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能打败德国和日本,为啥拿不下朝鲜和越南
"美国打伊拉克是因为萨达姆偷了布什家的高压锅。"2006年春晚小品的这句梗,不知多少人还记得。
当年,这可是一句经典段子,仅次于同一年诞生的那句"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截止此梗诞生之时,伊拉克战争美军阵亡数已突破两千大关,是主要作战阶段阵亡人数的十倍。
美军到底怎么了?同样一支部队,闯关拔寨轰轰烈烈,清理残局窝窝囊囊,难道是因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了吗?
当年很多人已经不信"人民战争"的理论了,他们认为在现代高科技战争中,"人民战争"已经过时了。
但事实证明,时至今日,"人民战争"仍然是小国弱旅战胜美军见效最快的办法,没有之一。
如果对手是一支明确的军队,战场有着清晰的边界,目标就是消灭敌人,那么美军往往打得很顺;而一旦战场不确定,敌人不明确,目标很模糊,美军往往就打不赢。
越南战争时,一名战地记者采访一个美海军陆战队员,在短短一分钟的射击间隙,二人有了如下这番对话:
记者:"最艰苦的部分是什么?"
美军:"(我们)不知道他们在哪,这是最糟糕的事情。他们可能在四周转移,在下水道里奔跑,在路边沟里埋伏,他们可能在任何地方。"
在越南,美军最大的愿望,就是找到越军主力,来一场西方式的决战,但直到战争结束,武元甲也没给美军这个机会。
反倒是后者,凭借主场优势四处出击。
1968年1月31日~4月6日,武元甲发起了"春节攻势",部队化整为零,不分前方后方,向美军全面出击。
这种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的打法,让美军疲于应付,有劲使不出。
通常我们认为强者总是不守规矩,喜欢践踏规则,但在战场上,事实正相反。
规则就是强者制定的,他们也最热衷维护规则,他们希望弱者永远在规则框架内和他们打仗,这样强者就能利用资源和体量优势立于不败。
而作为弱者,唯一的逆袭机会,就是突破强者设定的规则,正所谓"功夫再高,一砖拍倒"。
但逆袭的过程中,弱者的也要承担极大的代价,那就是伤亡。
"春节攻势"中,武元甲的军队虽然准备充分,作战勇猛,但还是一个月内就被美军赶出了顺化,硬实力相差太大,尽力了,没办法。
顺化一战,美军击毙越军5113名,己方阵亡147名,战伤857名。
这样的交换比,如果放在二战那就是胜利,但越战中美军的另一个"敌人"这时就显现了威力。
用美军自己的话说,这个敌人,就是西方媒体。
越南战争,是西方战争史上第一次有数以百万计士兵的亲朋好友在电视机前看着自己的儿子、丈夫、兄弟、朋友在前线打仗。
这种情况下,几幅美军被越军打伤的画面,配上电视播音员语调阴沉的解说,就成了战争失利的例证,更不免让人产生这样的联想——那几个表情痛苦的美军伤兵,就是前线所有美军的缩影;那些凶猛强悍的越军,就是越军整体的形象。
从一件事上归纳出整体结论,这是人类的天性。
在《大故事》一书中,资深记者彼得·布雷斯特拉普曝光了西方媒体就"春节攻势"公布的欺骗信息,他提到"有时他们简直是在讲述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
在彼得看来,以"美军的英勇为主线,讲述美军苦战得胜的故事",既造不成有利于记者职业生涯的轰动效应,也与记者们通常会有的反战情绪背道而驰。
另一个名叫凯斯·比奇的美国驻亚洲资深记者,在越战结束十年后,对战争中的报道提出了一些看法:
"媒体助长了战争的失败……这不是因为什么惊天阴谋,而是因为报道战争的方式……这场战争是在美国而不是越南输掉的。美军从未输掉一场战斗,但他们从未赢得这场战争……"——《重新审视越南》
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早就一针见血地道破了西方军队的软肋:
"面对持续传来的海外远征军陷入僵局的消息,以及将领对于人员、物资不断增加的需求,雅典公众很快就丧失了信心。"
那么问题来了:要说对外战争中人员、物资不断增加的需求,二战可比越南战争、朝鲜战争多得多呀,怎么当时的美军就没陷入修昔底德的"陷阱"呢?
其实,如果我们把视角拉近,用时间的尺度来看,美军在二战中也是翻过车的。
1942年2月一个漆黑的夜晚,麦克阿瑟带着妻儿和家庭教师登上一艘鱼雷快艇,离开了菲律宾,把麾下近万名美军士兵留给了即将到来的日军。
当时有一首军中歌谣,是这么唱的:
我们是巴丹的弃儿郎,没有爹和娘。
山姆大叔也不知去向;
无亲朋,无依靠,
没有枪来没有炮,无人过问无人要!
如果我们把视线驻留于此,会发现悲观和失败的情绪弥漫于当时的美国。
为了给民众打鸡血,罗斯福批准了轰炸东京的行动——当时美军航母还无法靠近日本海,轰炸机将有去无回。
与此同时,罗斯福向国会提交了一份史上最大金额——1090亿美元的军费预算案,美国开始全民动员,准备与日本开战。
这是南北战争之后美国最大的一次战争动员,他们要报的不仅是珍珠港一箭之仇,还要彻底打垮整个日本。
各大公司开始承接军方订单:波音公司生产B-17和B-29轰炸机;联合航空公司生产B-24型轰炸机;北美公司生产P-51"野马"战斗机;沃特公司生产F4U"海盗"战斗机。
其中最大是福特公司的伊普西兰蒂工厂——珍珠港被袭击时,这里还是以一片荒芜,现在却矗立着全球最大的工厂,里面的流水线平均一小时就能组装一架30吨重的轰炸机。
由于生产速度太快,新下线的飞机甚至不必考虑储存时间——直接送到附近的机场试飞,然后飞赴战场。
据粗略估计,二战结束时,全美有超过1 500万人穿上军装或者从事直接服务于战争的工作,以致战争结束时,美国已经无力维持如此庞大的军事系统。
裁军势在必行。
在接下来的2年中,美国开始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复员裁军,平均每天有近2万人脱下军装。
到1947年,美军重新回归到150万人的规模。
那些经过世界大战历练、打败过德军和日军的优秀官兵纷纷退役,由于他们的杰出素质得到了国家的背书,地方上的用人单位争相吸纳他们加入。
也有极少数的优秀军官留在了部队,他们凭借战功履历,在庸人堆里脱颖而出,升到高层坐办公室去了。
而那些留在一线部队的军官普遍有素质差、能力低的问题——这些人大多数是因为找不到工作而选择留在军中糊口的。
军官如此,士兵更不乐观。
很多人以为朝鲜战争中的美军士兵都是二战老兵,但真实情况是:海空军中确实还有一些经历过二战的士兵,但陆军则是新兵居多。
时任美军参联会主席的布雷德利曾评价道,当时美国陆军的水平"让人怀疑能否打败白雪公主的七个小矮人"。
而接下来带领他们走向朝鲜的,正是八年前将他们的老班长们扔在菲律宾,自己带着家属逃命的将军,"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是他的名言。
另一方面,他们对自己对手的认知,还停留在菲律宾殖民地时代亚洲军队的层次上——直到我们英勇的志愿军,用实力让这支骄傲的美军凋零在朝鲜的冰天雪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