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志愿军新战术,东北小城造数十万冲锋枪,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以北300多公里,有一座小城叫做北安市,他还有一个别名——塞北枪城。
北安,是新中国最重要的轻武器生产基地之一,这里生产的各型枪械将近900余万只,号称能装备800个师。
生产这些枪支的工厂,就是著名的庆华机器厂,代号“626厂”。
1921年,张作霖在奉天(今沈阳市)创办了“奉天军械厂”,主要生产各式枪械、火炮以及弹药,这就是626厂的前身。
9·18之后,东北沦陷。奉天军械厂被日本人占领,开始为侵华日军生产武器。1948年沈阳解放,兵工厂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1948-1950两年时间里,兵工厂先后交付给解放军火炮260多门,步枪4.3万多支。
1950年,工厂改名为“51兵工厂”。同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
为了适应战争形势,上级决定,“51兵工厂”疏散到三个不同的地方,其中枪械厂迁往北安。
1951年,迁离沈阳的“51兵工厂”再次更名为“国营第626厂”。为了保密,对外称为北安国营庆华工具厂,简称“626厂”或者“庆华厂”。
在沈阳和初到北安时,626厂主要生产“中正式”步枪、三八大盖,也少量仿制苏联PPSh-41式7.62毫米冲锋枪,并且已经交付部队2.3万余支。
1950年2月,访问苏联途经沈阳的毛主席和周总理还专程视察了626厂。
当老人家得知他们仿制PPSh-41取得成功时,非常高兴,亲自批准该枪命名为“1950年式7.62毫米冲锋枪”简称“50式”。
让626厂没想到的是,本来并非主力产品的50式,一年后却出现爆发式需求。
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排山倒海般投入朝鲜战场。
当时,朝鲜人民军因为接收了大量苏联援助,所以部队中有不少PPSh-41冲锋枪。与之相比,入朝的志愿军战士们却没有足够的50式冲锋枪。
而且,国内唯一生产50式的626厂,虽然已经掌握了生产技术,但始终没能大规模生产。
随着志愿军入朝,东北局紧急召开会议,决定大批生产50式冲锋枪。原因也很简单:部队需求旺盛——这种枪很适合志愿军的近战、夜战战术。
兵工局的领导单独对厂长尚耀武交代:“现在战场上非常需要50式,而且量很大,我们一定要快。”
不过,时任厂长尚耀武心里明白,50式冲锋枪目前虽然能做到小批量生产,但如果短时间内就要大量交付,他们还没有这个能力。
此时工厂刚刚由沈阳迁到北安,上千人的工厂,刚刚搬到新地址不到两个月。从大城市来到北大荒的兵工人,尚未适应这里的气候和生活条件。此外,搬迁后的626厂,厂房、设备都非常简陋,很多高精尖的设备和图纸都在国民党的飞机轰炸中遭到破坏和遗失,工厂的人手也不够。搬迁后,50式冲锋枪实际上处于半停产状态。
但战场的需要就是命令,难题必须得到解决。
1951年的4月,626厂召开了誓师和动员大会,成立“工厂管理委员会”,全场总动员,迅速恢复生产50式冲锋枪。
由于50式冲锋枪是仿制自实物,所以没有原始设计图纸。于是,技术科的同志们又从头到尾仔细梳理了一遍现有的全部资料,在两个月内重新复核、修订了将近1200多份图纸。
在生产车间,同样洋溢着新中国刚刚成立的喜悦和干劲。干部们走下车间,和工人一起“眼熬红,手磨烂,不完成任务不下火线”。
1951年6月,经过两个月的紧张复产,第一批2628支凝聚着工人师傅心血的50式冲锋枪,在驻厂军代表严格检验之后,插上象征优良品的小红旗,装上运往前线的军列。
在送走第一批枪后,东北兵工局又把生产任务逐次加码,从几万支到了十几万支。
为了保证按时按量完成任务,626厂进行了扩招,新招收3000人加入生产队伍。
从1951年6月复产,到1953年12月停产,两年半时间,626厂总共向朝鲜战场供应了35.8万支50式冲锋枪。
50式冲锋枪射速快,火力猛,携带轻便,易于近战、夜战和穿插。在生产中,626厂还结合战士们的意见,对枪支进行改进:把原版71发弹鼓改成了35发弹匣。
这个改动让枪支的重量更轻、机动性更好、装弹更迅速,还克服了原来71发弹鼓容易卡弹的缺点,同时生产速度也更快。改进后的50式,受到志愿军战士们的一致欢迎。
