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小型化核反应堆曙光初现,中国核动力航母
辽宁舰结束了中国海军没有航母的历史,圆了近现代中华民族几代人的百年航母梦。
然而,山东舰的入列,标志着中国正式迈进“双航母时代”,这两艘航母前行者的高光时刻似乎已经过去,很多人开始将焦距的目光转移至中国核动力航母何时面世。
那么,中国距离核动力航母还有多远呢?
这是一个需求、技术以及工业体系三要素综合决定的一个问题,中国鉴于已经建造了辽宁舰和山东舰,在造舰工业体系上我们并不存在太大的问题,技术也有了,所需的如大型船坞这些硬件设施也是一应俱全。
需求就更不要说,中国海军未来一段时间的重点就是发展远洋作战力量,航母打击群是重中之重,核动力航母也是中国海军的必然选项。
所以,中国在需求和工业能力上不存在问题,最关键的还是在于动力问题这个核心技术瓶颈上,电磁弹射、隐形舰载机等这些配套技术已有大进展,就剩动力这一块短板了。
关注中国海军发展的朋友都知道,长期以来制约中国海军舰艇大型化和走向远洋的一个核心瓶颈就在于动力系统上,这是一个技术性问题,也是我们需要优先讲的第一个因素。
纵观当前国际核动力航母俱乐部,也仅有美国和法国两家。
制约因素无他,核心在于动力系统上,也就是军用小型化核反应堆。
当前对于该技术使用称心应手的也就美国一家,美国海军现役的“尼米兹”级和“福特”级都是使用核动力。至于法国的“戴高乐”号虽也属于核动力航母,但由于其动力心脏K15型核反应堆是从核潜艇上移植过来的,因而存在动力不足等一系列的问题。
中国亦是如此,长期以来,受制于军用小型化核反应堆技术水平限制,我们在发展核动力潜艇时,吨位也普遍低于美俄两国,攻击型核潜艇吨位也就六七千吨,弹道导弹核潜艇也不过刚接近万吨门槛,反观美俄,绝大部分排水量都在一万七八千吨,甚至更高。
好消息总是不怕来得晚,这不,在第16届核工业展览上就有一个很可能直接见证中国核动力航母未来发展走向的好消息,那便是“玲龙一号”民用版小型化核反应堆。
这个“玲龙一号”核反应堆实质上早在去年已经在海南昌江地区投入试运营状态,这个东西一经出来便引发各界的广泛关注,这并不没有原因的。
首先,它是一个小型化核反应堆,这是中国当前亟需攻克的一个技术瓶颈。
对于军用版核反应堆来说,想要上舰,必须优先满足一个体积尺寸大小的问题,也就是一个能不能装的下,能装下几台的问题。我们都知道不管是航母还是潜艇,其动力舱的占比是有限的,其内部空间是相当宝贵的,如果核反应堆过大,一将直接影响到舰艇内部布局设计,二可能影响到舰艇设计技术指标达成,若是出现一台不够用,两台装不下的局面,就显得有些尴尬了。
核反应堆小型化是该领域一个普遍存在的技术性难题,“玲龙一号”公开资料显示,其高度不超过14米,宽度不超过10米,远小于传统的核反应堆体型尺寸,这为其未来民转军上舰奠定了一个可行的先决条件,同时对于中国发展专用的军用版小型化核反应堆积累了宝贵的技术经验。
意义极为深远!
其次,小型化的同时还要功率跟的上,这才是真正的技术进步。
从公开资料来看,“玲龙一号”的电功率为160兆瓦,最大输出功率可达28万匹马力。这个数据该怎么理解呢?我们来看看美国的福特级航母使用的A1B型核反应堆电功率约为104兆瓦,“尼米兹”级航母使用的A4W型的电功率为97兆瓦,这也就是说,中国的“玲龙一号”电功率指标比美国现役的还要高一些,完全可以达到大吨位核动力航母的使用条件。
另外,这个最大输出功率,美国的“尼米兹”级为26万匹马力,我们的辽宁舰蒸汽轮机最终输出到推进器的总马力数也不过20万匹,这就说明,“玲龙一号”不仅尺寸小了,其可能影响上舰使用的功率问题也是达标的。
难怪,广大军迷对此兴奋不已。
讲完技术性的问题,我们还是要回归现实。
客观的评价“玲龙一号”的诞生,“玲龙一号”的出现让中国在小型化核反应堆技术瓶颈上取得重大突破,这对于中国舰船核动力化之路具有深远意义,但是民用的总归是民用的,无法直接拿来便用,需要一个时间周期来过渡。
问题有二:
其一,军民用的指标是不一样的,核燃料的丰度是硬伤
一般来说,同类产品军用指标要远高于民用指标,这是两者不同的需求导向所决定的,军用更侧重性能指标,民用则更侧重考虑成本问题。这个问题在“玲龙一号”上同样存在,最主要的一个指标便是一个核燃料的丰度问题。
“玲龙一号”的核燃料丰度仅有3%左右,而一般情况下军用核反应堆的核燃料丰度则要在20%以上,这个核燃料丰度主要舰艇的全寿命周期维修有直接的关系,也就是多长时间更换核燃料的问题。比如,我国的核潜艇更换核燃料是时间在十多年左右,美国的福特级由于核燃料丰度更高,则可以做到50年不需要更换,这意味着全寿命周期也不需要更换核燃料,这对于全服役周期成本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玲龙一号”3%的指标,对于军用来说差的可不是一丁半点,这有办法解决,但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问题。
其二,民转军需要一个复杂的需求关系和时间周期
上文我们提到了一个军民版本核燃料的丰度问题,这个问题不是没有办法解决,是可以的,理论上是具备民转军的可能性,具体的操作当中则是需要一个复杂的过渡周期。这个周期包含军方需求问题和技术解决时间周期。
军方需求是核心指标,军方对于装备的选择可靠性和技术指标是同等重视的,民用指标可能并不能达到军方的要求,所以“玲龙一号”是否会民转军还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另外军方看中后,相关的核心技术参数的设计改动也是需要一个时间周期的,不是照搬过去就行了,而是要根据军方的需求一步一步进行完善。
从公开资料来看,我们的新一代003型航母可以确定是常规动力航母,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尽管是常规动力航母也不会影响诸如电磁弹射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按照中国海军航母发展循序渐进的思路,核动力是迟早的事,关键技术的攻克意味着中国版核动力航母距离我们也不远了。
稍安勿躁,戒骄戒躁,给军工部门一些时间和信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某一天,中国核动力航母将与大家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