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功臣王秉璋:敢跟总理讨价还价,为何死后
上个世纪中叶,新中国在经历了百年的动荡之后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和平。
在争取民族解放、国家自强的道路上众多革命将士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牺牲,当然他们其中很多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都得到了应有的荣耀与待遇。
但是有一部分在新中国的解放事业中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却因为种种原因成为历史永远的问号。
他们或许是在解放之后遭遇变故,或是因为历史问题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也可能是因为工作的特殊原因不得不隐姓埋名。
王秉璋是我国著名的开国中将,从当年的中央苏区一直到延安,从延安一直到东北,从一个传令兵到新中国的开国中将。
一生奉献革命的他却因为当年党内的一些变故让其在晚年的时候失去了原有的待遇。
但是作为从中央苏区起就一直跟随我党打天下的老革命,王秉璋一生功勋卓著。如何正确的对待王秉璋的问题却也成为了我党在处理历史问题时不得不严肃考虑的一件事。
参加革命1929年秋,年仅15岁的王秉璋走出老家河南投身到革命的队伍中去。那一年正是冯玉祥将军与阎锡山一同讨伐蒋介石的时候。作为冯玉祥西北无线电学校的学生,王秉璋很自然成为了冯玉祥军中的一员。
1930年,中原大战失败,兵败后的冯玉祥被解除了军权被迫下野。此时大半个中国都尽数落入了蒋介石的手中。作为当时国民党的最高领袖,蒋介石一心只想着尽快统一全国。
蒋介石除了四处讨伐割据的军阀之外,对于曾经北伐时的盟友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苏维埃政权也是无情镇压。许多在白区工作的共产党员惨遭杀害。
"九一八事变"之后,全国上下反日其情绪高涨。对于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的入侵,许多爱国将领都纷纷请求蒋介石派兵北上抗日。
但是蒋介石为了维护在国内的统治地位,一意孤行的贯彻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这导致许多有志报效国家的将士们倍感心寒。
1931年1月,蒋介石对于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二次"围剿"。自冯玉祥下台以后就被蒋介石收编的冯玉祥旧部被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路军。
当时的王秉璋就是在第七十四旅旅长季振同的身边担任警卫。为素有良知的中国军人,季振同在被编入第二十六陆军之后就对蒋介石残害中产党人的做法十分不满。
加上蒋介石对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绥靖政策,让季振同与第七十三旅旅长董振堂有了起义之心。最后该部于1931年12月14日发动了宁都暴动。
26路军中的约1万7000余名士兵起义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的战斗序列。这支起义的部队后被整编为十三、十四、十五共三个军,并改建制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
1935年11月,红五军团又与红三十三军合编,之后归属红四方面军建制。在都宁都暴动发生之后,原为季振同警卫的王秉璋因为作战勇敢积极,做事机敏,被提拔为军团部传令兵班班长。
在起义之后不久季振同便因为身体的原因离开部队回福建接受理疗。新上任的代理军长便是董振堂。董振堂对于王秉璋青睐有加,于是便将王秉璋提拔为军团部通信队队长。王秉璋因为董振堂的赏识提拔得很快。
从宁都暴动开始一直到长征,王秉璋先后任红一军团第一师司令部参谋、补充团团长、教导营副营长、红一军团司令部军事教育科代科长、红一军团司令部作战科科长等职务,算是年少有为了!
