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6岁嫁给肖华,44岁被囚3年,50岁与被关六年的
1939年,在抗战最艰苦的日子里,我军截获了敌人的一份情报,情报的内容很独特,内容如下:
“最近,从延安给“匪首”肖华送来一个美人,这个美人受过特种谍报训练,能飞身跨上飞驰的骏马,能左右开弓,百发百中。”
当情报送到肖华手中时,这位当事者又好气又好笑地说:“真是一群无能的家伙,妻子明明是我爱上的,经过磨难才能结合的,怎么成了美人计?不过,说实在的,这后面几条,讲得还蛮像的。”
王新兰嗔怪地对丈夫说:“全是胡说八道!”
以上对话,出自肖华和王新兰,他们近半个世纪的爱情传说,也被很多人当成了爱情楷模。
肖华和王新兰是在陕西省荣阳镇认识的,1937年7月,王新兰奉命到延安学习,她来到驻荣阳镇的八路军总部,换过介绍信后就打算去延安,偏偏那段时间下了一场大暴雨,去延安的路被冲垮了。
王新兰只能住在了荣阳镇里,打算等路修好了再去,当时村里住着即将改编的红军,肖华也住在这里。
这天,王新兰和两个一同要去延安学习的女友去村外散步,三个曾在宣传队待过的姑娘,看着村外的美景起了兴致,以草地为舞台跳起舞来,她们吸引了很多红军战士围观。
一舞跳完之后,忽然传来叫好声,王新兰回头一看,原来是陈赓在夸奖她们,随后,陈赓向王新兰介绍起了身边的战友们,其中一个就是肖华,二人也就此结识。
彼时的肖华21岁,而王新兰只有13岁。
公路修了一个多月,王新兰也住了一个多月,她和女友们外出散步时,经常会碰到肖华,二人也知道了各自的经历,原来他们有很多相同点:都是小红军,也都参加过长征,现在都是独自一人在红军中。
一、相同的经历
1928年的冬天,兴国县农民暴动,肖华是暴动队伍的得力助手和积极参与者,那年他只有12岁,次年,毛泽东率领红四军来到兴国,并在当地组建了“少共团县委”,年纪13岁的肖华被选为“少共团县委”的组织委员。
随后,他参加了毛泽东在潋江书院主办的土地革命干部培训班,学习了马列主义基础知识和土地革命的理论和政策,同年12月,肖华被推选为兴国“少共团县委”书记。
1930年,因为工作突出,肖华不到入党的年龄便被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就在肖华参军的同时,9岁的王新兰也参加了红军,六岁那年,王新兰的叔叔王维舟领导的川东游击队十分活跃,国民党派了一个连来围剿,当时地下党的活动异常困难。
小小年纪的王新兰就成了最理想的联络人,她虽然不知道信件的内容,但凭借着敏锐和机智,每次都成功把信送到了目的地。
1933年,王维舟担任了红三十三军军长,王家的哥哥姐姐都参加了红军,不久后,国民党向川陕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进攻,王新兰的母亲在姐姐的安排下跟着红军转移了,家里只剩下王新兰一个人。
姐姐没办法,只好带着妹妹也进了部队,经过姐姐的求情,9岁的王新兰也成了一个小红军,被分去了宣传队当宣传员。
不久后,工作出色的王新兰成了宣传小分队的队长,姐姐也被调去了川陕军委工作,身边没有亲人的陪伴,王新兰也告别了亲情和童年。
1935年春天,红四方面军进行转移,开始了万里长征,王新兰也跟随部队一起行动,不幸的是在行军的途中,王新兰感染上了风寒,出四川时,她已经不省人事了,大家只能做个担架抬着她走。
有同志建议把王新兰留下来治疗,宣传队的队长却不同意,政治部的主任洪学智说:“一台好的演出是一股具体的精神力量,这孩子表演不错,再困难也要带上她。”
