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为人如何?萧克将军晚年中肯评价:军事上
1928年8月中旬,敌军发觉红军主力已去湘南,立即发起猛攻。毛主席及时改变战法,撤围转移,退至山区坚持斗争。赣敌占领了宁冈和莲化,井冈山根据地大部丢失。为了挽救井冈山根据地的严重局面,毛主席在永新九陂召开特委紧急会议,商讨对策。其间,中共湖南省委又派代表袁德生来了,命令红四军"向湘东发展",说这是绝对正确的方针,要求红四军毫不动摇地执行。会上展开了热烈讨论。毛主席在发言中,以他特有的犀利言辞和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驳斥了湖南省委的错误主张。这时,有一个给红军大队挑伙食担子的农民带回了红军大队在湘南失利的消息。毛主席听后,失声叫道:"杜修经! ……还我二十九团! 还我宁冈、永新!"严峻的脸庞上流下了热泪。与会者更是义愤填膺,群情激昂,纷纷指责省委的错误决定。
会议决定,为了扭转局势,避免二十八团再受损失,由毛主席、宛希先带领三十一团三营去湘南寻找第二十八团,朱云卿、何挺颖率三十一团一营会同袁文才、王佐的三十二团留守井冈山。毛主席在路上细心地叮嘱官兵:我们去迎回红二十八团,不要讲他们的缺点,要严格遵守这一点,对他们采取团结和欢迎的态度。
8月22日,毛主席、宛希先率三十一团三营进入桂东县城后,与已先到此地的林彪部会合,并派人去东水红四军军部,同朱德、陈毅取得联系。金桂飘香的八月,群山怀抱中的山城桂东弥漫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毛主席率部前来迎还红军大队,驱散了一个多月来笼罩在二十八团官兵心头上的阴霾。朱德、陈毅接到林彪派人从桂东送来的急信,说毛主席亲自来到桂东接应湘南失利的红四军主力,非常感动,杜修经也感到愧怍,立即策马于8月23日掌灯时分赶到桂东县城毛主席的住处唐家大屋。
唐家大屋是一所很气派的富家宅院,位于县城的西北隅。大门外是一条店铺林立的繁华小街。院子北面紧靠草木茂密的山岭,成为极好的屏障。这座从外面看上去呈长方形的大屋,里头很是宽敞。正对着天井的堂屋有楼,两侧是厢房。穿过夹道,后面又是一组四合院。毛主席就住在后面。对"八月失败"负有直接责任的杜修经,一见到毛主席,赶忙痛心地承认错误;"这次到湘南,就没有搞得好!"毛主席和婉地说:"当时你们不要走就好了。"大度中隐隐透出惋惜。毛主席紧接着问杜:"朱军长怎么样?朱军长还好吧!"见到陈毅又说:"这次来是同三十一团做了工作的,不要讲二十八团的缺点,你可放心;打仗如同下棋,下错了一着棋马上就得输,取得教训就行了。"当晚,朱德、陈毅等就宿于唐家大屋。
第二天上午,毛主席、朱德、陈毅、杜修经等召开前委扩大会议,由毛主席主持。毛主席、陈毅都有病,杜修经也是刚打过摆子,身体也不好。有的斜靠在房东家的雕花大床上,有的随便坐在长凳上,一边抽着烟,一边议论。过去盛气凌人的杜修经,现在也耷拉着脑袋。朱德、陈毅先后汇报了酃县作战以后何以突然决定进军湘南、郴州作战的情况以及郴州撤退后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杜修经作了检讨。毛主席没有责备什么人,讲了井冈山根据地的近况和面临的问题,他还拿出几块布片,即袁德生带来的湖南省委指示信,介绍了信的内容。经过这次失败,大家对省委"瞎指挥"的危害已有切肤之痛,意见比较容易统一。