在整个土地革命时期,红军与国民党反动派之间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斗。原有的部队不知道被打散了多少,不知又有多少人来到了新的部队。
到1937年抗日战争的时候,很多经历了整个土地革命时代的革命者或许连自己的曾经的战友在哪儿都不得而知。
抗战扬威的战术专家七七事变之后,红军主力为顺应敌后抗战的形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其中以早期的一一五、一二○、一二九3个师为初创时期的主力开赴敌后战场。当时的王秉璋便被编入了林总所统帅的一一五师,任一一五师作战科科长。
三原誓师过后,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开赴抗日前线。一一五师开赴抗日前线的首战大捷便是平型关战役。当时因为日军进击速度超出了第二战区长官阎锡山的预料。
为了阻止日军的不断南犯,阎锡山联系了八路军一一五师并与八路军在平型关与日军王牌部队板垣师团展开了殊死的战斗。
结果这一场战斗打出了八路军的威风,也重磋了日军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
遗憾的是因为当时徐海东和王秉璋一同前往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与阎锡山做交涉铁路运输等相关事宜,所以错过了这次战斗。
但当徐海东和王秉璋赶回到一一五师师部的时候正巧赶上了国民党《扫荡报》的记者对平型关大捷中的作战部队作采访。
在林总的要求下,徐海东和王秉璋一起与众多战士们一起拍下了一组永远记录这个辉煌时刻的珍贵照片。
但是对于没能在战场上一展身手一直是王秉璋的一大遗憾,因为常年在作战科工作的他不想只做一个纸上谈兵的文将。王秉璋同样想带领部队在战场上浴血杀敌。
1938年2月,由于八路军一一五师参谋长周昆潜逃。于是八路军总部便任命王秉璋作为一一五师参谋处长。
这时候的王秉璋开始实际行使参谋长的职责,从作战科长到参谋处长,这一职务上的变化让王秉璋从幕后走向了战场。在错过了平县关大捷之后,王秉璋一等就是好几个月的时间,这一次他抱定决心要在这个位置大打几场漂亮的胜仗出来。
1939年3月,按照中央的要求,由陈光、罗荣桓、王秉璋、黄励、张霖之、赵博、朱则民等七人所组成的鲁西军政委员会正式成立。
并率领一一五师下属的686团进入山东。在平型关败给了八路军的日军在得知当年的老对手来到鲁西之后便对686团采取了铁壁合围的战术,兵分九路对其进行围攻。
但是在王秉璋与陈光的指挥下,经过与敌军连续数日的激战后686团终于突出重围。虽然这一次战斗王秉璋依然不是实际指挥着,但是其出色的战斗指挥天赋得到了部队领导的肯定。
在突围以后,日军一时间难以再次聚集有效兵力。就在这一空档期内王秉璋与政治部副主任黄励率领八路军的"东进"分队直插敌后开赴鲁南。
从这时起,便是王秉璋在战场上大显身手的开始。就在这一年的冬天,国民党军队内的一部分顽固派向我八路军突然发难。
在战场上背后捅刀子这样的事情国民党军已经不是第一次做了。因为有着在土地革命时期与国民党军之间长达十年的作战经验,八路军每一次都能将国民党顽军的阴谋化解。
当时国民党的一只顽军在码头镇将八路军的一个独立营围困,王秉璋带领特务营的两个连战士前来支援。
当夜,王秉璋率部悄悄地蹚水过河,摸进了镇子里。尚在睡梦中的国民党顽军被王秉璋带领部下全数俘虏,紧接着又以围点打援的方式阻击前来增援的另外一只顽军部队。
经此一役就消灭了600余名顽军,而我方将士仅仅付出了3人牺牲的代价。这一仗打出了王秉璋的名声。
人们再也不敢小瞧王秉璋,说王秉璋只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文参谋了。在此以后,王秉璋又多次带领八路军在敌后展开作战,一次次漂亮的胜仗让王秉璋成为了一一五师的名人。1940秋,王秉璋因为指挥能力出色,在115师于桃峪召开的高级干部会议上被提拔为鲁西军区司令员兼教三旅(343旅)副旅长。
时间来到了1941年,在正面战场上接连失利日军对八路军的敌后根据地展开了疯狂的反扑。日本人以各村镇为单位,在沿路的交通枢纽上设立了诸多的据点。
日本人想以此来不断限制八路军在鲁西地区的活动范围。对于日军的这套"囚笼政策"王秉璋很自然地想到了当年在江西与国民党军作战时候的经验。
王秉璋立足于现有装备,积极运用八路军战术的灵活性。积极发动群众以交通壕近迫作业攻坚战这样的方式拔掉了一个又一个的敌军据点。
当时这套作战方案由于需要调动大量的群众,所以党内一些团营级干部对这套作战方式不以为然。
但是最终经过数月的斗争总结发现,王秉璋交通壕近迫作业攻坚战术虽然过程繁琐,需要调动大量人力,但是却可以将伤亡降到最低。
而那些没有采取这套战术的部队在攻克敌军据点的时候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来王秉璋的这套交通壕近迫作业攻坚战术被当作八路军乃至后来解放军的标准战术作业手段。
在1942年时,已经是教四旅旅长兼湖西军分区司令员的王秉璋在面对日、伪、顽三重敌军的压力之下,便是通过灵活地运用这套交通壕近迫作业攻坚战术完成了同时应对三个方面敌人的壮丽之举。
当时敌人在根据地内修筑了大量的碉堡据点,同时还在周围地区挖了许多封锁沟作为外围防线。
可是王秉璋一到湖西见敌人的战术便立即笑了。外围的封锁沟不正好就是现成的交通壕吗?