在担架上躺了三个月后,王新兰的身体好了一些,她强撑着身体拄着拐杖跟随大部队,1936年8月,王新兰跟随红军从毛尔盖出发进入草地,过草地时,饥饿是最大威胁,没有粮食,大家只能吃野菜,有时候连野菜根都吃不到。
在极度的困境中,王新兰咬牙扛了下来,二次过草地之后,部队无衣无食,不断有人死在路上,到了草地边缘时,王新兰和战友们几乎耗费了所有的体力,出了草地之后,王新兰就加入了共青团。
1936年4月份,王新兰第三次跟随部队过草地,这一次过草地,是部队最艰难的时候,部队上的粮食吃光了,野菜和菜根也被挖光了,小小年纪的王新兰在队员们和队长的鼓励下,凭借着顽强的毅力,终于走出了草地。
三过草地,年幼的小红军王新兰创造了奇迹,1937年春天,因为表色出色,王新兰和肖华一样“破格”入党。
或许是这些相同点,让肖华对王新兰产生了爱慕之情,可年纪小小的王新兰,只把肖华当大哥哥看待。
一个月后,公路修好了,王新兰也要出发了,得知这个消息的肖华,再也坐不住了,因为他即将率领部出师抗日,如果再不向王新兰表白,那么可能就会遗憾终生了。
可是要怎么开口呢?肖华纠结又郁闷,陈赓很快察觉到了肖华的心思,他几次提出自己替他去说和,可肖华拉不下脸,几次拒绝陈赓的帮助后,他决定主动出击。
一次,大家在一块散步的时候,王新兰掏出口琴吹,肖华打着拍子唱歌,途中,肖华提出借王新兰的口琴,没想到耿直的王新兰直接说:“借口琴,那多脏啊!”
肖华又说:“我不嫌你脏,你要嫌我脏,等吹完之后,洗洗再还给你不就行了,”王新兰沉吟半晌说:“好,但你要讲一个故事来听,”正想借机表露自己感情的肖华痛快地答应了。
谁知王新兰却叫来一大帮女同志来听,肖华有些尴尬,却还是一本正经地说起了地下党员周雍和陈铁军在刑场上举行婚礼的悲壮爱情故事。
王新兰被这对苦命鸳鸯感动了,可她却没有明白肖华借故事表达的情感,肖华十分无奈,他只得借助外力来帮忙。
在去延安之前,王新兰被请进了八路军罗荣桓的房间,去之前,王新兰心里直犯嘀咕,她不明白罗荣桓找自己的理由,看着拘谨的姑娘,罗荣桓先从拉家常开始,逐渐打消了王新兰的拘谨。
随后,罗荣桓开口问道:“我找你问个事,你喜欢肖华吗?”王新兰爽快地回答说:“喜欢啊,”罗荣桓一愣,他当即明白这个姑娘没有懂自己的意思,罗荣桓又问:“那你爱他吗?”
这次轮到王新兰愣住了,她想起了周文雍和陈铁军的爱情故事,但她对肖华的感情却从未往“爱”字上想过,再说王新兰太小了,哪里想过“爱”呢?
看着王新兰有些木讷,罗荣桓接着说:“肖华说他爱你,但爱情必须双方自愿,你若是不爱他,我去给他肖华说,让他死了这份心,”听到这里,王新兰急了:“别,我觉得他人挺好的,我们也谈得来,我也愿意和他谈,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爱。”
说完这句话之后,王新兰难为情地捂住了脸,罗荣桓笑着说:“那好,你认为肖华挺好,那我就给你提个要求,你到延安后,不能再找别的男朋友了!”王新兰也笑:“行!”
接着,罗荣桓又说:“不过,我们要有个君子协定,你学习结束了,前线也允许的时候,你要回我们一一五师工作,”王新兰满口答应:“没问题!”
听到这里,罗荣桓高兴地让管理科长去搞几个菜,他打算留下王新兰吃饭,这时,肖华推门进来,罗荣桓对肖华说:“你也有坐不住的时候,好了,我替你把台搭起来了,戏怎么唱,就看你们的了。”
饭后,肖华送王新兰回去,平时有说有笑的两个人,这时却突然沉默了,好一会,肖华才开口道:“新兰,罗主任都给你说什么了?”王新兰反问道:“那你先给我交代,你给罗主任说什么了?”