下午会议仍在进行,商讨红军大部队下一步行动计划。就在这时,湘军吴尚第八军第三师有两个团在桂东县挨户团的配合下,突然分两路袭击桂东县城。三十一团三营在城北、城东一带抵抗,林彪的二十八团一营在南山上阻击。三营抵挡不住敌人的猛烈攻势,向唐家大屋且战且退。未待毛主席等撤退,敌人已插入城中,将二十八团和三十一团三营隔断。毛主席和朱德等遂中止会议,从屋后上山,向城南转移。出城后,遇到林彪派来接应的一营战士。来到阵地上,只见林彪正指挥部队紧张地加固工事,阻挡敌人向南发展。
关于这次脱险,在桂东老百姓中间至今流传着一则传奇,说是敌人逼近唐家大屋时,突然天降大雾,对面不见人影,敌人不辨东西,毛主席等从容脱身。于是事后有人说,毛主席是真神下凡,他的兵也是天兵天将,每遇危难就会有神灵庇护。实际上这次林彪带领一营官兵顽强阻击敌人,对毛主席等顺利脱险至关重要,可说是尔虞我诈立了一大功。
战至夜幕降临,我军打退湘军多次进攻,为避开强敌,红军随即撤出桂东。毛主席等前委成员在一营官兵的护送下,转移到沙田附近的寨前村。林彪自己也在掩护作战中负伤。在村中一家农户的堂屋里,大家坐在几张破旧的晒席上,继续举行前委扩大会议。经过充分协商,统一了认识,决定红军返回边界,继续坚持罗霄山脉中段的政权。随后,红军大队分两路回师井冈山。
这时,发生了红四军参谋长兼二十八团团长王尔琢被叛徒袁崇全杀害的事件。二十八团第二营营长袁崇全带领二营的四个步兵连和团部的机枪连、迫击炮连,在返回井冈山时担任前卫,他伙同副营长、营党代表,突然改变行军路线,企图向敌刘士毅部投降。二营的三个步兵连和机枪连的干部发觉方向不对,感到袁崇全可能要叛变,连夜带领连队自动返回军部,并作了报告。朱德和陈毅当即派王尔琢带领林彪的一营前往搜索。
当一营包围了袁部的驻地崇义县思顺圩时,王尔琢决定进村喊话,把部队争取回来。王尔琢在部队威信很高,讲话声音宏亮。他们一走进镇子,哨兵打了两枪。静谧的夜晚枪声显得格外刺耳。王尔琢当即喊:"不要打枪,我是你们团长,来叫你们回去的!"因为王尔琢经常给部队讲话,哨兵熟悉他的声音,便不再开枪。但二营的队伍听到枪声却乱了起来。当时天已经全黑了,王尔琢走进大街,边走边喊:"同志们别怕,我是王尔琢,来接你们回去的!""同志们,快回来革命吧!"二营的战士们听到王尔琢的声音,混乱渐渐平息了下来。这时,袁崇全正在庙里打麻将,听到喊话,一出来就碰上王尔琢,知道阴谋败露,二话没说,就拿着驳壳枪对准王尔琢一连打了几发子弹,正打中王的胸部,王尔琢当即倒在血泊中,袁崇全几人却乘着夜色逃跑投敌去了。被叛徒胁骗编的五连和炮兵连被争取了回来。
王尔琢是湖南石门人,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大革命失败后,他发誓不铲除反动派绝不理发,因而蓄下一头黑油油的头发和漂亮的络腮胡子,军中人称"美髯公"。他参加过南昌起义,后来和朱德、陈毅一道把起义军的一部带上了井冈山。他年轻英武,很有知识,打仗很勇敢,又会做政治工作。与朱德、陈毅一样,是战士们很崇敬的红四军领导人。
毛主席、朱德、陈毅等闻知噩耗,火速赶到思顺圩。在村东头的大树下,他们见到了王尔琢的遗体。这是一张年轻英俊的面庞,漆黑的长髯更映衬出遗容的苍白。看到熟睡一般的王尔琢,久经沙场的朱德五内俱焚,不禁痛哭失声。毛主席也十分悲恸,在葬礼上哽咽着说:"干革命虽然难免有牺牲,王尔琢同志的牺牲却是我们最大的损失。""为了井冈山这面红旗,不知牺牲了多少优秀的革命者。今天,在一长串的名单中又添上了王尔琢的英名。"回到井冈山后,他又亲自为王尔琢的追悼大会写了一副挽联,抒发自己的思念:
一哭同胞,再哭同胞,同胞今已矣,留却工作谁承受?
