列可以看到,骑兵部队所占的比例相当大。步骑混编,多路进击,步兵守点,骑兵追剿,是剿匪平叛主要的作战方式,因地形复杂环境恶劣,还要经常依靠航空兵空投给养,所以才有飞机给骑兵投马料的战场奇观。

青海解放时,当地的头人问1军廖汉生政委:你们有没有三千骑兵,要是有,我就听你们的。骑兵的作用可见一斑。

1958年,马步芳的老家发生大暴动,解放军一个团

最典型的是1953年,马步芳的叔父马良叛乱,接收蒋方空投武器和特务,窜扰甘青川边,是大陆仅存的一股政治土匪,当地部队多次进剿未果,军委紧急从内蒙调骑兵第一师入甘,骑一师的前身是大青山骑兵支队和陕甘宁联防骑兵旅,长期转战在内蒙古地区,是我军历史最悠久的一支骑兵部队,该师经铁路长途输送,下车上马,急行军数日,长驱直入甘南黄河弯曲部,马良匪帮猝不及防,情报失灵,被骑1师打个正着,主力被歼,马良受擒, 这个嚣张的“陆上台湾”就此覆灭。骑1师此后长期驻防陇原,在1958年平叛中,和步兵11师步骑协同并肩战斗,同为甘青南平叛的主力部队,也是当时全军唯一的一个建制骑兵师。

一野各军留在甘青两省的骑兵团,均改编为兰州军区各独立骑兵团,加上骑2师的两个老骑兵团(即骑1师1947年率先渡黄河进入西北的两个团,归一野指挥),共有七团之多,全部投入了甘青平叛。解放兰州时,配属给一野的华北19兵团,还带来了整编傅作义部骑4师而来的骑兵第6师。当年19兵团入朝参战时,骑6师没有去,也留在了宁夏负责平叛,这个师是傅系骑兵的头等主力,抗战时参与过奇袭百灵庙、五原大捷等战斗,剿匪完成后缩编为团,也并入了骑1师。

1958年,马步芳的老家发生大暴动,解放军一个团

在青海,军分区的玉树支队,果洛支队都是骑兵,此外,解放军的内蒙古骑兵各师,解放战争中参加了辽沈和平津两大战役,抗美援朝时为志愿军大量输送战马,训练新马,其中一部改为火箭炮兵直接入朝参战,后缩编为内蒙古军区13、14团,也于1958年甘青平叛时调赴青海参战。该部是一支骑兵劲旅,兰州决战前,准备调赴西北与马家骑兵打野战,官兵早就听说马家军骄横自大,当时厉马秣兵,求战欲望强烈,准备和马家军一较高下,只是马家没有野战企图,在城市攻防战中覆亡于兰州。蒙骑这两个团在藏北参加了多次大规模平叛战斗,直到平叛结束归建。当时的甘青草原上,基本上全军的建制骑兵都到了,蒙古马、三河马、山丹马、门源马、大通马、河曲马、藏马、伊犁马齐聚高原,万马嘶鸣纵横飞驰,是一场极为壮观的骑兵大会战。

甘青平叛期间,因地域辽阔,叛情严重,而驻防当地的兵力不足,从朝鲜战场上刚撤军回来的部队也紧急调西调,其中就有丁盛的54军,著名的“丁指”就是这时成立的。54军下属的两个师在相距千里的川藏和青藏两个方向参战,1958年,步兵11师,即后来对印反击战飞兵贝利小道的部队,师主力正在甘南藏区平叛之际,留守甘肃临夏(马步芳老家)的师炮兵团,突遭当地数万人围攻,被团团包围,该炮兵团拿起步兵武器投入战斗。可是叛匪中有相当多的马家军残余人员,战斗力甚强。炮兵团一时间寡不敌众,情势相当危急。正当叛匪向炮兵团准备发起最后总攻之时。这时朝鲜战场下来的134师一个团正好从附近路过,他们本来是去参加甘南平叛战斗的,闻讯后紧急赶来,打破了叛匪的包围圈,与炮兵团会合。步兵的赶到让解放军士气大振,两个团合兵后迅速主动出击,坚决平息了这场想趁机在后院点火的大规模暴乱。

当时从朝鲜回来的志愿军部队,还有61师、62师,也参加了平叛,至此,四个野战军都有部队参战。

1958年,马步芳的老家发生大暴动,解放军一个团

134师的部队进藏后,这支刚与机械化的美军作战过的部队,根据藏北的地形和叛匪的特点,也组建起了骑兵,同样是以侦察连为主,抽调骨干编成骑兵大队,作为步兵的前卫寻歼叛匪,作战中,经常因骑术不精撵不上对方,也经常步骑脱节,失去战机,好在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官兵的军事素质过硬,还是打出了一些经典战例。134师骑兵大队的一个中队,纵马追击,在索台地区紧紧咬住一伙叛匪不放,最后从两翼包抄,将这四十多名叛匪压在山坳里聚歼,正在打扫战场时,周围的山上突然枪声大作,五百多骑叛匪瞬间而至,从四面包围了他们,对方火力相当猛烈,是得到了美国空投武器的叛匪骨干,骑兵中队立即占领有利地形,向师部请求支援,前来增援的是11师32团,虽然因地形不熟,部分连队没有赶到指定位置,该团还是给叛匪来了个反包围,并命令各营以新编成的骑兵突击队为前锋,迅速向叛匪发起猛烈进攻。

这时骑兵中队向外打,32团往里攻,叛匪分出少部兵力向外阻击,集中力量向骑兵中队猛扑,力图迅速吃掉骑兵中队,再寻隙冲出包围,骑兵中队极其顽强,连续打退了叛匪的五次冲锋,这时32团各连陆续赶到,攻击力大为增强,内外夹击,叛匪全部被消灭,此战骑兵中队二十多人牺牲,85%的人负伤,老战士、新骑兵,打出了一个成功的中心开花。

1958年,马步芳的老家发生大暴动,解放军一个团

当年的骑兵,在训练中,马上射击,马上斩劈,乘马越障是基础训练科目,而根据实战需要,下马徒步战是重要的训练内容,平叛战斗中更多采取的也是高速机动,控制有利地形以火力消灭敌人,一般由新兵在后控马,老兵在前战斗。老骑兵还有很多绝活儿,镫里藏身等技术不用说,技术好的骑兵,比如参加开国大典的那些骑兵,还会从马的侧后上马,即马立在身前八步远的距离,猛跑过去,手一搭马背就跳上去了,这个动作叫“八步赶乘”;还很多老骑兵,遇到紧急情况时,不是先整理鞍具,而是先把鞍具扔上马背,人随之上马,在控马跑动中系好肚带,一气呵成非常利落,能迅速进入战斗状态,非常实用。

上世纪50年代的大西北,是骑兵作为一个古老而传奇的兵种光荣落幕前的最后辉煌,这段历史不该为后人忘记,那种说自动火器出现骑兵就退出历史舞台的臆断,是以洋为本,根本不了解我军骑兵的重要历史。中国有自己的国情,有自己的地理环境,必然有符合实战需要的作战形态,当年数万纵马扬刀的战士驰骋高原戈壁,为国家统一与和平立下了大功,这是一段不可埋没的骑兵史。

本文作者:徐渡泸,“这才是战争”加盟作者 ,未经作者本人及“这才是战争”允许,任何媒体、自媒体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读者欢迎转发。友情提示:本号已加入版权保护,任何敢于抄袭洗稿者,都将受到“视觉中国”式维权打击,代价高昂,切勿因小失大,勿谓言之不预也。

公众号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