肖华红了脸,支支吾吾地说:“我一直把罗主任看做是自己的兄长,有想不通的事都对他说,昨天,我告诉他说红四军宣传队的王新兰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子,但我没有勇气去追求她,我要去前线了,她要去延安了,我怕分手之后,再也见不着面了,罗主任听我说完后,就问了你住的村子,他也没说什么,谁知今天就把你找来了。”
王新兰害羞一笑:“你真坏!”
转眼功夫就到了王新兰住的地方,肖华望着王新兰深情地说:“要分手了,我没什么贵重东西送给你,这是部队上分给我的丝绵被,现在送给你,延安比较冷,或许你能用得着。”
当看见肖华递过来的红底碎花棉被时,王新兰瞬间被吸引了,爱美是人的天性,尤其是青春正好的王新兰,她看着棉被激动地说:“喜欢,喜欢,真漂亮!”肖华拉过王新兰的手,又说:“记着给我写信啊!我不进去了。”
看到王新兰点头,肖华转过身后,骑马往回走,王新兰站在原地,目送着肖华骑马离去,一直到他的身影消失不见
王新兰到达延安之后,就带着肖华的信件去找了罗瑞卿,时任教育长的罗瑞卿看完信后,笑着说:“你叫王新兰,肖华让我对你搞特殊啊,”王新兰被这几句话羞红了脸。
让王新兰没有想到的是,罗荣桓也给林月琴写了信,在信中,罗荣桓让妻子好好照顾王新兰,此后,王新兰在罗瑞卿等人的照顾下倍感温暖,也万分感激肖华。
与此同时,王新兰也在延安知道了哥哥和姐姐牺牲的消息。
从延安的抗大毕业之后,王新兰又被安排到了军委通讯学校学习,这是一所为红军和地下党培训无线电技术人才的通讯学校,学习内容主要是发报知识、机械原理和英语,在这里,王新兰半年就学完了一年才能完成的学业,而且理论、操作都名列前茅。
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延安新华总社新闻台当服务员,这天下班后,王新兰和女伴们在延河边散步,谈到高兴处,姑娘们唱起了陕北民歌信天游。
正在散步的毛泽东听到歌声,问起了身边的同志,得知王新兰是王维舟的侄女和肖华的对象后,毛泽东招呼她过来讲话,了解到两人都是异地,毛泽东给肖华拍了电报,还打算把王新兰送过去。
其实从二人分别之后,王新兰一直思念着肖华,因为战争原因,她只在平型关大捷后收到肖华一封信,因为送信的同志急着走,王新兰也来不及写回信,匆忙之下她只让人给肖华带了一张照片。
如今听说毛主席愿意帮忙,让自己和肖华见面,王新兰高兴地不得了。
谁知第二天毛泽东就送来了肖华的回电:
“主席,来电尽悉,困难时期,一切以民族和党的利益为重,个人问题,无需顾虑。”
为了不让王新兰多想,送电报的同志还安慰王新兰,说肖华的部队是如何如何的艰苦,彼时的王新兰也没有过多的怨言,她身为部队的一员,也十分理解肖华的苦衷。
不久后,在毛泽东的安排下,王新兰还是踏上了去肖华部队的路途,由于是抗战初期,八路军开展平原游击战的经验不足,根据地也是东一块、西一块的,王新兰这一走,就是整整一年。
途中,王新兰和战友们被敌人围追堵截好几次,有一次王新兰还和大部队失去了联系,她和护送自己的同志在山上打了一个礼拜的游击,最终辗转几次才找到大部队,那一个礼拜,也是肖华最难熬的时候。
等到王新兰和大部队联系上时,确认她平安之后,肖华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了下来。
等王新兰到了部队,进了肖华的办公室后,肖华的警卫员立即向她敬了一个礼说:“我见过你,”王新兰很奇怪,反问他在哪里见过自己,警卫员调皮地说:“在肖司令的口袋里,车子里的照片上。”
王新兰的脸瞬间变红,正当她不知所措时,肖华急匆匆地走了进来,还没等王新兰开口,肖华猛地把她抱在怀里,动情地喊了一声:“新兰!”