而且各个据点之间距离接近,封锁沟之间距离都不是很远。一旦将其中一个据点攻克,便可以将作战范围逐渐辐射到整个地区。
1943年7月的"反碉堡战役"中王秉璋经过周密部署,趁着夜色突然袭击夺取了敌人的外围封锁沟。很快便连带着将外围防线全部占领。
当攻破了敌人一个点后,敌人严密的攻势就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接一个的崩溃。很快王秉璋的部队便将敌人据点外围的封锁沟悉数占领。
仅仅一晚上加一个白天的时间便拔掉了日伪军的130多个据点,而八路军所付出的仅仅是100多人的伤亡代价。
这一战堪称交通壕近迫作业攻坚战术的教科书级的经典战役。后来毛主席在1951年见到王秉璋的时候还特意提及这段往事表扬王秉璋说道:"你在鲁西南那段搞得不错嘛!"
1944年,王秉璋率八路军3个团南下支援新四军。当王秉璋向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峰介绍到交通壕近迫作业攻坚战术的时候彭雪峰感叹道:
"别人都是将交通壕作为阵地战的防守用,只有你把它灵活的用成了进攻手段,实在是了不起啊!"
后来新四军第四师将这套战术印成了名为《交通壕攻击》小册子分发给各级作战指挥员。后来这套战术方法被我军众多部队灵活运用,在解放战争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王秉璋后来也因此成为了我军的战术专家。
中国空军的缔造者之一解放之后,王秉璋任空军参谋长。与刘亚楼、肖华一同成为了我军空军的创始人之一。在空军总主要负责战术计划和日常训练。
虽然王秉璋当时并不是空军主要指挥官,但是在中国空军入朝作战的几次战役中王秉璋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当时中国空军的不少作战计划都是由王秉璋起草之后直接发给毛主席的。王秉璋不光是陆战的战术专家,对于如何用好空军力量也是一个天才指挥者。
对于当时的中而言,新组建的人民空军力量还很薄弱。为数不多的飞机驾驶员与战机被视为珍宝。所以在空军的使用上,毛主席一直都是采取较为谨慎的态度。
当时的空军司令刘亚楼就曾对毛主席说过,空军要达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效果,准备集中力量打几次漂亮的仗。
而毛主席地回答则是"一鸣则已,不必惊人"。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毛主席是多么的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空军力量。
正是因为中国军队对于空军的爱护与珍惜,让当时的苏联专家扎哈罗夫大将与中方产生了诸多的争执。
俄方认为,在战场上中方对于空军的运用过于谨慎,而负责与之交洽的周总理则坚持认为中国空军还需要在战斗中成长,所以一定要保住耐以生存的根本。
一连几次交洽陪同周总理的都是王秉璋。对于中央爱惜人民空军的这份感情,王秉璋比谁都清楚。所以在往后的作训以及指挥中,王秉璋都对空军飞行员做了严厉的要求。
不单是训练上要求认真刻苦,在制定作战计划上面也要求万无一失。中国空军在朝鲜战场上的表现让美军感到十分意外。
作为一只新成立的空军,中国军人在朝鲜战场上打出了漂亮的好成绩。在朝鲜战争初期,人民空军与美军空军在战场上的伤亡比例是1比3,让美军空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但是随着战局的变化,这一伤亡比例也在逐渐持平。到1952年初的时候,我军与美军空军在战场上的伤亡比例已经达到了一比一。
对于家底薄弱的人民空军而言这绝对是一个伤不起的数字。为了解决这一情况,王秉璋多次飞往安东的空军基地。
最多的时候曾一个晚上就在北京与安东之间来回往返两次。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王秉璋发现了当时前线空军部队的许多问题。于是王秉璋有段时间就经常呆在安东的前线,有一次整整在安东前线待了整整三十天的时间。
在那段时间里面,王秉璋一边着手针对前线部队的作风问题进行整治,一边重新制定新的作战计划,并对空军的战术做了全方面的调整。
在此以后,人民空军在朝鲜战场上对美军的战损比再一次被拉到了3比1的比例。这让北京的毛主席感到非常的满意。
因为王秉璋的缘故,中国空军在朝鲜战场上的打出了自己的威风。凭借当时为数不多的米格战机,成功捍卫了朝鲜战场上的制空权。
当时靠近我国领土的物资运输通道正是因为有了中国空军的保护,才让各种军事战略物资顺利的送达了朝鲜战场。
而这片空域被世人称作"米格走廊"。朝鲜战争结束之后,1955年新中国实行了军衔制。王秉璋因为其卓越的战功以及优秀的指挥才能被授予中将军衔。
"两弹"功臣1960年,中苏关系恶化。对于美苏实行的核讹诈毛主席与中央军委共同确定了"两弹"的计划。但是原子弹造出来了,没有导弹也是白搭。
而且当时中国也没有能够适合作战需要的战略轰炸机,唯一能将原子弹送到敌人领土的方式就是研究导弹。于是在"两弹"立项之初,便将中国的战略导弹计划纳入了日程。
当时中央决定派刘亚楼与王秉璋去主持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导弹研究院)的工作,刘亚楼任院长,王秉璋任副院长。
当时王秉璋一听就急了,他说道:"我胜任不了这项工作啊!"
