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就胜利之路,不起眼却立下大功的洞洞板简易
俗话说,想致富,先修路。道路是社会,国家的血管脉络,路通了,事情就好办许多。需要道路的,不仅是人和车辆,还有飞机。随着人类航空工业的发展和航空活动的增长,飞机越来越大越来越重和复杂。机场也由不大讲究的一块空地发展为分不同功能区域的综合设施。其中飞机在地面活动的停机坪,滑行道和跑道这几个区域也讲究起来。最初的泥路草地已经不能适应需求,对其表面进行铺装以便飞机在上面更好的运作,也就顺理成章了。
在太平洋战场上,一种能快速对机场进行铺装的穿孔钢板被盟军大量使用。它虽默默无闻,但有力的保障了作战飞机在环境恶劣的海岛上的顺利高效运作,为盟军赢得制空权立下大功。
低技术大用途的马斯顿垫1941年11月,也就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一个月。时任美国陆军航空兵副参谋长的阿诺德将军去到北卡罗来纳州马斯顿的麦加尔军营视察。在那里阿诺德将军观看了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但他的目光却被铺在飞机跑道上的一块块钢板给吸引,并评价道:这是今年航空业的最大成就!这种首次亮相应用就得到将军好评的钢板后来被称为马斯顿垫(Marston Mat)。马斯顿垫其实就是一种穿孔钢板(PSP),所以也经常被简称为PSP板,它还有个军方名称M8。
马斯顿垫的概念源自于欧洲。二战前英法等国很多军用机场还是没铺装的,随着飞机越来越重,机轮也开始使用刹车了,但那时英法机场的草皮是世界上最好的,也勉强能应付。德国起来后,欧陆战云渐浓,英法这才紧张起来。一旦开战,现有机场被袭击是必然的,到时需要大量的临时机场。如何快速的建起能用的临时机场成为工程师思考的课题。英国工程师开发了成卷的钢网来快速铺装跑道,法国则开发了带互锁机构的木板。
1939年初英法的研究也引起了美国陆航的重视,经分析这两种方案都不适合。英国的承受不起美国重型轰炸机的起降而且受损后修复困难,法国的太重且不便安装。于是伊利诺伊州的卡内基钢铁公司根据美国陆航的要求综合英法的经验最终开发出马斯顿垫。
在二战中被广泛使用的M8马斯顿垫为冲压成型的钢板。每块长3米,宽0.38米,重30公斤。有两条横向凹槽把每块板分成三段,上面一共打有87个孔洞,前后有卡扣用于板和板之间的拼合。
马斯顿垫的铺设很方便快捷,简单平整过的地面就可以施工,每块马斯顿垫交错布设就能拓展跑道的宽度。施工时根据需要每铺设一定数量的垫子可以用U型扣打入地面进行整体加固,又或者使用焊接加固。如果再讲究点,还可以用草垫之类的先铺一层垫底。
马斯顿垫因为铺设简单快捷,修补替换容易而在二战中被广泛使用,从太平洋的各个岛屿到欧洲非洲战场都有它的身影。如果没有它,盟军空中力量就不能及时的向前部署,运用效率也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对战局产生重大影响。
既然马斯顿垫这么好用,那么轴心国不会用吗?有的,日本就在1942年研究过类似的跑道垫并在拉包尔使用过。但这东西技术含量虽然不高,却耗资源和实力。二战中美国生产了约200万吨M8马斯顿垫,并凭借强大的后勤供应能力把它运送到所需战场随便铺,轴心国就有心无力了。
战后的应用和发展二战后各个战场都遗留大量马斯顿垫,当地居民也将其充分利用起来。便道,围栏,猪圈,门窗等等,能用上就不浪费。
在1948年的柏林空运,以及后来的朝鲜,越南,阿富汗等战场上,马斯顿垫也继续发挥着作用。这时的马斯顿垫也进化了,采用无孔或者小孔的设计,以适应喷气式飞机对飞溅物的忌讳。
在越南战争中,由于战机的重量进一步增加了,而且马斯顿垫也退居二线,主要被用于螺旋桨飞机跑道和直升机坪的铺设。
在M8马斯顿垫被广泛使用时,一种铝制的M9马斯顿垫也少量生产,M9重量更轻,约20公斤。但铝在二战时是战略物资,而且寿命比钢材的低,所以M9没有被普及使用。战后各种新材料的马斯顿垫也相继被研发,以适应更大更重的飞机起降要求。
新的马斯顿垫已经不限于长条或者方形,多边形的马斯顿垫也有出现。应用上也不止快速铺设飞机跑道,还用于各种平台和地面的铺设等方方面面,并在救灾等领域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接拼阳台地板,浴室防滑垫,挂墙的洞洞板等也算是它的衍生品。
全文完,谢谢观看。
本文由武装志原创,欢迎关注,我们一起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