当天,两人举办了简朴的婚礼,那年,王新兰只有16岁,半个多世纪后,回忆起婚礼那天的情景,王新兰笑着对丈夫说:“老同志们都跟我们开玩笑——你们这叫无法无天。”
二、相互扶持的后半生
1940年,肖华被任命为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王新兰则被任命为一一五师政治部新闻电台报务主任,住在鲁南青驼寺,12月份,王新兰被派去山东分局党校学习,
1941年1秋天,当王新兰准备毕业论文时,一场疾病突然袭来,这天,王新兰一夜没睡,当她写好论文打算站起来时,却突然发现自己的双脚硬邦邦,接着就是一股钻心的疼痛袭来。
王新兰咬牙向迈开一步,一阵剧痛突然袭来,让她疼得瞬间晕了过去,大家赶紧围过来查看王新兰,却发现她的脚又红又肿,大家没有办法,只能把王新兰抬去了肖华的住处。
等王新兰醒过来时,她抬眼看见肖华,刚想坐起来,却发现自己无法起身,肖华急了,赶紧替她掖好被子让她躺下休息,两天后,王新兰又染上了痢疾,每天大便二十次。
因为王新兰起不来,肖华就一次又一次背着王新兰去上厕所。
有时候来不及去,肖华就拿来破布垫在王新兰的身下,如果王新兰弄脏了身体,肖华就打来热水给她擦拭,一次,看到肖华忙前忙后照顾自己,王新兰心疼地哭了起来。
肖华调侃她说:“怎么?是嫌你的笨丈夫没有照顾好你吗?”王新兰哭得更厉害了:“不是的,你是我最好的丈夫。”
这次疾病仿佛是一次考验,加深了夫妻俩的感情,从王新兰和肖华结婚那天起,两个人的命运就紧紧连在了一起,无论是在东北、山东还是在北京,王新兰始终是萧华的贤内助。
1966年5月,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风暴来临,正在北戴河养病的肖华和陪同他的王新兰,仿佛感受到了即将开始的磨难,但他们没有想到,这场磨难会这么快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8月份,叶剑英给在北戴河养病的肖华打了电话,让他立即返回,并派了飞机去接肖华回北京,一头雾水的肖华被从飞机场拉到了会议上。
关于这场会议,肖华并没有明确表示什么,然而,开会后不久,江青就把一份报纸递给了肖华,上面有一条信息格外引人注目:肖华的儿子在银川杀了人。
看完报纸后,肖华没有吭声,江青在报纸上批示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肖华也在一旁写下:“我只有一个儿子,现在在清华读书,从未离开我身边。”
肖华心里很明白,这是有人借儿子的问题向老子发难,他忽然想起江青对董必武说:“你的儿子参加了反动组织联盟,你说怎么处理?”当时的董必武也是一言不发,回到家后就帮儿子准备了洗刷用具。
董必武对儿子说:“孩子,你准备去坐牢吧,”儿子问:“为什么?”董必武说:“不为什么,这是需要。”
董必武明白,肖华和妻子王新兰也明白了,一场灾难要开始了。
又是一场会议,肖华和江青唇枪舌战,江青最后不耐烦地打断了肖华的话:“你这会儿也不要说了,有本事你今晚对体育场内的三十万人说。”
参加会议的叶剑英和聂荣臻看出不对头,立即给周恩来打了电话汇报,周恩来又给毛主席打了电话,毛主席当场下了指示:赶快制止,总政治部主任也是能乱批斗的吗?
回家后,肖华的脸色很难看,王新兰察觉出了丈夫的不对头,她关心地询问肖华,肖华说:“我今晚去体育场开三十万人的大会,我去了,估计回不来了,你要坚强些,我知道你从小就要强,你现在年龄还不大,五个孩子还要靠你,你要相信毛主席。”
王新兰哭了,她紧紧握住丈夫的双手说:“你放心,那么艰苦的环境我都挺过来了,这次我一定能挺住,我一定把孩子带好,你说得对,不管时间多长,历史总会真相大白。”
说完后,王新兰让丈夫去休息,她自己坐到电话旁等消息,所幸的是,三十万人的大会并没有开成,会上起了冲突,会议还没开就被停止了。
躲过一劫后,肖华的第二场磨难开始了,有人冲到肖家去抓人,幸好肖华的战友傅钟帮了他一把,他让司机把肖华送去了叶剑英家中躲避,叶剑英得知肖华的处境后大发脾气。
叶剑英让肖华先上楼休息,可肖华挂念着家里,哪里能睡得着,再说另一边,见丈夫走了之后,王新兰也松了一口气,可是没多久,就有人冲进了肖家,一遍遍质问王新兰和孩子们:“肖华在哪里?肖华哪去了?”