曾经有一位前线的战士给工厂写信,寄来一万元(旧币),说想要一张工人师傅的照片。
“你们能制造出这样好的枪,是我们志愿军的自豪。可惜,我们不知道是哪位师傅亲手制造的枪,也不知道师傅的名字,前线的战士都想见见他。所以随信寄去一万元,请你们想办法把这个师傅的照片寄给我们,让我们都亲眼看一看这位敬爱的工人师傅。”
收到信后,厂长孙云龙专门派一名会照相的同志去装配车间和验枪靶场,给工人师傅和驻厂军代表拍了三张合影照片,连同寄来的一万元,一起回信寄给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战士。
工厂的回信是这样写的:“请你们拿起我们亲手制造的枪,冲锋陷阵把侵略者彻底打回老家去。我们等待着你们凯旋,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那个年代蓬勃向上的激情,凝结在字里行间。
就在50式热火朝天开始生产的时候,厂长孙云龙突然接到通知,让他去北京参加一个紧急会议。
1951年11月,孙云龙赶到北京。这次召开的是一次兵工厂厂长会议。
会议中,上级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国家已经确定兵器工业第一批18种陆军武器的制式化生产任务。而且中苏友好协议签订之后,还会获得更多苏联武器的授权,仿制更多的武器。
新中国武器的正规化、制式化建设就要开始了。
会议确定,优先满足前线需求,仿制苏联PPSh-43冲锋枪。
作出这个决定,是因为志愿军总后勤部前不久在朝鲜中部的三登里,召开了一次军械会议。
志愿军后勤部认为,PPSh-43冲锋枪的性能要优于50式冲锋枪,尤其是该枪采用了铁质折叠枪托,在低矮狭窄的坑道里使用起来更方便、优点突出。他们建议国内在50式冲锋枪的基础上进行仿制。
所以二机部二局决定,让626厂来完成这个的任务。
北京的会议结束后,626厂开始在生产50式冲锋枪的同时,进行PPSh-43的仿制。他们按照“齐头并进,不能偏废”的原则,开始在同一条生产线上完成两项任务。
为了不影响50式冲锋枪正常生产,PPSh-43仿制的零件“见缝插针”地挤着正常的零件走。原有的机器设备也进行调整、维修改造,最终实现了共线生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对PPSh-43的仿制中,626厂大胆创新,对枪管内膛线(来复线)的加工工艺进行了一场革命。
自从我国开始生产枪械以来,枪管内膛的来复线都是使用拉刀拉成的,苏联也采用这种工艺。
这种工艺的缺点是:枪管内4条来复线深浅不一,线型也不标准;光洁度低;易磨损;并且加工效率低。每完成一支枪管的来复线,工时都很长。
626厂的技术人员赵瑞之,对这个难题一直念念不忘,总想找机会解决。于是他埋头钻研俄文资料很长时间,试图寻找加工枪管来复线的新线索。
当有了初步想法后,他又去和工厂的技术员,以及枪管车间的加工师傅们商量、讨论。最终在大家共同的心血浇灌下,一种新的加工方法终于问世。
他们把原有的拉线机改为非夹具和制造冲头的二类工装,进行挤压。用挤压代替拉削。
技术人员还制定出挤压规范,完善挤压前枪管内孔镀铜和挤压后除铜,以及消除应力的热处理等工艺。
经过三个月的反复实验,新的加工方法终于取得成功。这项工艺改进不仅提高了质量,而且加工效率是原来的120倍。
不久之后,兵工总局组织全国兵工系统学习这种先进的挤压来复线的生产工艺,并立即推广到全国,一直沿用至今。
经过两年努力,到了1953年6月,PPSh-43冲锋枪仿制成功。 同年7月,50式冲锋枪停止生产,工厂准备在1953年内就马上投产PPSh-43。
不过,好事多磨。
受当时条件限制,626厂对PPSh-43的仿制和生产,都是在没有苏联图纸和技术资料的情况下,进行实物测绘完成的。
1954年下半年,按照中苏协议,PPSh-43的原始图纸和资料都送到了626厂,随之而来的还有苏联援华专家。但是,在看了626厂的仿制工艺后,苏联专家们并不认可。
当时国内对苏联专家的意见非常尊重,而且既然是签订协议的仿制,那么工厂就得听苏联专家的指挥。于是626厂积极配合,“让改就改,让变就变”。
厂方再一次组织人马,对PPSh-43的产品图纸、工艺规程等技术资料又从头到尾重来了一遍。直到1954年才通过验收。
这一年,626厂生产的PPSh-43,被正式定型为“1954年式冲锋枪”。(全文完)
参考资料:《枪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