生为阶级,死为阶级,阶级念如何,得到平等便甘心。
王尔琢牺牲,二十八团团长位置空缺。"留却工作谁承受?"的确是一个费思量的问题。二十八团是叶挺独立团的老底子,经过南昌起义、湘南起义的严峻考验。全团一千九百多人,战斗力最强,是红四军中有名的"钢铁团"。虽然团长一职由朱德暂兼,朱德身为军长,军务繁忙,此非长久之计。回到井冈山后,毛主席提出,由林彪继任二十八团团长。
此前,毛主席曾有此议。有一次,在井冈山前委讨论提拔干部,毛主席提议让林彪当二十八团团长,朱德认为,二十八团是主力团,团长必须是得力的,后决定由军参谋长王尔琢兼任。林彪得知后,对朱德很不满。毛主席对林彪的赏识也有他自己的理由。前委几次开会研究红军的行动方针,军事骨干中只有林彪鲜明地赞成在根据地艰苦地做群众工作。毛主席8月下旬到桂东时,林彪率领一营在桂东打土豪,做宣传,搞得有声有色。后来阻击敌吴尚部的突袭,打得也很坚决。朱德、陈毅不同意提升林彪,因为林彪在南昌起义军闽赣转战时曾两次动摇企图离队,平时又喜欢拉小圈子,用私人。然而由于"八月失败",朱德、陈毅说话的分量已经大打折扣。所以在前委讨论干部配备时,由于毛主席的坚持,仍决定任命林彪为二十八团团长。这个决定是在茅坪攀龙书院的楼上召开的红四军团以上干部会上作出的。这一任命,表明了毛主席对这个年轻人的器重和厚望。
"八月失败"给井冈山根据地和红四军造成巨大的损失,而王尔琢之死却为林彪的崛起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以二十二岁的年纪,担任了红四军主力团的团长,林彪在将星如云的井冈山站稳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可谓是春风得意,认为毛主席对自己有知遇之恩。
刚担任团长,林彪就提出在坳头珑摆下口袋阵,打掉宁冈新城的敌周浑元旅的尖子营。他还主动要求二十八团担任正面伏击。这一仗打得干净利落,歼灭敌人六个连,活捉敌营长。
不能不承认林彪这个人打仗的确有一套。在井冈山曾与林彪共事的萧克将军,在《朱毛红军侧记》的"人物漫谈"一节中,对林彪的军事才能作过评价:"他是从见习排长逐级提拔上来的,平时注意训练,管理也严格,临阵有决心而且灵活。他喜欢读兵书,《曾胡治兵语录》和张乃燕写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史》,他都读过。他欣赏黄埔军校的一套,对军校的教程和条令都较熟。我们打下龙岩,缴到国民党政府在1928年颁布的军队操典。他看,我也看。他对我说:这个操典好。后来,选一部分由我刻蜡版,印发给大家看。他把干部集合起来,自任连长操演。我感到林彪军事上还行,但不是他俨然自得及后来有些人有意无意地吹嘘的十全将才。"在坚持赣南游击战争时叛变投敌的龚楚,在他晚年写的回忆录《我与红军》中,对这个时候的林彪作过如下的评价:"待人和顺,做事认真,并勤于学习,平日部队的管理很严,而又得士兵的爱戴,训练亦有办法而积极,他的部队特别整齐而又有朝气。作战时,身先士卒,勇敢善战。给他的任务,虽艰险而不辞,且均能彻底执行。"这段话大致还是可信的。
但他性格孤傲,使人很难与之相处。后来长期与之共事的聂荣臻、罗荣桓两位元帅对此都感慨良多。刘伯承元帅也对林彪存有这样的印象:这个人主观、狭隘,听不得不同意见,什么都是自己对,权威思想严重。其实,这个毛病在井冈山时期也已经显露出来了。军参谋长兼二十八团团长王尔琢,毕业于黄埔一期,文韬武略,无一不精,是朱德军长军事上的得力助手,在红四军官兵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对于自己的这位顶头上司,林彪却瞧不上。他多次在一营官兵中讲王的坏话,贬低王,说王指挥能力差,不会带兵。他的这一行为,曾受到一营一些干部、战士的抵制和批评。他与营党代表熊寿祺的关系也不好,常因一些小事与熊发生摩擦,有时竟闹得不可开交,在官兵中造成不好的影响。为解决他们的矛盾,红四军前委曾开过专门会议。朱德在会上批评他们说:"你们的矛盾,缘于个人英雄主义。以后,要改掉这个毛病。"林彪表面上接受了批评,但终其一生,这个毛病也没有改掉。
当了团长的林彪意识到了自己身份的变化,似乎变得谨慎了一些,爱占小便宜的缺点也逐渐改掉了。他曾带领二十八团官兵一起跟着朱德往井冈山上背过粮,不过不是用扁担挑,而是用的一只麻袋。杨至诚上将在六十年代初回忆背粮上山的情景时说:
"黄洋界山高十五里,从山脚挑粮食到山上的五井,大约有三十多里山路,一天挑两次。同志们不辞辛苦,累得汗流浃背。我和粟裕等同志挑着粮食到了半山上,放下担子休息,不一会儿,就看见我们二十八团团长林彪同志和我们的营长胡少海同志,肩上横扛着整麻袋粮食,从山坡下走上来。他们精神勃勃,看不出一点疲劳的表示。接着,来到半山上的人越来越多了,有的同志在唱歌,有的同志在互相搬手劲,也有些同志把汗湿的衣服脱下来晾一晾,他们背上有着磨起来的红块、小泡大泡,而他们毫不在乎的说:"不要紧,起点泡算什么?我们在枪林弹雨中都不怕,还怕这点泡泡?……"这时,林彪同志走过来,看到一些同志在山风中光着脊梁,关心地说:"大家快穿上衣服。走热了,脱了衣服容易生病。"休息过后,挑粮的队伍继续爬山了。客观地说,林彪在井冈山斗争中还是作出过贡献的,不然也很难解释一向明察秋毫、知人善任的毛主席,为什么会这样器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