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7III之殇,从计划1000架减少到17架
在歼-7众多的型号中,如果要论最失败的型号,估计非歼-7III莫属了,仅仅服役17架的数据也足以说明问题。而围绕着当年研制歼-7III前前后后的故事,尤其是决策层面的失误,更是值得反思。
七十年代末,百废待兴的中国航空工业开始重新审视现有的装备体系。1977年10月4日,国防工办、国防科委、国防工业各部等多个部门召开会议,决定集中力量改进歼-7。1978年的6月12日,多个部门及海空军再次召开会议,在会上空军提出5年内生产2000架歼-7的计划,其中1000架是歼-7的大改型,也就是后来的歼-7III。
歼-7III计划刚被提出时,还被成为歼-7“罗马型”。为什么是这个称呼呢?原来在1978年的2月,中国航空工业代表团赴罗马尼亚访考察,接触了到了当时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的米格-21MF。回国之后,空军当即决定以米格-21MF为目标,研制大改歼-7,也就是所谓的歼-7“罗马型”。为了这型飞机,歼-8的研发计划都要让路。
然而,时任成飞设计所所长的王南寿认为,除了全天候作战能力,米格-21MF的性能相比于国内已有歼-7并无优势,更是全方面落后于歼-8。何不把有限的资源集中攻关歼-8呢?然而空军的态度非常坚决:就要歼-7“罗马型”,并计划1981年设计定型、1982年开始生产,力争在1983年生产1000架。而这个计划,在现在看来是多么的不切实际。
从1978年8月开始,航空工业先后组织两批人前往罗马尼亚,考察并测绘米格-21MF。并在1978年从埃及搞到1架米格-21MF样机,该机被拆解测绘后成为歼-7III的重要参考。到了1983年,再次从埃及购置一架米格-21F,为歼-7III做对比飞行测试。
不过,歼-7III的研发计划显然不那么顺利,一直到1984年4月26日,歼-7III才首飞成功。然后在当年的6月12日,歼-8II也首飞成功。从这一天起,空军对歼-7III的兴趣度就急剧下降了。1985年8月23日,空军将歼-7III的订购数量降为150架。
而到了1987年等歼-7III正式定型时,空军将这订购量最终确定为17架。而之所以还能订购17架,还是为了国庆40年空军有新飞机受阅。否则,可能会一笔订单都不会有。
回顾整个计划,其实歼-7III本就不是一个该上马的计划。然而因为决策的失误,白白浪费了航空业本就不富裕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