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旅挡住去路,彭德怀命令将其全歼,志愿
天择杂谈由原国防大学教员天择创办,欢迎
1950年11月的朝鲜半岛已是十分的寒冷,在几间破旧的房间里,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正站在大幅的作战地图前,他的目光盯向了一个叫戛日岭的地方。因为在这一地区,第38军打开了一个向南突破的缺口,志愿军顺着这个缺口下去,就可以对西线的第8集团军形成侧后迂回并对其实施包围。
其时正是抗美援朝第2次战役的初期,当志愿军发动大范围的进攻并进展迅速时,在西线的美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感到了危险,他发现了在戛日岭地区,志愿军已经打开了一个缺口,如果不将这个缺口堵上,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时离戛日岭最近的部队除了南韩的军队就是土耳其旅,南韩的军队遇到强敌基本上是一击就溃,唯一还可以用用的就是土耳其旅,于是他命令土耳其旅迅速抢占戛日岭,以堵住这一缺口,而土耳其旅也进展神速,在志愿军之前抢占了战役要地戛日岭。
当第38军通过审讯俘虏得知是土耳其旅抢占了戛日岭来堵缺口时,迅速把情报上报给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彭德怀问志愿军参谋长解方:
“这土耳其旅为何物?”
解方对外军研究很多,可以称得上是外军通,他说:“他们有5000多人,属于‘联合国军’,据说打仗极野蛮,崇尚白刃冲锋。”
彭德怀轻蔑地一笑:“靠野蛮是打不了胜仗的,要38军全歼这个土耳其旅。”
土耳其旅是联合国军中一个特殊的存在,这与土耳其的国家定位有关。土耳其横跨欧亚大陆,但其本质上还是一个亚洲国家,属于突厥人种,他们自吹身体流淌的是“突厥狼血”。他们长着东方人的面孔,却偏偏往往西方阵营里面钻。
所以土耳其就像狼群里面的野狗一样,捕猎时冲在最前面,当进餐时别的狼都在前面吃肉,他们只能在后面吃屎,土耳其旅在联合国军的地位也是如此,即使到如今,土耳其还是这种角色:干捕猎的活,却是吃屎的命。
在朝鲜战争爆发后,土耳其为了脱亚入欧,积极参与美军行动,事实上当美国的帮凶,然而美国对其军事援助并不多,所以土耳其旅的武器装备并不先进,但是土耳其人是游牧民族,生性好斗。据志愿军老兵说,土耳其旅的战斗力并不弱,仅次于美军和英军。他们作战时,个个佩戴传统的土耳其弯刀,非常擅长近战搏斗。
土耳其旅到朝鲜,就想在其美国主子面前表现一把,他们一上前线就打死打伤了无数冲过来的敌人,并抓了几百个俘虏。土耳其旅将这一战况立即通报美军第2师,令美军又惊又喜,没想到土耳其旅这么厉害,于是派几个翻译去审问这些俘虏,结果这些直奔过来的是南韩的溃兵。
面对挡住去路的土耳其旅,彭德怀命令第38军114师将其全歼,土耳其旅有5000多人,而114师的兵力大约在1.5万人,攻打土耳其旅的部队为342团,总人数大约也是5000人,从兵力对比上看我军并不占优势。114的装备以及后勤保障都不如土耳其旅,而且土耳其旅依托有利地形防守,114师要想全歼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但是彭德怀的命令已下,而且38军在第1次战役中没打好,挨了彭德怀司令员的批评,38军从上到下都憋了一口气。所以军长梁兴初和政委刘西元接到命令后,立即赶到第14师指挥所,这里距离戛日岭的主峰只有2公里,当时翟仲禹师长和江拥辉副军长正在商讨作战方案。
最后他们定下了偷袭的战术,接敌后就是分割围歼,运用三猛战术,也就是猛打猛冲猛追。
孙子兵法强调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乃是对预有准备防御之敌实施进攻最有效的战术,在红军时期,这一战术是最基本的战术,因为红军的武器装备差,对国民党军必须以偷袭为主。而38军是彭德怀平江起义的部队发展起来的,对于偷袭战术烂熟于胸。
当时气温已经零下10多度,为了减小声响,342团团长孙洪道和政委王丕礼带着战士们脱去了缴获的美国大头鞋,志愿军官兵一双双光脚板静寂无声地踩在一尺之深的冰雪里向戛日岭主峰攀登。山上寒风啸啸,完全掩盖了志愿军官兵发出的声响。
近了,更近了,此时的土耳其旅在山顶点起了一堆堆篝火以便御寒,官兵们围坐在篝火旁说话聊天,他们根本没有想到志愿军会在深夜偷袭,当土耳其人乌鸦般的说话声清清楚楚地传到志愿军的耳朵时,342团团长孙洪道一挥手,成群的手榴弹立刻飞向一堆堆篝火,烤火的土耳其官兵随着被炸起的火堆命丧黄泉。
紧接着342团的官兵冲上山顶快速地对土耳其旅分割围歼,很多土耳其旅官兵随着佩带的弯刀都没有拔出便被击毙,志愿军如猛虎般的冲击力所使土耳其官兵的精神受到了极大震撼,仅仅20分钟,戛日岭的主峰便被志愿军占领。
在反斜面上的土耳其官兵想夺回主峰,拼命组织部队进行反扑,但是在志愿军官兵的猛打猛冲下迅速土崩瓦解,整个土耳其旅被全歼,仅有不到2个连的歼余逃脱,前后持续时间仅2个小时。
正如彭总司令所说,野蛮不能带来战争的胜利,打仗必须要靠智慧和勇气,野蛮只是匹夫之勇而已,一支靠野蛮打仗的军队,在用脑子打仗的志愿军面前,被歼灭是他们最终的命运。
如今我军武器装备已经今昔非比,但是智慧和勇气仍然是一支军队获胜的法宝。先进的武器装备,加上智慧和勇气,是一支军队战无不胜的根本保证。
天择是作者的笔名,曾在国防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对历史和哲学颇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