刘亚楼一听比王秉璋更急地说:"我顶不住哟,是中央定的,你自己找中央去吧!"
王秉璋怀着忐忑的心情见到周总理之后对周总理说道:"总理,我水平低,不懂导弹啊!"
可周总理却对王秉璋说说:"你水平低,那你说,在我们老同志里面谁水平高,谁懂导弹?你推荐一个。"
这一问把王秉璋给难住了。的确,在我军内部能够接触到导弹这样尖端兵器的人才几乎没有。中苏交恶之后,苏联将大批的军事专家撤回苏联。
很多项目从此便就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去研究。面对危急的国际局势,一刻也耽误不起。那时候很多项目都是这样: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1960年4月,调整好工作认识之后的王秉璋来到了五院上任。虽然当时有着一批诸如钱学森、王诤、刘秉彦等中国最为顶尖的科学家的全力配合,但是王秉璋依旧感到肩上的担子无比沉重。
因为时间不等人,早一天研究出成果,国家才能早一天摆脱危局。到岗之后王秉璋从抓思想入手,先从思想上解决了干部的畏难情绪。
然后与众多的科研人员一起不分昼夜地在岗位上工作。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加上苏联专家的撤离,一切都举步维艰。
但是方法总比困难多,遇到问题王秉璋就带领团队一起开会讨论。终于在王秉璋的带领下,所有人共同努力完成了中央交代的艰巨任务。
1960年11月5日,我国仿照P-2导弹研发的"东风一号"成功发射。虽然是一枚近程的地对地导弹,但是却为我国导弹研发事业奠定了坚实的一步。
有了这一次的成功,王秉璋带领五院的工作人员总结经验,制定了系统的研究方案。1961年,王秉璋亲自起草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暂行条例》。
这部条例的颁发标志着我国的科研领域向着科学规范管理的方向有了重大的进步。
1962年,王秉璋接替刘亚楼任五院院长职务。对于原有仿照苏联的生产体系王秉璋按照自己的想法,结合之前项目的经验做了大刀阔斧地改革。
在这个过程中王秉璋听取了众多专家的意见,这次改革为之后的研究扫清了障碍。1964年6月29日,"东风二号"发射成功。
作为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中程地地导弹,"东风二号"的水平达到了当时的世界一流水准,并不比西方国家的同级别产品差。
这也标志着"两弹一星"事业在战略导弹上的关键成果。因为有了"东风二号",中国的原子弹才有实际的战略意义。凭借1500公斤的载重量,成为了当时的振国利器。
在"东风二号"的研究过程中,还发生过一个小小的插曲。当时在实验组装的过程中因为之前从来没有过相关经验所以花了不少时间。
当组装完成之后,现场的技术人员发现原本应当装在弹体上的一颗螺丝钉少了。现场的技术人员将这一情况反映给了王秉璋。
王秉璋当即要求所有人一定要找到这颗螺丝钉,实在是找不到就把导弹拆掉。对于王秉璋的做法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因为备用的螺丝钉还有。
就算螺丝钉掉在导弹内部,这么大身躯的庞然大物哪里会因为一颗螺丝钉就倒下啊。
王秉璋在听到这样的想法之后严肃地说:"一颗螺丝确实是小事,但是就是这样的小事背后反映的却是整个生产制造环节中的重大疏忽。就算今天不会因为这颗螺丝出现问题,但是谁能保证以后会在哪个环节出现纰漏"。
于是所有人又花了接近25天的时间将导弹拆掉。这一拆不得了,虽然最终没有找到螺丝,但是里面的诸多问题却都一一反映了出来。
如果没有王秉璋的坚持,那次导弹发射极有可能会出现失败。最终可能连失败原因都不知道怎么评估。
这次过后王秉璋对于工厂做了新一轮的调整以及制度建设。对于所有项目都坚持每个环节抓落实,每个环节保质量的原则。
坚持"不带问题出厂,不带问题上天"的严格、认真的作风。想一想我们邻国的研制的"烈火导弹"花了多少时间。
相比之下当时的中国无论是国力财力都要比我们的邻居差很多,但是却依旧能够取得成功。这便是王秉璋的厉害之处了。
