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打赢信息化战争 张召忠:可借鉴美国经
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给大家连载张召忠的专著《怎样才能打赢信息化战争》
顶层设计是战略规划的手段
要重视作战需求和装备发展的结合,注重应急任务与长远建设的结合。需求牵引、技术推动是佩里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装备发展思想,冷战时期一直沿用下来。
冷战结束之后,美国发现这个理论让美国上了很大的当,花了很多冤枉钱,浪费了几十年宝贵时间,长期以苏联为作战对象发展的武器装备在失去这个特定作战对象之后几乎变成了废物。后来开始提出从需求牵引转向能力牵引,从针对专门的作战对象发展装备转向按照未来作战规划作战能力,在拥有一定作战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进行了这方面的试验,都获得成功。
美军在阿富汗的CH-47运输机
我们应该汲取这个经验教训,处理好军事斗争与军队中长期建设的问题:
第一, 要做好未来战争的预测性研究。打赢未来战争的前提是要准确判断未来战争的形态、作战样式、作战对象、威胁方式、作战时机等等,这是建设信息化军队的前提和牵引,军队信息化建设必须在这个大前提下展开;
第二, 要搞好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未来15年规划是建设信息化军队的宏伟蓝图,在这个蓝图中要设计好基本框架结构、完成的时段区分、以及各个时段的任务区分。在规划的指导下制定五年计划,进行具体实施;
第三,要处理好近期与长远、临战准备与长远准备的关系。大规模进行装备动员,大批量储备精确制导弹药,大量引进武器装备,对提高应急作战能力是有好处的,但如果在作战需求的判断上中近期不准备打大仗,那么这三种方案就应该慎重实施,因为一旦实施就会耗资巨大,给战场建设和装备保障带来无穷无尽的问题。
在规划设计层面,要有创造性战略思维、超前的理论指导、严密的论证设计和完美的项目方案。在思想解放、观念转变、理论创新之后,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把创新的学术成果凝聚为规划计划,尽快使理论产生效益。
规划计划一般以未来15年为限,自上而下进行顶层设计。总设计师的任务是定下战略决心,在荒原上确定修建一条高速公路的起点、终点和方向,并提出时间表和进度要求;规划设计的任务是落实战略决心,进行精心勘测,画出宏伟蓝图,制定标准规范。标准规范非常重要,就信息化建设而言,主要是解决互联、互通、互操作问题,这是联合作战的基础和关键所在,没有互操作就没有联合作战。
(来源:刘帅冶@正步青春L)
美国在推进新军事变革中有一个重要经验,就是要以战斗力为标准,以效费比为度量指标,对三军准备发展的武器装备和重大项目进行最终综合评估和权衡。陆、海、空三军每年都上报大量的武器装备重点发展项目,这些项目的背后都有深层的社会背景,官僚们与企业界都有利益关系。
如此复杂的情况下,马歇尔博士20多年来一直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出发,按照新军事变革的要求,用综合集成和联合作战的标准来衡量和审查所有项目,每年经他的手砍下来的大项目就有很多,我们现在经常提到的耗资上百万美元的十字军火炮项目就是一例。
要把信息化战争作为工程来设计
传统的军事变革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技术创新到哪里武器就发展到哪里,对战术产生了影响就改进编制,对战役产生了影响就调整战役理论,自始至终都是被动应付的模式。比如导弹技术发展推动了导弹的批量装备,当达到一定规模后就组建了导弹部队,然后创新了导弹作战理论、核威慑战略理论。美国二战以来基本上每10年搞一个国家级大型技术项目,用来推动装备建设和理论创新。
三叉戟II型导弹
新军事变革的核心是信息化,信息化最大特点是渗透性、兼容性很强,主要特征是系统集成和技术融合,它不是局限于某一两项技术,而是覆盖了所有的技术领域,因而具备了从战略上规划未来、设计战争的技术基础,所以可超越传统的思维定势,预测未来,把握趋势,设计战争,规划和建设未来型军队。
要对未来战争、未来军队、未来战场、未来作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具体的描述,在此基础上进行顶层设计,制定规划计划,绘制宏伟蓝图。武器装备建设、编制体制调整、军事理论创新、教育训练等都要按照这个蓝图贯彻执行。这样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就是一项战略工程的设计、实施的过程。
信息化时代的模拟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为战争工程学提供了便利,可以通过规划战争、设计战场、模拟对抗来虚拟未来的信息化战争和信息化战场,进行作战理论和战法的模拟对抗,这样就可以达到“先胜尔后求战”的战略目的。(作者署名:局座召忠)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