一直折腾到凌晨三四点,这群人找不到肖华之后,气急败坏毁了肖家很多东西,并抓了王新兰离开,肖华的秘书见状立即给周恩来打去了电话,在周恩来的怒气之下,王新兰才被放回家中。
经过种种波折和磨难之后,在周恩来和一众老战友的关怀下,肖华和妻子扛过了磨难,可是他们没有想到,更大的苦痛还在后头。
在林彪的针对下,肖华被批斗了三十多天,那时肖华的身体已经患病,无论是从精神上还是身体上,他都承受不住这样的苦难,他只能和妻子互相安慰,互相支撑,一直到他们被双双囚禁。
1968年8月,王新兰被带走,走之前,王新兰没有哭也没有回头,她昂着头义无反顾地走了,她还记得周恩来说过的话“抬起头,不要哭”。
在那天的日记里,肖华写道:“我多么想她能够回头看我一眼,但她没有回头,她走了。”
几天后,肖华也受到了跟妻子同样的待遇,他们双双被囚,一直到1974年10月份肖华被放出来,这对夫妻已经整整六年多没见面了。
在这苦难的六年多里,肖华拖着病体苦苦煎熬,他想自己的家,想孩子,想自己的妻子,那是一份怎样的苦,只要肖华自己才知道。
在这对夫妻饱受磨难的时候,他们的孩子也同样在受罪,肖华的大女儿去了山西,儿子去了四川,三女儿和四女儿被下放到了山西的另一个县城,最惨的还是肖华的小女儿,十三岁的小姑娘因为各种劳动,小小年纪就留下了一身的病。
王新兰被囚禁三年后重获自由,她被送回了北京,住在一间没有暖气和煤气的小房子里,除了默默地等待着肖华之外,她什么也做不了,当时很多人都说肖华死了,可王新兰不信,她坚信肖华还活着,她坚信丈夫也同样在等她。
尤其是在林彪死后,王新兰更加确信丈夫还活着。
1973年5月,孩子们陆陆续续回到了王新兰的身边,因情绪太过激动,导致了她心脏病发作,被抢救过来之后,王新兰对孩子们说:“我可能活不长了,你们也能自己照顾自己了,我也放心了,但我仍有一件事不明白,我口述,你们给周总理写一封信。”
在信中,王新兰问起了肖华的事,并强烈渴望再见肖华一面,当周总理读到这一封信时,也湿了眼眶,他被肖华和王新兰的爱情感动了,沉思片刻后,周总理安排肖华和王新兰见面。
分别六年多之后,这对经历磨难的夫妻终于见面了,为了不让妻子担心,肖华反复地强调说:“我很好,我很好,别担心。”
会面的时间只有一个半小时,虽然夫妻二人没有说上几句话,可他们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坚定不屈和含情脉脉。
1974年9月,肖华和王新兰终于等来了重逢的日子,王新兰亲自去接丈夫出来,并给他细心地理了发,换了新衣服,1975年10月1日,肖华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1985年,对王新兰来说一个沉重的日子,肖华病危了,胡耀邦得知消息后赶来,他俯身在肖华的耳边说:“你为党、为人民奋斗了几十年,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你的。”
同年的8月12日,肖华病逝于北京,享年70岁。
在他病重期间,他悄悄地写下了“永葆青春,题赠新兰,肖 华 ,”的条幅,这张条幅放在了抽屉底下,一直到他去世后,王新兰才发现这个条幅。
看见丈夫的字迹后,王新兰失声痛哭,她回忆起了和丈夫在一起的日日夜夜,回忆起了文革时的痛苦,那种心酸的痛,无法言表。
文:蕉叶梦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