后来五院改建为导弹工业部,即七机部(航天部的前身),王秉璋任第一任部长。王秉璋为我国的导弹研究事业制定了一个详细可靠的时间表。"八年四弹"的计划被提上了日程。
1966年12月26日"东风三号"弹道导弹研究成功。
1970年1月,"东风四号"中远程弹道导弹发射成功。1970年4月,以东风四号为基础的"长征一号"将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了太空。
这一刻,中国人的航天事业也开启了新的征程。中国也真正拥有了核打击的威慑能力。
从"东风一号"到"东风四号"的成功只用了短短的十年时间。这不得不说是中国人创造的一个奇迹。这其中凝聚着王秉璋这位老革命的功劳与汗水。
随后不久,中国的"东风五号"也顺利上天,本该在这时沉浸在喜悦之中王秉璋却因为"九一三"事件的牵连被撤下马来。
遭遇牵连林总出逃之后,王秉璋被组织当作"林总的死党"清除。一时间所有的荣誉与地位全都离他而去。
实际上王秉璋在。"九一三"事件中从来没有发挥过任何的作用。常年在秘密基地从事导弹研究工作的王秉璋又能接触多少政治呢?
只是当时党内急于纠正林总时期的错误,同时也为了彻底清除林总的党羽,于是采取了较为激进的处理方式。王秉璋与林总的关系主要是抗日战争时期在一五师中的上下级隶属。后来因为去支援新四军作战,所以未能与林总一同去往东北。
而后多年时间里面王秉璋也都不是林总的嫡系部下。严格来说王秉璋算不上林总集团的人。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王秉璋错过了在辽沈战役上大展身手的机会.
"九一三"事件中也因为当年的阴差阳错没有受到太大的株连。但是依旧逃不过接受审查的命运。
"九一三"事件过后,周总理对一众受牵连人员的处理做了详细的批示。除了当年的"四大金刚"之外,其余人员大多都是采取收审的措施。
于是就这样王秉璋被关押了整整10年,直到1981年的时候才获释出狱。十年的牢狱生活让王秉璋显得衰老不堪,出狱之后便一直在家中由子女照顾。
但是对于当年事情,党中央却一直未对其做出结论与评价。这其中包含了几个方面的原因,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当年错过了与林总北上的机会之后王秉璋就在我国的许多关键技术部门任职,最后又是我国重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
对于王秉璋的很多历史都属于国家机密。这些机密甚至连"九一三"事件的调查人员都无权知晓,这便成了一个不能被提及的公案。
虽然不能对王秉璋在当年的事情作定性,但是国家却不否认王秉璋的功绩与贡献。在2000年由中共中央出版的文献《中共党史人物传》中对王秉璋作了如下评价:
"他为巩固与扩大湖西抗日根据地、建设人民空军,特别是在我国导弹与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等方面,建立了重大功绩。"这也算是对于王秉璋的客观评价了。
2005年9月25日,王秉璋将军逝世。王秉璋健在的时候,因为历史遗留问题没有解决。所以逝世后也只能是将其遗体在解放军301医院存放,并未举行悼念活动也未下葬。
后来一直拖到2017年的5月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301医院为其举行了遗体告别仪式。在对王秉璋老将军作的介绍以及悼词上,所写的王秉璋老将军的单位是军委装备发展部北京第二干休所。
给予王秉璋老将军的身份是"原总装备部北京第二干休所老红军、第三党支部党员干部"。而对于当年的问题的结果却依旧没有提及。
时隔多年,围绕在王秉璋老将军身上的事情依旧是疑云重重。但是其一生对于中国的革命事业以及新中国的建设事业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或许终将有一天,历史会向世人呈现出一个完整而真实的王秉璋。太多的秘密也将在那时得以知晓。今天我们只能是聊以慰藉的缅怀下这位伟大的老将军吧!
文/南宫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